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国际商务区建设思路敲定!目标打造“世界智造门户”,入驻项目奖励预算总额高达120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2020-07-23

7月21日,东莞市召开东莞国际商务区中心公园及绿轴方案设计国际咨询结果新闻发布会。会议宣布,丹麦安博戴水道公司(RAMBOLL STUDIO DREISEITL PTE. LTD.)和深圳梓集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联合体的《联结、联欢、联动》主题方案获胜,东莞国际商务区中心公园及绿轴规划建设思路至此已基本敲定。

值得注意的是,东莞市投资促进局副局长麦伟林在会上表示,东莞国际商务区已启动实质性招商工作,去年已与10家知名企业签署投资意向协议,意向投资金额突破410亿元。东莞市投资促进局给予入驻项目的奖励预算总额达120亿元,高于大湾区同类CBD奖励力度和水平。

麦伟林指出,作为代表东莞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竞争与合作的重要门户,东莞国际商务区将重点引入总部经济、金融办公、现代服务业等高端产业和人才,打造“世界智造门户”, 并力争在2035年建设成为汇集城市产业发展动力的湾区一流国际商务区。

入驻项目奖励预算总额高达120亿元

为实现打造“世界智造门户”并形成集聚高端人才的湾区一流国际商务区的建设目标,东莞国际商务区需要在建设过程中准确把握东莞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和区域高端创新资源发展趋势,并辐射带动东莞传统制造业加速向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以驱动东莞从“成本洼地”走向“价值高地”,从“世界制造工厂”走向“国际智造名城”。

因此,东莞国际商务区将主要招商产业范围设定为总部企业、金融企业和现代高端服务业企业。为吸引总部企业及龙头企业落户商务区,东莞市投资促进局对入驻项目给予土地出让起始价优惠、固定资产投资奖励、贷款补助、高端人才纳税补贴等九项奖励,奖励预算总额更高达120亿元,高于大湾区同类CBD奖励力度和水平。

但值得思考的是,除资金奖励外,夹在广深两座一线城市中间的东莞是否具备其他吸引企业入驻建设湾区一流CBD的竞争优势?

对此,东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建设国际商务区方面,位处粤港澳大湾区腹地的东莞其实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东莞国际商务区位于由东莞大道、环城西路、三元路、宏图路所围合形成的黄金区域,是中心城区的交通核心。四通八达的高、快速路交通网络和五线五站的轨道交通系统将东莞国际商务区与周边机场、港口等重要基础设施进行快速连接,实现1小时交通圈覆盖广州、深圳、佛山、惠州、香港、澳门等湾区重要城市,为国际商贸往来建立便捷的交通网络。

此外,东莞国际商务区的土地资源优势也不可小觑。面积约达2.14平方公里的东莞国际商务区是东莞中心城区7平方公里中央活力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70%为未开发利用地。纵观大湾区其他城市,只有东莞在城市核心区域拥有如此丰富的土地空间资源,这为东莞总部经济、金融科贸及高端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充足土地资源保障。

意向投资金额突破410亿元

自2009年启动规划研究以来,东莞国际商务区历经“十年磨一剑”的规划打磨,目前已全面拉开建设大幕。

麦伟林表示,2019年以来,东莞市投资促进局已与多家意向进驻企业进行了多轮洽谈,目前已有超过40个洽谈项目。2019年10月,东莞市人民政府与华润集团、嘉里集团、新鸿基集团、恒基兆业集团等10家知名企业签署了投资意向协议,意向投资金额突破410亿元。

7月14日,东莞国际商务区首开区4宗地块亦正式公告挂牌。该四个地块是国际商务区首批挂网公示的招商项目,投资总额达约75亿元,起拍价总额超20亿元,项目竣工后五年内累计财政贡献总额预计将达约39亿元。此外,东莞国际商务区内投资规模达10亿元的13条市政道路基础设施项目也将于10月底前启动建设。

针对东莞国际商务区下一阶段的发展规划,东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分三阶段推进商务区规划建设工作,开发期限约为15年,“第一阶段计划在2024年基本建成金融区、回迁区和中心公园等公共设施,并率先打造地标明星项目,第二阶段计划在2030年建成东莞高端产业和人才驻留的国际生活社区,第三阶段计划在2035年建成总部运筹基地,进一步推动东莞大湾区产业转型发展。”

东莞市中心城区“一心两轴三片区”建设现场指挥部副指挥长、市自然资源局党组副书记黄宇东强调,接下来东莞将持续推动国际商务区开发建设,将商务区打造成为集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金融贸易功能于一体的国际一流商务商业高地,形成东莞未来经济发展新增长极,助推东莞凝聚高质量发展动能,全面、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作者: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郑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