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大学丨中欧基金窦玉明:不同机构在竞合关系中共同推动养老金融大发展

汤懿兰汤懿兰,实习生詹雅琦2020-07-24 12:29

7月22日,由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资管研究院、21大学主办“2020养老金融论坛:第三支柱时代的金融机遇”正式召开。

老龄化社会正加速到来,养老话题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当前养老保险体系严重依赖第一支柱,第二支柱增长缓慢,第三支柱刚刚起步。为解决养老金的压力,政府相关部门加快行业政策出台。近年来,银行、保险、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均纷纷推出相应的养老金融产品,迅速建立第三支柱,共同解决养老难题。

本次养老金融论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的。论坛邀请了五位嘉宾,覆盖养老金融领域的各类机构,包括原社保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王忠民,浦发银行资管部总经理蔡涛,中欧基金董事长窦玉明,平安养老险党委书记、董事长兼CEO甘为民以及富达国际中国区董事总经理李少杰。

在谈论到目标基金市场的发行情况时,中欧基金窦玉明介绍了当前养老基金的发行情况。整体发展相对顺利,养老目标基金发行数量多达60多只,规模超过300亿人民币。聚焦到中欧基金,共有三只养老目标基金,规模接近20亿。目前,基金公司发行这些养老目标基金全部实现了正回报,其中两只发行超过一年,年化回报达到约20%。

窦玉明表示,基金行业和其他的机构比起来,股票投资上积累的经验是最丰富的。基于此,未来养老投资主要从三个层面考虑,第一层是底层股票资产,未来能够在养老中起到重要作用,他还强调不管是全球的实践,还是国内的情况,想要获得长期且更高的回报,必须提高股票的占比。第二层是养老目标基金,它相当于一站式的养老工具。换言之,它不是一个基金产品,而是基金公司提供的最简单的资产配置工具。更进一层,客户还可以以投资顾问的模式进行养老方案的个人定制化服务。

目前金融市场上养老产品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面对未来养老金融的竞争与合作格局,窦玉明指出,合作是远远大于竞争的。他认为养老金融资产管理未来是几十万亿的大市场,将会出现非常多的机会和挑战。举例来说,银行在客户端拥有较强的优势,即对客户的充分了解。银行能够为客户提供整体的投资方案。保险则在长期的资金的管理、应对小概率风险事件时的大额给付能力上发挥着优势。各机构相互之间的差异较大,但在净值化转型的当下,养老理财产品也并不是银行理财、公募基金,又或者保险公司能够独立提供的,需要不同细分行业的机构在竞合关系中共同推动养老金融市场大发展。总而言之,只有各机构共同取长补短,着眼于各自在养老市场中的分工和合作机制设置,才有机会建立一个和谐完善的养老金融生态。

(作者:汤懿兰,实习生詹雅琦 编辑:马春园)

汤懿兰

资深研究员

资深研究员、21大学发起人,关注银行、大资管、投资理财等领域,擅长指数、金融数据分析,热衷公益活动曾发起多项公益救助项目,做有趣的灵魂。欢迎报料和交流。邮箱:tangyl1@21jingji.com 微信:yilantangtang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