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以更好的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卞永祖
2020-07-30 15:57

近日,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做好2020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提出落实好既定减税降费政策,强化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持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努力降低企业用工和房租负担,继续降低用能用地成本,推进物流降本增效,激励企业内部挖潜。《通知》还特别指出降低企业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并重点向中小企业和制造业倾斜要求。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的冲击,政府提出了以落实“六保”任务为主的政策方针,其中保市场主体已经成为经济工作的主要着力点。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时强调,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要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企业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发展,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

当前,疫情已经对全球供应链造成了较大冲击。同时,供应链所受影响程度与全球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且经济体越是表现为外向型经济,国际分工越精细、链条越长,在这场疫情中所受影响就越大。一旦供应链中的某个链条被迫中断,其上下游企业很容易受到波及,呈“涟漪式“蔓延全部供需网络。西方发达国家作为全球化的主要推手,其经济一度陷入停滞,根据IMF的推测,美国经济第二季度很可能下跌37%。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预测今年亚太地区航空公司年客运需求将下降13%,亚太地区航空公司将损失278亿美元收入,不过从目前形势来看,该预测或许仍有些保守。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我国拥有市场主体超过一亿户,相当多的工厂、企业都已经深深的嵌入到了全球产业链中,它们对疫情带来的冲击感受更为真切。一方面,外部需求正在大幅减少,从已经公开的信息来看,欧美国家商场关门现象越来越普遍,即使还在营业的零售商也为了减轻销售和库存压力而纷纷减少了采购。在中国出口导向型的企业在获得新订单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即使已经签署的订单也可能被取消。另一方面,出口的物流成本和风险都在提高。由于欧、美等国家收紧了航运规定,国际航班大幅减少。即使是货机班次也不及平时的30%,因此原油价格大幅下跌的背景下,货运价格反而大幅飙升。即使客户能够接受较高的物流成本,但也仍需承担航班随时被取消的风险——货物到达不了目的地的情况时有发生。

由此可见,我国的企业正面临外部经营环境变化、供应链和资金链都相对紧张的局面。而企业是我国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在国家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保市场主体就是保护中国经济的未来。

首先,广大企业在面对疫情的冲击展现出了迎难而上的勇气和决心。本次疫情对中小企业的冲击尤其明显,它们在全国企业的比重超过90%,创收GDP占全国GDP总数60%以上,为国家上缴税收超过税收总额的50%。中小企业的发展使70%以上的乡镇就业力得到有效缓解,这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稳定息息相关。同时,中小企业更是充满活力和善于创新的群体。疫情期间,在物流和人流受到一定阻隔的情况下,直播销售、网红带货等新互联网营销模式几乎都是来源于中小企业的发明创造。

其次,疫情也让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更加凸显。网络上课、网上营销、远程办公都离不开网络的支持。华为、小米、OPPO、vivo、中兴、等中国厂商正在成为5G终端的领导者,同时,中国厂商拥有全球38%的5G标准专利,远远高于韩国的25%,以及美国和芬兰的14%。在5G技术的“争夺战”中,中国企业凭借优异的创新与研发实力稳步走在世界前列。可以预见,疫情促使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企业更快发展,而高科技的发展必将加快经济转型和竞争力的提高。恰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日前座谈会中谈到的,中国企业将在这次困境中“实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当然,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还在加深,我们要对未来的困难有充分的准备。加大对市场主体的支持力度,除了要切实落实中央和各级政府已经出台的税收、金融等领域的优惠政策之外,关键是要推进我国的各领域深度改革,创造更加亲民的营商环境。近期,国务院推出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指出要在提升投资建设便利度、进一步简化企业生产经营审批和条件、优化外贸外资企业经营环境、降低就业创业门槛、提升涉企服务质量和效率、完善优化营商环境长效机制等方面加快改革力度和步伐。

我们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畅通要素流动渠道,保障不同市场主体平等获取生产要素,推动要素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让各类市场主体在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中,充分激发活力和积极性,这是我们应对疫情冲击的重要保障。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产业部副主任)

(作者:卞永祖 编辑:洪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