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获自然资源部“大礼包”:多举措解决建设用地“短缺”难题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2020-08-04

深圳土地总面积不足2000平方公里,其中不可开发土地面积占了大约一半,伴随着城市的持续发展,如何缓解土地资源紧张的瓶颈?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关于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市深化自然资源领域改革探索意见的函》(以下简称“意见”),鼓励支持广东、深圳开展各类试点。

其中,《意见》提出,支持广东探索建立省域内的建设用地交易机制;支持创新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探索建立全国性的补充耕地指标跨区域交易机制。

对于“缺地”的深圳而言,这些机制尤为重要。

今年4月28日,在深圳本地“民心桥”节目中,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局长张学凡就曾提出,在临深片区、轨道交通便捷、公共配套完备的地方建设大型的安居社区,将是深圳接下来的一个选项,也是深圳正在着力谋划的事情。

张学凡提到,几年前深圳在做住房规划的时候,关于解决住房用地瓶颈,就考虑到了临深片区,但这涉及到两个城市,其中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占补平衡”(建设占用多少耕地,各地人民政府就应补充划入多少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的行为),目前深圳已经向广东省提出了相应的政策申请。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此次自然资源部的意见意味着,深圳未来将可能在广东省内向其他城市购买建设用地指标,并解决占补平衡问题。对于深圳而言,它的住房问题必须要跳出深圳来解决,通过都市圈、轨道交通、产业的重新布局、用地的统一规划等统筹解决。

此外,为支持深圳深化自然资源领域改革探索,充分发挥深圳“双区叠加”优势,《意见》还专门针对深圳提出了几项探索事项:

1、支持深圳市取得相关法律授权,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成后,可探索按规划期实施总量管控模式;

2、支持将国务院授权广东省批准的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审批事项,由广东省委托深圳市批准;

3、探索高度城市化地区公园绿地内的建设用地不纳入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的管理新机制;

4、探索通过出让合同约定土地闲置费的收取标准,以及违约条件下收回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可操作方法;

5、探索国有土地使用权到期后续期的操作路径;

6、探索高度城市化地区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分类保护利用新模式。

李宇嘉表示,像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审批由广东省下放给深圳市,以及公园绿地内的建设用地不纳入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等,这些措施都将有效增加深圳的建设用地规模。

(作者:王帆 编辑:林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