互联网与银行专题之零售篇——互联网生态圈揽海量用户,“降维”介入银行业务

招商银行2020-06-27 13:54

互联网异业冲击银行业务的实质是线上渠道及大数据能力的金融变现。过程上可分为场景建立、业务切入、渠道变现、大数据变现四个阶段。其中,在C端,互联网异业首先以移动支付切入银行业务,进而向资金归集、风险定价、贷款投放延伸,目前其资金导流进入平台期,基于消费大数据的资产投放变现将成为重点;B端刚刚处于产业云场景培育阶段,金融变现尚未开始。

■ 当前异业分流银行“存贷汇”业务影响有限,中长期冲击巨大。现阶段消费互联网时代,受限于支付限额以及尚未拓及B端代发整体分流很小,但资产端风险定价能力已可媲美银行。从现有影响测算来看,异业分流银行汇、存、贷业务的比例分别为6.6%、2.1%、0.7%,但若仅考虑对个人短期消费贷款分流比例为9%。从业务分流趋势来看,异业在当前消费互联网时期的金融变现驱动正从“存”转向“贷”,业务收入将取决于其贷款规模的增长。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异业对C端大数据掌握相比银行传统征信方式优势明显,随着其风险控制的建立健全,其在C端潜在的贷款规模极大,目前仅是受限于监管节奏的控制。特别是如花呗、借呗等个人信贷产品,其从功能上与银行信用卡或现金贷等产品类似,但便捷性和用户覆盖度更优,未来替代性可能很大。中长期产业互联网时代,互联网通过SAAS场景完成全用户触达,银行将面临全业务、全客群的冲击,必要的“焦虑”银行人应该有之

正文

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生活圈突破了物理距离和地理空间的限制,社交、商业、文娱、生活服务等线上生态场景逐渐丰富。近十年来互联网巨头构建了庞大的多维生态闭环,帮助其顺利占领了移动支付,并以此入口为旗下金融业务引流。银行作为间接融资的金融中介,也正在面临来自互联网异业的业务渗透。本篇报告将银行业务按金融功能对应到存、贷、汇这三大模块,由此分别梳理互联网异业对银行业务的渗透过程和分流影响,同时结合互联网的发展阶段以及银行业自身的资产周期,力图解构未来银行商业模式迭代的方向。

1 互联网异业冲击银行业务的实质:线上渠道及大数据能力的金融变现

1-1 互联网分流银行业务的四个阶段:场景建立—业务切入—渠道变现—大数据变现

互联网对银行业务的渗透首先是利用外部多元化的应用性场景向金融场景切入,进而以此为平台向金融变现扩展,这个过程具体可以概括为场景建立、业务切入、渠道变现、大数据变现四个阶段。其中,多元化的外部场景帮助互联网异业完成用户触达,交易支付场景的嵌入是将互联网用户转化为其金融业务客户,进一步的可将其流量价值通过资金导流实现渠道变现,将互联网大数据价值通过风险定价/信贷投放变现。

图1:互联网切入银行业务的四个阶段

资料来源:招商银行研究院

当前互联网巨头利用自身在C端多维消费场景生态,逐步进行多元化变现,银行等金融业务作为线上消费生态的延伸,也是其变现的重要手段之一。首先,互联网第三方支付作为内嵌于巨头生态里各类消费场景中的交易环节,发展迅速;其次当支付平台积累一定流量后,就可作为金融业务的线上渠道入口,开始涉及理财/存款导流业务;同时互联网利用各类生活场景生态(包括但不限于移动支付),积累了大量的C端和小B端的大数据,使其可以介入征信、风险定价甚至贷款,对银行资产端业务形成竞争。

对B/G端拓展,当前处于产业互联网的非常初期的阶段,互联网巨头正在收购并组建垂直行业类SAAS以及政务云平台等,利用数字化上云的契机切入产业及政务运营,完成对B/G端客户的触达。未来在金融变现方面,可能进一步通过互联网银行切入企业端供应链金融业务,并且触达B/G端代发及存款理财等核心资金归集业务;同时通过行业上云积累的产业链大数据,互联网异业可以介入B/G端的客户风险评估和资产投放业务。

1-2 ToC:基于C端流量的资金导流进入平台期,基于消费大数据的资产投放变现将成为重点

1-2-1 互联网巨头已建立全景消费生态布局,完成C端和小B用户触达

自2000年以来的消费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进步对人们的生活和消费习惯带来巨大改变。互联网大大减少了人们获得资讯、社交、购物的距离感,门户网站、百度搜索、QQ、淘宝等应用使用量大增。

图2:互联网巨头已完成C端的全景生态布局

资料来源:招商银行研究院

2010年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本地生活场景需求迅速爆发,餐饮、外卖、影院等附近生活服务圈逐渐线上化;并且随着2015年流量价格大幅下降,下沉市场也迅速被开发;直至2018年左右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基本完成了其全景生态布局,C端用户近乎全部触达,其经营重点逐渐从流量扩张转向多元化变现。

1-2-2 第三方支付是金融业务的切入点,诞生于PC互联网的电商场景,爆发于移动互联网时期的本地生活场景

第三方支付是互联网异业进入金融业务的切入点,使其可以凭借支付平台和场景大数据,向资金归集、风险定价、贷款投放业务延伸。而第三方支付之所以能在移动支付中站稳脚跟,与互联网巨头庞大的移动消费场景生态是密不可分的。

图3:第三方支付发展及向资金、贷款业务延伸过程

资料来源:招商银行研究院

如图3,最早的互联网支付仅是作为“支付网关”的角色,相当于银行支付体系在互联网上的接口。而在2004年,淘宝网为了解决网上交易的信用风险“痛点”,推出了支付宝。支付宝创造性的运用虚拟账户(支付宝与各家银行进行网银对接,并将对接账户分为若干虚拟账户分配给支付宝用户使用),使其成为了网上交易的个人和商户资金划转的“中间人”。当网上交易发生时,买方先通过自己的虚拟账户划款到支付宝完成购买,卖方发货至买方收货确认后,支付宝将买方的购买款打入卖方“虚拟账户”,这大大降低了网上交易的信用风险。支付宝的模式使得当时的电商交易量大幅增长,同时也使得互联网支付从单纯的“大网关”转为真正介入到了资金的交割和划转。

2011年,央行开始对金融机构颁发支付牌照,目前已有271家机构获得支付牌照,使得支付可以由独立于银行的第三方持牌经营。同时,在2010年移动互联网兴起以后,本地生活的移动支付需求大量爆发,最终以支付宝、微信支付为代表的互联网第三方支付通过其在电商、社交、本地生活等构建的多维场景生态圈、以及对移动支付交易双方的大量现金补贴,占领了移动支付的高地。至此,互联网第三方支付不再只是网上交易支付的补充,其在移动端的消费交易金额已经超过了银行。总结来看,互联网第三方支付诞生于PC互联网的电商交易,在移动互联网中成为主流支付方式。

1-2-3 互联网异业凭借支付平台和场景大数据,向资金归集、风险定价、贷款投放延伸

如图3所示,当第三方支付系统形成一定规模后,将会沉淀可观的资金(即客户备付金)。这是用户为了保持支付的便捷性,留存在支付账户中的流动资金。在早期,这类资金小部分比例以备付金的形式,作为支付机构向商业银行的通道溢价筹码;大部分直接以支付机构名义存入银行获取利息。但是2018年后该客户备付金逐渐全额计提交存至央行,至此互联网基于备付金存款的盈利模式被监管限制。

互联网异业依托于支付平台为金融业务流量入口,开展理财/存款等资金归集业务。支付宝、财付通等作为第三方支付的前两大平台,其可以利用其庞大的用户流量,为集团旗下余额宝理财通等产品以及互联网银行存款进行导流,以及开展理财代销等业务。

资产定价投放方面,互联网异业利用电商、社交、文娱、本地生活等全景用户生态,积累了大量C端和小B用户的大数据,使其可以介入征信和贷款。互联网巨头旗下小贷公司、银行就是利用大股东旗下的大数据资源,进行贷款投放;使其在负债成本颇高的情况下,还能实现可观盈利。

1-3 ToB:互联网异业刚刚处于B端的场景培育阶段,金融变现尚未开始

1-3-1 不同于消费场景具有通用性,B端产业场景将根据各垂直行业特征大不相同,培育时间相对漫长

产业场景的建立与消费场景有明显区别,消费场景是从通用应用发展到垂直社群,而产业场景是从垂直行业发展起来的。如1.2.1节,C端消费场景具有较为通用的特征,如社交、电商等头部应用APP梯队的用户覆盖已经占到移动网民的绝大部分,很容易触达到绝大部分C端用户。这些互联网巨头进一步通过建立多维场景,对垂直社群用户进行精细化经营,持续增强用户粘性。

B端单个产业场景的覆盖度是较低的,一方面产业云要根据行业细分,各行业的运营特征不同,需匹配不同垂直行业SAAS;另一方面,目前同一行业中的SAAS云服务集中度也很低,产业数字化才刚刚开始。互联网异业对B端的场景布局需按产业逐个精耕,这意味着其场景培育过程将会远比C端漫长,相应的规模效应也有限。

图4:C端头部app应用场景的MAU:亿

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

图5:B端单一垂直行业SAAS场景覆盖度较低

资料来源:《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招商银行研究院

1-3-2 数字化产业场景建立将由小B行业逐渐向经济全产业扩展,打通大B核心企业是关键

当前互联网异业正在加大消费企业B端的数字化渗透。比如说,电商和新零售场景是最早的零售行业SAAS应用;本地生活中的餐饮、影院等是正在培育中的垂直SAAS,如餐饮外卖、电影线上票务。互联网异业利用C端流量可以很有效的切入此类消费相关的制造服务类行业,未来进一步向相关中上游环节以及其他产业赛道扩张。

值得注意的是,产业链核心企业在产业数字化过程中将是非常关键的角色。从产业运营规律来看,核心企业对产业上下游的供需影响非常大,因此如何保持并提升核心企业的话语权是产业数字化推进的关键条件。从过去互联网巨头对某些行业的渗透(如商超)来看,最开始是局部颠覆,最终往往都是“买买买”,互联网巨头本身最终成为行业中的重量级玩家,原有头部企业的话语权很难保持。因此,互联网异业切入垂直行业时,对原有核心企业的竞争可能大于合作。而银行,可以与核心企业合作共建开放生态,银行专注于产业链的金融服务,核心企业主继续专注于主业经营,双方利用数字化的方式相互赋能,这是银行有别于互联网异业的在B端数字化场景的最大优势。

异业分流银行“存贷汇”业务测算:当前影响有限,中长期冲击巨大

2-1 商业银行业务 “汇”是基础设施,广义“存”“贷”业务是收入主要来源

银行的商业模式是尽可能吸收大量且便宜的负债,通过风险定价高效投放给资金需求方,银行实质上是承担了上述资金供需匹配过程中诸如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并以获取利差或中间业务手续费作为补偿。因而银行业务按金融功能对应到存、贷、汇三大模块,其中,“存”和“贷”实质上分别对应的银行广义上负债端(存款/理财)、资产端(表内和表外)业务;而“汇”即支付,是银行完成上述存贷功能的基础,也是金融系统运转的基础设施。从业务收入来看,广义的银行存贷收入约占9成。从零售/对公条线来看,零售业务是银行资金特别是低息资金的重要来源,零售贷款如房贷等是银行的重要优质资产;但是对公贷款/债券是银行资产投放的主力。

图6:银行业务的场景和“存贷汇”业务情况

资料来源:招商银行研究院

2-2 现阶段消费互联网时期,受限于支付限额以及尚未拓及代发整体分流很小,但对C端客户的风险定价能力已可媲美银行

2-2-1 “汇”:支付格局暂时稳定,第三方支付占领C端小额消费支付,中期关注央行数字货币可能带来变局

从业务绝对量来看,当前互联网异业对银行“存贷汇”业务的实际分流很小。对于支付业务,受限于第三方支付“小额高频”的限制,其支付场景主要是针对C端个人用户以及长尾小B客户,尚未触达B/G端核心客户。这意味着从社会经济整体来看,互联网支付体系仅覆盖了C端用户向小B支付这一个环节,尚未形成从生产到消费的闭环,因而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在经济总体中占比并不高。2019年第三方支付的金额约250万亿,仅银行整体交易支付金额的占6.2%。值得注意的是,在移动支付中第三方支付已占4成;如果剔除转账的话,第三方支付应该可以占到移动消费支付的绝大多数比例。

图7:2019年银行和第三方支付的支付交易金额:万亿元

资料来源:WIND,艾瑞,招商银行研究院

2016年第三方支付账户余额限制政策实施,根据《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网络支付管理基本参照银行账户管理,分为三类账户,在功能上,三类账户都可以消费、转账,但Ⅲ类账户可以投资理财;在限额上,Ⅰ类账户自账户开立起累计限额1000元,Ⅱ、Ⅲ类账户年累计分别10、20万元,后两者限额累计中不含从支付账户中提现回银行账户的数额。该《办法》使得第三方支付回归C端小微消费支付,因此其潜在规模具有一定天花板。可以看到,近几年第三方支付的交易额增速明显放缓,2019年增速放缓至20%。

图8:第三方支付的金额及同比

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

图9:2016年限额政策使第三方支付回归小微支付

资料来源:WIND,《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

在现有的支付方式下,银行和第三方支付的格局大致已经稳定,但需关注央行数字货币(DC/EP)新技术带来可能的支付格局变化。目前央行数字货币(DC/EP)已在苏州等城市小范围落地,部分媒体预测年内或有望公开上线,初期央行数字货币可能将对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阿里巴巴、腾讯以及华为等七家机构发行。

央行数字货币具有可追溯、加密和可供穿透式监管特性,并且其代表的是主权信用。相比当前第三方支付仅仅是第三方支付机构作为风险赔付责任主体,两者背后的信用不可同日而语。并且央行数字货币作为支付基础设施,其流通成本可能近乎于0,便捷性也大大提高,在移动支付场景下有天然优势。根据中信证券的预计,未来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有望达到万亿级别。央行数字货币的使用将提升手机银行APP使用频度,有助商业银行深度介入电子支付领域。

《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2015.12)第二十五条: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相关系统设施和技术,应当持续符合国家、金融行业标准和相关信息安全管理要求。如未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或者尚未形成国家、金融行业标准,支付机构应当无条件全额承担客户直接风险损失的先行赔付责任。

2-2-2 “存”:理财导流进入平台,存款导流中短期受限于贷款规模,中长期产业互联网时代切入代发将形成实质性冲击

银行广义负债业务(存款/理财),主要来源渠道有三个方面:一是资金首次归集(代发业务)、二是支付交易的沉淀资金(活期存款)、三是资金增值需求(即资金二次归集:定期存款和银行理财)。互联网异业对银行负债业务的影响针对后两个渠道,其中,第三方支付体系的沉淀资金(即客户备付金)大约1.35万亿、依托支付平台对资金(存款/理财)进行导流约3万亿。

第三方支付的沉淀资金:实质是对银行活期存款的分流。但是2017年之前,支付机构的客户备付金或以支付机构的名义存款在商业银行;或以备付金账户对商业银行进行通道溢价。2017年以后,第三方支付客户备付金开始直接交存央行;直至2019年1月,备付金完全交存。这相当于2017年前备付金以存款形式流回商业银行体系,但此后将直接流回央行,这导致商业银行存款有所减少。

图10:支付机构备付金逐渐全额交存至央行

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

中期来看,第三方支付在C端的规模受限于小额支付限额,对应的沉淀资金(客户备付金)相对有限。该备付金体量1.35万亿占比商业银行总存款体系极少,相对于总的活期存款54万亿也仅为其2.5%。但是,长期如果互联网异业切入到B端企业,互联网银行对支付交易的分流将会加大,体现到交易的沉淀资金将更为明显。

图11:中长期,支付机构备付金将随第三方交易规模增长

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

依托支付平台对理财资金导流:实质是将银行活期存款导流最终转为了银行同业负债,变现提高了银行的负债端成本。2013年后以余额宝为代表的“宝宝”类货币基金大批成立;并且这类“宝宝”类理财将货币基金的入门门槛降至1元,购买便捷性也大幅提高;规模上升快速。这对银行个人存款(主要是活期)形成一定分流。而另一方面,货币基金资产配置中有80%投向银行存款或同业存单(分别约占6成、2成),这导致银行同业负债规模也快速上升。个人存款被分流,同业负债大幅增长,变相提高了银行表内负债端成本。

图12:余额宝及货币基金规模在2013-18增长

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

图13:货币基金2019Q3配置结构

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

依托生态或高利息为互联网银行存款导流:模式有效,但规模需与互联网银行贷款规模匹配,总量有限。阿里系和腾讯系正在借助电商生态、社交流量为旗下互联网银行导流。阿里借助其电商场景的打造了资金闭环,通过提现收费对小B商户资金的“宽进严出”进行导流,促使资金尽量在阿里体系下的电商、支付、网商银行内部循环,增加资金从内部外流的成本。受益于这个思路,网商银行的存款增长明显。不同于阿里系在小B生态圈拥有较高话语权,腾讯微众银行的存款导流借助了微信支付向C端用户推广其“智能存款+”产品。通过高吸引力的存款利率,微众银行短时间就吸引了大量的存款。

图14:网商银行存款及同业负债:亿

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

图15:微众银行存款及同业负债:亿

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

而银行加大银行理财的发行规模以应对这类非银平台的导流:并且也推出了T+0、T+1等类现金管理理财,使得有增值需求的资金留存在银行体内循环,避免外流。但是这也变现提高了银行广义负债端的资金归集成本。

图16:银行存款和理财规模及同比:万亿

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

综上,互联网金融通过支付平台对资金导流,其力度一方面取决于支付体系内沉淀资金(即支付便利性需求)的规模,另一方面与资金的增殖需求有关。前者与其支付体系规模有关,后者银行加大了类现金管理的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有效抑制了分流。因此,异业对银行资金端的“量”的影响十分有限,分流规模仅约2%。但值得注意的是其对银行负债端的“价”的提升是较为明显。

异业对银行资金的分流较小的根本原因是其当前尚未触达B/G核心客户,只能做资金的二次归集(仅在C端用户侧做资金导流),而不能做代发这类资金首次归集业务(B/G客户向C用户发放款项),与商业银行相比缺少大量低息存款来源。而未来产业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巨头触达到B/G核心客户,届时将对银行资金渠道形成实质性冲击。

2-2-3 “贷”:异业凭借消费大数据掌握,已具有C端的风险定价能力,但受限于监管增长节奏有所控制

互联网异业利用4G带来的消费互联网大发展,形成了电商、社交、文娱、本地生活等全景消费生态,其对C端用户的大数据以及消费相关的企业经营数据积累已初具规模,具有了一定征信、风险定价能力,并向贷款业务延伸。互联网银行或小贷公司就是利用大股东旗下的大数据资源,进行贷款投放,实现规模快速增长。并且其在负债成本颇高的情况下,盈利还十分可观。

图17:阿里个人信贷和小商户贷款产品结构图

资料来源:公开信息整理,招商银行研究院

图18:腾讯个人信贷产品结构图

资料来源:公开信息整理,招商银行研究院

阿里系贷款主要是面向C端的消费个贷和面向B端的小微贷款。电子商务天然的消费、交易属性,使得阿里很早就介入了贷款业务。面向C端是定位于消费的信用贷款(类似银行的信用卡贷款或现金贷),产品包括花呗、借呗。花呗应用场景包含线上所有淘系电商,以及线下较大的零售实体店;而借呗是现金贷,向用户提供小额、短期的信用贷款。面向B端是定位于小微商户的企业贷款,产品包括网商贷等,由蚂蚁金服控股的网商银行运营,主要为淘系电商商户。从花呗、借呗、网商银行的收入体量粗略推算,当前三家的贷款发放体量(考虑联合贷款和ABS证券化)可能在大几千亿。

腾讯系贷款主要是C端用户个贷。腾讯拥有庞大的C端流量,以及掌握了丰富的社交、支付数据,使其可以快速介入个人信贷业务,贷款产品增长迅速。目前,腾讯系贷款产品包括微粒贷、微车贷、微业贷、周转、分付。其中微众银行旗下的微粒贷规模最大,考虑联合贷款或超4000亿。

图19:2019网商贷款与上市银行公司贷款:亿

资料来源:WIND,网商银行年报,招商银行研究院

图20:2019微众贷款与上市银行个人贷款:亿

资料来源:WIND,微众银行年报,招商银行研究院

据我们估算,目前微众和网商的贷款(含联合贷款)规模已达到几千亿级别,并且还在高速增长。这个成绩对成立不到5年的互联网银行已然十分卓越。出于对这类新兴的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贷款风控的审慎考虑,监管对互联网银行的表内贷款和联合贷款规模增长有一定的控制。因此,我们预计未来互联网银行贷款仍将保持相对快速的增长,但其受资本金增资、窗口指导等约束不太可能出现爆发式增长。

但是,由于互联网大数据具有长尾、数据获取高频、低成本等特性,互联网巨头利用自身掌握的用户数据资源开展风险定价、贷款投放业务,监管是乐见其发展的。这实质上是信息技术的大数据金融应用,相比银行传统的客户信息搜集效率更高且层次更为丰富。随着异业在大数据应用的不断积累,拥有媲美(甚至局部超越)商业银行的风险定价能力是必然趋势;并且这种大数据的获取成本极低,大大优于银行传统征信方式。理论上,如果互联网异业掌握了比银行更有优势的用户大数据,那么它的理论潜在资产投放量将是无限大。

2-2-4 现阶段异业分流主要针对C端业务,对存贷业务影响小于2%,业务驱动正在从“存”转向“贷”

从现有影响测算来看,互联网异业分流银行汇、存、贷业务的比例分别为6.6%、2.1%、0.7%,其中对存款/理财业务影响剔除客户备付金影响后为1.5%;仅考虑个人短期消费贷款分流比例为9%。当前异业对个人的信用贷款主要是嵌入消费场景(如花呗)或是以日常消费为目的(如借呗、微粒贷),从功能上与银行信用卡透支分期以及现金贷等产品类似,但在使用便捷性和用户覆盖度上更优,因此未来对这类产品替代性可能很大。

图21:2019年互联网异业对银行存贷汇业务的分流影响估算:万亿

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 ;

注1:互联网异业业务规模中,支付是按所有第三方支付交易额测算,存贷/理财业务仅以腾讯系和阿里系两家平台估算;

注2:互联网存款数据包括第三方支付沉淀资金(客户备付金)1.4亿、网商与微众存款之和约0.3万亿;

从上述分流趋势来看,当前银行和互联网两者的支付格局基本稳定,基于支付平台对理财的导流亦进入平台期,异业在当前消费互联网时期的金融变现驱动正从“存”转向“贷”,业务收入将取决于其贷款规模的增长。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异业对C端的大数据掌握相比银行传统征信方式优势明显,随着其风险控制的建立健全,其在C端潜在的贷款规模极大,目前仅是受限于监管节奏的控制。

2-3 中长期产业互联网时代,互联网通过SAAS场景完成全用户触达,银行将面临全业务、全客群的冲击

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异业利用移动支付完成了C端及小B端用户触达和大数据积累;产业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异业将通过SAAS介入和整合垂直行业的企业和大数据。届时,产业的数字化上云将进一步打破商业银行和互联网异业的金融业务边界,互联网异业将完成全用户触达。并且,产业互联网时代的企业数据将不再是商业银行独有接触的资源,SAAS和PAAS平台也可以深度接触到企业的多维数据,这里不仅限于资金流数据,还包括信息流、物流、商品流等多维高频数据。这意味着,互联网异业基于云业务可以切入B端和G端核心客户,并可基于云大数据进一步延伸至包括银行业务在内的各类金融业务。这无疑对银行将是更为严峻的挑战。

表1:产业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异业与银行的业务边界将被打破

资料来源:招商银行研究院

注1:用户边界三角形示意中,左半部分自上而下三层分别对应C端高净值个人用户、普通个人用户和长尾个人用户;右半部分自上而下三层分别对应B/G端大型企业及政府、小微企业和长尾商户;

如前文的分析,移动消费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异业之所以对银行业务的分流很小,是因为支付限额和未触及代发业务。然而这两个情况都将因为产业数字化而改变。互联网银行可以借助大股东旗下的云平台资源,触达B/G核心客户,那么企业间的“支付”(对公转账、票据等)可以走互联网银行渠道而非现有第三方支付渠道,这就没有了支付限额的限制;B/G核心客户的代发业务同样可能被互联网银行分一杯羹。由此,互联网异业(主要指互联网银行)具备了与商业银行同样的业务基础,实现了用户的全触达,并且支付业务和负债业务也不再受限。而产业上云后的大数据,就相当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C端用户大数据,使得互联网异业在B端也拥有媲美甚至超越商业银行的资产风险定价和投放能力。

对银行而言,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负债端的息差优势(低息存款)本身也会逐渐回吐,并且银行线下渠道能力在产业上云后又将进一步弱化;而资产端又面临互联网异业的数字化“降维打击”,未来两者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必要的“焦虑”银行人应该有之。

(详见原文报告,如需报告原文请以文末联系方式联系招商银行研究院)

本期作者

夏雪 行业研究员

xiaxue001@cmbchina.com

(作者:招商银行 )

招商银行

商业银行

呈现招商银行研究院最新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