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即将来临,选择报考哪个专业关系学生今后的深造、就业,甚至人生路径。在选择专业时,新设立专业往往最受关注,被认为代表着未来产业、社会发展方向,拥有良好的就业前景。
目前,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正在陆续公布招生简章,介绍今年的招生特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了部分双一流高校今年新招生的专业。
1、人工智能、大数据持续火爆。2019年,35所院校新设立人工智能专业,获批设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高校更是已接近300所。这些新专业在2020年继续招生。
今年,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次招收人工智能专业本科生。厦门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首次招收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本科生。
北航的人工智能专业是依托新增的人工智能研究院,将在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共性关键技术与核心算法研究、人工智能拔尖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的人工智能专业建设在高瓴人工智能研究院之下。高瓴人工智能研究院于去年年初组建,与高瓴资本、京东、滴滴等多家企业进行合作。
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今年也招收人工智能专业,这所分校于2016年正式办学,是第一所在海外设立的中国知名大学分校,是厦门大学海外直属校区。厦门大学新招生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是在原工商管理类、经济学类的基础上新增设的。
湖南大学新招生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则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类招生,第4学期末可选择分流专业。
2、智能装备制造异军突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招生智能制造专业,北京理工大学新招生智能无人系统技术,东南大学新招生智能建造、智能感知工程专业,山东大学新招生智能医学工程专业,中国农业大学新招生智能农业装备工程专业。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是面对“中国制造2025”发展新趋势,为了实现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制造业而设立的。
不同高校以特色专业为依托,比如北航培养的就是面向航空航天与国防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智能制造专门人才。北京理工大学在智能无人系统技术方面有传统优势,2月25日,北京理工大学“飞鹰”队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举办的穆罕默德本扎耶德国际挑战赛中成功卫冕冠军。这一赛事由15名世界无人系统和人工智能领域顶级专家组成委员会,是国际无人系统和人工智能领域顶级赛事。
3、出现多个全国首个、唯一的新专业。中国农业大学今年新增了全国首个智能农业装备工程的新农科专业,面向国家战略部署、面向产业需求、面向未来,进行深层次理论研究、顶层设计与战略布局。“是高起点专业,学生深造及就业前景广阔。”中国农业大学招办主任付立忠说。
西安交通大学今年新增全国首个且目前唯一的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该专业依托和整合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和电气工程两个全国排名第一的学科在内的六大理工类优势学科,聚集了学校6个学院的优势师资,以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理工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型专业为目标,将培养面向国际科技前沿,适应能源科学发展,促进能源产业升级进步的高素质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也是全国首次设立,目前国内唯一,围绕“健康中国”战略,保障“人类健康”学科使命,被称为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4、有高校自身特色的普适性专业。还有一些专业,虽然以前开设的高校已经很多,但今年这些双一流高校却开创了新的特色。
电子科技大学新增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智能金融与区块链金融“双A”联合学位实验班)。该专业是以培养信息科技与现代金融交叉融合的复合型精英人才为目标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学”联合学士学位项目;品行优良、达到培养方案要求的学生全部给予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
华东师范大学增设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这是华东师大开设的首个医学门类本科专业,旨在通过整合华东师范大学言语听觉科学、教育康复学、认知心理学、生命科学等学科领域的优质师资力量,建设高品质言语、语言与听觉康复课程,培养适应我国当代言语语言听觉康复事业发展需要,能为相关人群提供专业预防、评估、诊断、治疗与康复咨询服务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作者:王峰 编辑:周上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