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极简诊断:大涨之后怎么走?

管清友2020-07-06 19:17

今天突然有老家亲戚问我股市,好久没出现的景象了。虽然和2015年还没法比,但市场的确开始出现一些“出圈”的信号。上证大涨5.71%,两市成交破1.5万亿,最近两次上证出现5%以上的涨幅,一次出现在2019年2月25日,另一次出现在2015年8月27日,前者算是出现在慢牛上行的路上,后者算是出现在熊市下行的路上。现在显然更类似于前者,但对于牛市的趋势、节奏、风格和应对策略,大家还是有很多困惑。今天先就大家最关心的一些点做简要分析,明晚8点,我们还会在会员社群专题直播,届时一起交流。

1、现在还去争论是不是牛市毫无意义,你可能还觉得不够牛,但客观看,牛市已经走了一年多。不同阶段牛市的标准不一样,20多岁的乔丹场均40分算状态好,40岁的乔丹场均20分就很不错了。以现在宏观经济和微观实体的情况,2019年股票基金平均收益38%,2020上半年平均18%,肯定算是牛市了,2015年也才37.6%(中间的飙升是插曲)。现在10年国债才3%啊,这个收益真应该知足了。

2、“牛市”什么时候结束没法预测,但不是现在,核心是流动性宽松(对应资产荒)没有根本变化(只能说有弱化),市场不缺钱,缺的是资产。按现在的货币存量,1.5万亿的交易一点都不吃力。五年前的牛市一天两万亿很正常,五年后M2从130万亿到210万亿,而且这里面还有好多要从地产转移出来。资金太多的另一面是资产荒,好资产一定会被“超买”,你看看前几天的新三板打新,俩票线下就冻结1500亿以上,相比之下,A股还有流动性溢价。

3、现在关键是判断处于牛市的哪个阶段,周期变了,不太好比,硬要比的话,不像是2014,更像是2015后半段。这一点上市场有分歧,因为和2014、2015甚至2016都能找出很多相同点和不同点,但如果看最核心的货币环境和流动性条件,可能更类似2015年后半段。肯定很多人会反驳那时候股市都涨完了啊,其实那更像是一个配资和监管人为导致的插曲,本来不是那样,不能直接去比。这个问题很复杂,直播的时候具体跟大家讲。

4、不要天真的以为这是个健康的牛市,肯定是不健康的,因为基本面并不好。长期看,流动性不能解决问题,估值不能涨到天上去,但短期看,流动性能掩盖很多问题。只要流动性环境不转向紧张(这种紧可能是因为2015那样的监管,也可能是因为2017那样的经济过热),趋势就不会根本逆转。但长期来看,除了其中少数真正的好公司,大部分一定会被打回原形(甚至好公司也会经历大幅调整),永远别忘了乐视的教训。

5、“牛市”走了这么久,风格切换是大概率事件,过去是创业板单极牛,接下来可能是均衡牛,轮动式上涨,上证可能阶段性跑赢。金融地产带着上证补涨,很多人嗤之以鼻,原因无非是觉得太传统、没前途。但我们前面讲过,在趋势中,市场选的是“杨超越”(大家愿意投票),不是“最牛女团”(专业基本面过硬)。拿没有故事没有前景去反对上证那些传统板块,就和拿没业绩没基本面去反对科技、创业板是一样的错误。有人说牛市就是消灭一切低估值,差不多这个意思。

6、流动性牛市的后期,整体投资观会从投机转向价值,从追求估值弹性转向安全边际。原来涨得比较多的板块和公司会分化成两种,一种是纯粹讲故事的,逐步被打回原形,类似之前某些蹭疫情和科技的概念股,另一种是估值和业绩都还不错的,短期可能会震荡调整,但长期看趋势还是向上,类似某些也涨的很贵的消费龙头。

7、牛市后半段风险会越来越多,但有些风险是假风险,真正的风险必须动摇流动性这个根基。随便举几个例子,疫情看上去是个大风险,但为什么市场几乎没受影响,因为它不仅没有动摇流动性,反而在一定阶段倒逼加速宽松应对疫情。海外冲击也是一样,他们的疫情没有动摇流动性,反而倒逼美联储零利率,更有利于国内宽松和外资流入。但如果美联储退出零利率,我们就得当心了。

8、要不要加杠杆?不要。适不适合买基金?适合。要不要定投?看情况。第一,现在不像去年估值那么低了,高估值上加杠杆是很危险的事,这会让你在趋势逆转时很被动。第二,如果是炒概念的市场,机构其实没优势,像海南这些他们都参与不了。但如果是偏价值蓝筹的市场,那么机构会更占优势。第三,定投在中国这种强周期市场不能太机械,有些行业或者主题基金涨到历史高位了,可以适当放缓节奏。


(作者:管清友 )

管清友

研究院院长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