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难不难?命题机构给出权威评析:抗疫、垃圾分类、新基建进了语文数学试题

创新教育王峰2020-07-08 11:16

“战疫”科学入题。

全国高考语文和数学科目已经结束,今年的高考试题难不难,有何创新,是否反映了时代精神?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的《中国考试》杂志微信公号7月7日晚发布了两篇文章,进行了权威评析。

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共有10套试卷,其中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5套(全国Ⅰ卷、全国Ⅱ卷、全国III卷、新高考Ⅰ卷(山东使用)、新高考Ⅱ卷(海南使用)),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各命制1套。

稳难度,利于学生正常发挥

文章指出,2020年高考语文试题从素材选取、试题设计等方面综合把控难度,使其与学生总体作答能力水平相当,让学生发挥出应有水平。

首先是精选学生熟悉的材料。

一是在选取试题材料时,将所涉内容是否在学生熟悉的范围、学生生活中能否接触到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以论述类文本为例:全国I卷的材料主题是“孝”的内涵形成及历史演变,材料中提到的家庭伦理问题与每一位学生都息息相关;全国III卷的材料对《古文观止》备受读者欢迎的原因进行分析,《古文观止》为广大学生所熟悉,其中有多篇选文是初高中教材必修篇目。

二是不回避热点话题。以写作试题为例,疫情防控、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都是学生备考过程中关注的热点,这些内容都被纳入高考作文题。

三是日常生活入题。以语言文字运用试题为例,语料话题分别是有氧运动、噪音、食物消化、电子阅读、风筝等,均取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其次是题型和考查点保持稳定。全国I、II、III卷题型和考查点与2019年保持一致;新高考I、II卷题型和考查点对标新高考适应性测试,并根据调研反馈进行了合理调整

稳情绪,照顾学生的考场心情

文章指出,2020年高考语文试题材料选择强调情感中正平和、色彩明快清新,力图让学生感受到亲切友好、乐观积极的情绪。

以文学类文本阅读为例:全国I卷的《越野滑雪》讲述的是普通年轻人对运动的热爱、对生活的激情,全国II卷《书匠》刻画的是普通匠人对职业道德的坚守,全国III卷《记忆里的光》探讨的是普通劳动者对信仰的追求,新高考I卷《建水记》呈现的是普通市井生活中的诗意,新高考II卷《大师》表达的是普通家庭日常生活中体现的亲情。这些普通人的工作、生活、情感,对于广大青少年、特别是刚刚和全国人民一起经历了疫情防控的青少年来说,既是亲切的,也是弥足珍贵的。

再以古代诗歌阅读为例,所选唐诗或表达对生病朋友美好的祝福,或表达对即将分离的朋友的不舍,所选宋诗探讨读书、学诗、育才的方式方法,均健康向上。

数学难度“低起点、多层次、高落差”

文章指出,数学科命题科学调控试卷难度,坚持数学科高考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考查要求,贯彻“低起点、多层次、高落差”的调控策略,发挥高考数学的选拔功能和良好的导向作用。

“低起点”体现为试卷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部分进行了系统设计,起始题起点低、入口宽,面向全体学生

“多层次”体现为试题的难度设计上重视难度和思维的层次性,如新高考卷的第10题、第11题、第20题,体现了解题方法的多样性,给学生提供多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高落差”体现为重视数学科高考的综合性、创新性,在试题的难度设计上不仅有层次性,而且在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方法的综合性、探究性和创造性等方面,科学把握试题的区分度,发挥数学科高考的选拔性功能。

坚定改革步伐,推动新高考平稳落地

文章指出,教育部考试中心首次命制的新高考语文Ⅰ卷、Ⅱ卷,坚持高考内容改革的正确方向,努力体现高考综合改革精神,既考虑高考综合改革省份使用老教材参加新高考的实际,又对标新高考适应性测试的试卷结构,保证新老高考平稳对接,助力新高考平稳落地。

首先,试卷的结构布局更为均衡,将论述类、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调整为现代文阅读Ⅰ(信息类阅读)和现代文阅读Ⅱ(文学类阅读),既涵盖了中学教学的阅读类型范式,又与现实生活中的阅读对象、阅读方式对接,增强了阅读对象的丰富性,便于设计更为灵活的问题情境。

其次,增加设置主观题,现代文阅读Ⅰ模块、文言文阅读模块、语言文字运用模块均设置问答题,分别考查论证能力、文意理解、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些以主观题形式呈现的新题型可以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能更好地体现语文学科关键能力的考查。

坚持探索创新,推进高考内容改革

2020年是山东、海南实行高考综合改革后的首次高考,数学不分文理科,2021年又将有8个省份使用新高考卷。

文章指出,过渡时期的数学科考试依据《新高考过渡期数学科考试范围说明》,科学设计考试内容,重点关注实验版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和2017年版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公共内容,并将这些内容确定为过渡时期的数学科考试的重点内容。

同时,过渡时期的数学科考试内容改革关注新高考数学卷文理不分科的特点,关注高校对人才的选拔要求和数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文章还指出,新高考卷在题型和试卷结构上进行了调整。

首先,引入了多选题和结构不良试题等新题型。多选题的引入,为数学基础和能力在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发挥空间,可以更好地体现区分选拔功能;结构不良试题的引入,增强试题条件的开放性,引导学生更加注重思维的灵活性及策略选择。结构不良试题具有很好的开放性,对数学理解能力、数学探究能力的考查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其次,调整了试卷结构。新高考卷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4个部分,其中:单项选择题8题40分,多项选择题4题20分,填空题4题20分,解答题取消选考题,6题70分,全卷总题量为22题。

发挥学科特色,“战疫”科学入题

抗疫主题全面进入了今年的数学、语文试题。比如:

【新高考Ⅰ卷(供山东省使用)第6题】

评析:基于新冠肺炎疫情初始阶段累计感染病例数的数学模型的研究成果,考查相关的数学知识和从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突出数学和数学模型的应用。

【全国Ⅲ卷文、理科第4题】

评析:以新冠肺炎疫情传播的动态研究为背景,选择适合学生知识水平的Logistic模型作为试题命制的基础,考查学生对指数函数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使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高考Ⅱ卷(供海南省使用)第9题】

评析:以各地有序推动复工复产为背景,取材于某地的复工复产指数数据,考查学生解读统计图以及提取信息的能力。

【全国Ⅱ卷理科第3题(文科第4题)】

评析:以志愿者参加某超市配货工作为背景设计的数学问题,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高考Ⅰ卷作文题“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全国Ⅲ卷实用类阅读材料《对话〈钟南山:苍生在上〉作者》】

评析:选取我国抗疫行动中最具代表性的场景和特定的视角提出写作任务,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参与抗疫的切身体验,分析和发现中国抗疫行动所显示出来的制度优势、综合国力、文化底色,意在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责任担当、价值选择。都体现出可贵的担当精神和家国情怀。

【全国Ⅱ卷作文题“携手世界,共创未来”】

评析:将学生带入全球抗疫的进程之中,引导学生从相互支持、团结合作入手,思考人类的危机应对之道,进而思考人类的未来发展,体会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前瞻性,感受青年在危机情境下的责任与担当,意在引导学生展现当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风采,发出中国声音。

【浙江卷第6题给出2组宣传抗疫的图片,要求学生为图片拟出标题,并简要评价图片的创意】

评析:以此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概括能力和精确度。

还有其他社会热点也进入了高考试题,比如:

【全国Ⅰ卷实用类文本阅读聚焦“新基建”】

评析:引导学生从多个文本中获取这项政策的出台背景、基本内涵、发展前景和国际反响等相关信息,加大对信息整理能力的考查力度。

【全国Ⅲ卷文、理科第18题】

评析:以当前社会关心的空气质量状况和在公园进行体育锻炼为背景,给出了某市100天中每天的空气质量等级和当天到某公园锻炼的人次的数据表,重点考查学生对概率统计基本思想、基本统计模型的理解和运用。

(作者:王峰 编辑:周上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