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万患者8000名专业医生 北京协和医院专家呼吁关注类风湿关节炎“缺医少药”现象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朱萍 北京报道
2020-08-06 11:47

按流行病学相关数据推算,目前中国约有500多万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但全国在临床治疗领域的风湿免疫科医生仅8000人左右。

类风湿关节炎系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于风湿病范畴,临床表现主要以关节肿痛、关节畸形等为主,也是一个世界性的致残性疾病。实际上,它更是一个全身性、系统性疾病,不仅可以影响关节,还可能影响到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肾脏、皮肤等其他系统。

近日,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曾小峰教授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指出,按流行病学相关数据推算,目前中国约有500多万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过去,类风湿关节炎被认为是“不死的癌症”,没有太多的药物可供治疗。但近20年,针对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研究逐渐增多,譬如生物制剂和靶向合成小分子化合物的出现,使得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不过,我国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方面仍面临“缺医少药”的局面。这里的“少药”更多是创新药广泛使用的欠缺,根据我国一项有3万多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参与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相关生物制剂在我国的应用仅10%左右,小分子化合物的应用连1%都不到;而全国在临床治疗领域的风湿免疫科医生也仅8000人左右。

为解决这“缺医少药”局面,2019年10月31号,国家卫健委专门发文要求三级医院必须建立独立的风湿免疫科,有条件的二级医院也要建立风湿免疫科。在曾小峰看来,这将极大地促进学科发展,对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的诊治会有很好的作用,并可以极大地提高我国对风湿免疫病的诊治水平。与此同时,曾小峰认为,现在国家进行医保目录等改革,更将帮助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能够“拿得到、用得起”相关创新药物。

 

“缺医”之困

根据国家风湿病数据中心CREDIT(中国类风湿关节炎直报项目)类风湿关节炎的注册研究数据库显示,中国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从出现症状到诊断,一般都会被误诊一到两年以上,很多患者到风湿免疫科治疗时已经被耽误了很长时间。

事实上,目前我国仍存在无论是基层医疗机构专业医务工作者,还是公众、患者都存在对类风湿关节炎疾病的认知度普遍较低的问题,使其早期诊治面临着巨大挑战。

为什么会被误诊这么长时间呢?

曾小峰进一步解释称,因为类风湿关节炎病情复杂,而且一部分患者也存在治疗认识误区。事实上,类风湿关节炎目前是无法彻底治愈的,但很多患者急于求成,但当专业医生告诉他们该病不能根治,只能控制的时候,他们病急乱投医地去“电线杆上”问医,一味追求根治,导致越治越严重,甚至造成了残疾,而很多患者的残疾即使再治疗,症状依然是不可逆的。

被误诊的另一个原因则是目前我国风湿免疫科专业医生比较少,专业发展不平衡,基层医生对风湿免疫科的知识了解不足,所以患者到其他科室去就诊,导致误诊的发生。

由于我国风湿免疫病学科创建时间相对短,存在学科设置不全、地区间学科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有的基层医院甚至都没有设置风湿免疫这个科室。风湿免疫科专科医师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

曾小峰介绍,“2019年我们公布了风湿科医务人员的注册人数是约12000多人,已经提高了不少,但是其中实际包括了护士、实验室人员,还有一部分学生,真正的专业人员应该是主治医师以上,仅仅约8000人左右。”

“目前中国有1000多家三级医院还没有风湿免疫科,二级医院更少一些,患者都要到大医院里面来,才能得到更规范的诊疗。虽然国家在提倡分级诊疗,但在基层都没有专业的风湿免疫科医生,也直接影响分级诊疗的推行。” 曾小峰补充到。

对此,曾小峰坦言:“这是我国所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中国医师学会风湿免疫科风湿分会多次提议,国家卫健委也非常重视,去年10月31号,国家卫健委专门发文,要求三级医院必须建立独立的风湿免疫科,有条件的二级医院也要建立风湿免疫科。我相信这个文件发下去以后,会极大地促进我们这个学科的发展,对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的诊治会有很好的作用,可以极大地提高我们国家对风湿免疫病的诊治水平。”

除了学科建设之外,曾小峰表示,中国医师学会风湿免疫科风湿分会在今年将推一个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计划,其中很大的一部分就是推动临床诊治中规范化的诊治,将以已经发行的指南、共识为基础,进行规范化诊治的培训。

“少药”待破

 “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我们的共识是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并要采取达标治疗的策略。”曾小峰介绍说,在2018年版本的《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里提出了“达标治疗”的策略,要求按照达标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就是尽量让患者尽快达到低疾病活动度或者是无疾病活动度的状态。

之所以提出达标策略,曾小峰解释称,国际上很多研究显示,若病情得不到很快控制,或是多关节受累,患者致残的发生率会非常高。时间延续越长,症状越重,致残发生率就越高,所以达标治疗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关键要素,只要尽快让患者达标就可以极大限度地减少类风湿关节炎致残的问题。

近20年来,对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研究非常多,加上靶向合成小分子化合物的出现,使得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也有助于达标治疗。

目前的研究证实靶向合成小分子化合物的创新药物可以阻断病情的发展,改善患者的预后,在提高患者依从性和疗效方面是较好的。例如JAK1/2抑制剂的巴瑞替尼片可以通过口服的方式,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而且从目前的临床数据显示,此类创新药物在疾病的预后和改善方面是优于传统的DMARDs药物。

据了解,2018年《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出台后,一些治疗药物得到推进,但患者应用还比较少。如国际上把甲氨蝶呤作为锚定药物,是一线药物,在前述《指南》里也将甲氨蝶呤要作为一个首选治疗药物,但目前在国内,只有约50%的患者在应用,用它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甚至属于超适应症治疗,有些还需要自费。

曾小峰也强调,类风湿关节炎不是单纯的关节性疾病,是一个全身性疾病,有些患者甚至会合并肝脏综合症等。“国际上之所以对关节炎性的疾病,尤其类风湿关节炎比较关注,是因为这类疾病会像一个生物链似的,影响到国民经济。”

曾小峰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风湿性疾病的患者约2亿多人,其中类风湿关节炎约有500多万,患者因为关节疼痛、关节残疾以后,生活不能自理,无法从事工作,收入便会减少,家庭还需承担照顾残疾患者的支出;与此同时,由于类风湿关节炎是慢性病,无法根治,患者需要长期用药,有些患者会出现不良事件、药物反应,也需要背负很大一部分的药费。“所以这是一连串的,可以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影响对的一个社会健康问题。”

 曾小峰指出,创新疗法的普及率较低的问题是需要通过整个社会来提高,“经济问题依然是很重要的问题,目前国家也在进行医保目录等各种相关改革,若这些药物进入了医保,患者选择的余地就更大了,同时也需要推进卫生经济学的研究,为出台各种医疗政策提供相关的证据。”

(作者:朱萍 编辑:张伟贤,剪辑王博)

朱萍

高级记者

关注医药大健康领域(上市公司、创新企业), 机械制造、环保等领域。擅长深度调查,开得了挖机。欢迎联系爆料:zhuping@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