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井、百联股份暴涨背后:市内免税店新政呼之欲出

高江虹2020-07-10 07:00

龙头百货公司不仅有望享受海南离岛免税政策红利,北京上海两地还有新的免税红利在等着发。

最近免税概念股票持续大涨,尤其是王府井、百联股份和凯撒旅业。

7月9日,王府井微跌1.75%,股票收盘价72.82元。但在之前的8个交易日里,王府井已经暴涨了77%。百联股份涨得更猛,过去9个交易日拉了六个涨停板,股价从13.45元涨至26.37元,涨幅96%。凯撒旅业更是直接8个涨停板,过去9个交易日涨幅114%。

为何涨幅如此高?21世纪经济报道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三家公司不仅有望享受海南离岛免税政策红利,北京上海两地还有新的免税红利在等着发。招商证券分析师李秀敏指出,今年下半年市内免税店政策有望调整,在金额和品类上或将有所放宽,出境店的购物对象或会放宽至国人以带动免税品销售。李秀敏预计2025年北京、上海市内免税店市场规模分别达到200亿元和300亿元。

新进场者的挑战

7月8日晚间,王府井发布公告,拟设立全资子公司北京王府井免税品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金5亿元,用于开展免税品经营等业务。同时明确,根据实际经营需要,拟新增免税品经营这一经营范围。

“本次投资设立免税品经营公司,将有利于公司进入免税市场,将有税业务与免税业务相结合,助力现有零售业务的转型升级。”王府井投资者关系部人士7月9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

但上述王府井投关部人士也坦承,从成立公司到落地经营尚需时间,目前该公司只是在紧锣密鼓组建免税团队,年内能实现免税收益还不太可能。而一位不愿具名的免税专家向记者表示,明年或许都不一定能产生免税运营收益。21世纪经济报道从王府井的控股股东首旅集团获悉,目前首旅集团正在进行内部招聘,要组建一支免税团队去参与免税品经营。

“王府井成立免税公司后还有相当一段长的路要走。”OTRO东方免税零售观察专家、“杰西卡的秘密”首席执行官王猛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免税行业起源于欧洲,在中国是一个新兴行业,包括管理人员,运营人员,采购人员都是稀缺资源。同时作为新加入的免税企业,需要与国际品牌进行漫长授权和采购协议的谈判,还有与海关、航空公司系统的对接,以及机场提货柜台的签约谈判等,每一场谈判和对接都不会是个短暂过程。

不过,应该看到,王府井具有多年的传统商场运营经验,虽然目前尚不具备大量免税人才的储备,但多年的传统商场的运营经验也是该公司的一大优势。因此在运营市内免税店时,也有一定的基础。

同理,7月7日公告控股股东在申请免税品经营资质的百联股份,其优劣势与王府井一样,同属于京沪两大零售百货巨头,但又都没有免税经验。

据记者了解,与以往获批免税牌照分得比较细不同,这一轮获批的免税运营商,有望获得免税全牌照,不仅可以在海南经营离岛免税店,也可以在北京或上海经营市内免税店。

市内免税市场,是另一个免税蓝海。

最近招商证券和天风证券的研究团队,不约而同都以韩国免税市场作为研究标的来探究中国市内免税市场的走向。

据了解,2019年韩国免税市场规模达到213亿美元,近10年年均复合增长22%,其中韩国国民消费35亿美元,近10年年均复合增长9%,国外旅客消费178亿美元,近10年年均复合增长27%,海外游客构成韩国免税市场的主要消费力。

韩国的免税市场最大一个特点是市内店为韩国主要免税渠道,销售占比超80%。2013年韩国政府进一步放开免税牌照,市内免税店数量从2012年前的10家快速扩张至27家。目前,市内免税店渠道约占韩国免税市场的85%,对应市场规模约180亿美元。

相比机场免税店,市内免税店的商品陈列空间更大、购物时间更长,给消费者留出更多的决策时间,2016年至2020年,韩国市内免税的客单价由400美元一路提升至1000美元,韩国市内免税店渠道占比也一路提升至84%,而机场店的客单价仅为135美元。

韩国免税规模提升了渠道议价力,市内店模式返利消费者。韩国免税品价格做到全球最低主要有两大因素,一方面是因为市内店模式租金较低,免税运营商能够更多地返利给渠道和消费者,另一方面是因为韩国的免税批发模式使得韩国免税规模庞大,2018年韩国乐天和新罗两大免税运营商位列全球免税运营商第二、三名,免税品的议价能力与免税规模直接挂钩,因此韩国免税运营商能够拿到全球最低的成本价,从而在定价上更具优势。

有韩国案例在前,我国的市内免税店前景似乎颇为可观。毕竟,韩国免税店的销售额,很高比例来自中国消费者。

京沪免税新蛋糕

相比较韩国,国内市内免税店尚在起步阶段。据悉国内市内店分别为离岛免税店、归国人员市内免税店和出境市内免税店三种,其中归国人员针对180天内有(非港澳)出入境记录的中国公民,中出服和港中旅拥有免税牌照。出境市内免税店则针对出境外国旅客,目前中免有北京、上海、青岛、大连、厦门等城市的牌照。但除了离岛免税店的业绩尚可外,其余市内免税店收入并不大。

因此,3月13日,国家发改委等23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到进一步完善免税业政策,坚持服务境外人士和我出境居民并重,完善市内免税店政策,建设一批中国特色市内免税店,根据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费升级情况,适时研究调整免税限额和免税品种类等。

这一政策向外界传达了强有力的信号。很快,6月初王府井获批免税运营资质,百联股份也在申请资质中。《实施意见》里的其他内容有待进一步落实。记者采访的多名免税领域专家均认为,下半年出台市内免税店新政策的可能性很高。

李秀敏认为,顶层设计强调坚持服务境外人士和我国出境居民并重,目前韩国市内店购物对象包括本国居民和外国游客,而中国仅包括外国游客,而实际上中免的主要销售对象还是国人,政府层面也一直积极引导海外消费回流,她认为很可能出境市内免税店的购物对象会放宽至国人。

而且,《意见》提出根据收入水平和消费升级,适时研究调整免税限额。王猛认为,入境免税额度已经十年未变。随着国内人均收入不断上升,对免税品的需求不断增长,免税额度有望提升。

李秀敏认为,随着市内免税店政策开放,消费者对免税商品购买的便利性将大大增强,预计将对现有的有税渠道产生一定的替代效应,带动免税市场规模进一步提升。

根据机场购物人次转化率法和坪效法测算,李秀敏估计北京市内免税店2025年实现免税规模200亿元,预计利润体量在46亿元;上海市内免税店2025年实现免税规模300亿元,预计利润体量在67亿元,地方国资委下属免税企业和中免均有希望参与当地市内店市场的竞争。

(作者:高江虹 编辑:张伟贤)

高江虹

高级记者

研究国企改革、交通物流和旅游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