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修复 消费升级助力扩内需

周潇枭2020-08-15 07:00

8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7月经济数据。

随着各国对疫情的适应,世界经济在逐渐复苏,我国经济也在稳步改善。7月餐饮出行等消费继续回暖,政策支持下基建投资维持回升态势,汽车消费单月大增,海外需求有所改善等,这些推动7月各项经济数据的修复。

总体来看,7月南方洪涝灾害对工业生产、投资有一定负面影响,工业生产复苏态势有所减弱。更为外界关注的是,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仍未能转正,消费依然落后于生产,恢复较慢。

我国经济稳定恢复的态势未变,放在世界经济深度衰退的背景下,实属难得。当然,现在也远未到高枕无忧的时候,国际经济环境严峻复杂,可能会拖累我国经济,经济运行仍具有不确定性。政策层面,扩内需政策仍会持续,针对重点人群的积极就业政策也会继续。

洪涝对7月经济有所扰动

考虑到7月PMI持续回升,以及7月进出口数据维持正增长,7月工业生产数据略低于市场预期。

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4.8%,增速与6月持平。4.8%的月度增速,与去年同期持平,比去年全年5.7%的增速要低。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指出,7月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6%,这是2018年5月以来的首次负值。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单月增速则从上月的5.1%回升到6.0%,可能和7月出口强势带动制造业生产有关。

经过前几个月加快恢复,7月工业增速未能继续走高,但汽车、发电机组等工业品依然维持两位数增长。7月外贸形势较好,进出口同比增长6.5%,其中出口增长10.4%,连续4个月实现正增长。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外贸增长好于预期,在于中国产业体系完整,外贸企业调整适应能力强,也跟稳外贸政策有关。一系列抗疫物资的出口,拉动了外贸出口;全球疫情蔓延,部分经济体生产停滞,一些订单转向国内,也推动了外贸的增长。

重庆润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王方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本来以为疫情会对出口造成影响,但疫情使得人们宅在家,发电机作为美国居家必备消费品,订单快速增长。美国不少地区供电受天气等影响较大,发电机类“宅经济”需求不降反增。由于美国本土不生产这类发电机,虽然加征了关税,但并不影响美国市场对发电机这类刚需品的进口。

7月工业生产数据走平,可能跟洪涝有关。有分析人士指出,梳理工业增加值的地区数据可以发现,东部工业生产还在加快,6月东部地区增长了6.8%;但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均有所放缓,增速均低于4%。

工业生产数据似乎进入平台期,但经济稳步恢复的态势未变。服务业数据持续向好,7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3.5%,较6月份上升1.2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维持高位(增长13.7%),金融业、房地产业、住宿餐饮、文化体育、居民服务业等指数,都在稳步提高。

投资数据继续改善,前7个月房地产投资增速加快到3.4%,政府债券的加快发行推动基建投资继续修复。李奇霖表示,6、7月单月基建投资增速有所回落,主要受洪涝扰动。今年下半年政府债券供给还有超过4.5万亿的规模,下半年财政支出有保障。加之水利领域将推出重大项目,洪涝消退后,基建投资增速回升的趋势较为确定。

李奇霖表示,7月经济复苏有所放缓,洪涝天气可以解释一部分原因。往后看,消费和制造业投资继续缓慢恢复,房地产投资也有支撑。在医疗物资和线上办公用品需求的支撑下,中国出口最难的时候已经过去。短期扰动结束后,经济将回到复苏通道。

付凌晖指出,7月份国民经济继续稳定恢复,主要经济指标持续改善。但海外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国际经济环境严峻复杂;国内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矛盾并存,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较多。要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改革开放力度,进一步激活市场主体,着力畅通经济循环,落实“六保”促进“六稳”,巩固扩大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成果,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消费恢复为何缓慢

各项经济数据中,唯独消费数据依然温吞,尚未摆脱负增长。

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203亿元,同比下降1.1%,降幅有所收窄。1-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4459亿元,同比下降9.9%,接近两位数的降幅。

7月汽车消费终于不是拖累因素,当月汽车类消费额实现3308亿元,同比大增12.3%,录得两位数的高增长。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7月消费数据大增,有很多短期因素。首先,7月出台的汽车退坡政策,退坡幅度进一步减小,新能源汽车消费短期被激发出来。另外,7月份很多企业加大了促销力度,汽车下乡政策开始执行。此外,去年7、8、9月份新能源汽车出现下滑,基数较低。

汽车消费维持较高增长存疑。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原副会长董扬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汽车消费取决于消费能力,7月数据出现反弹,但汽车整体消费可能进一步放缓,因为疫情影响下,购车群体收入不如以前。

从消费具体品类来看,7月粮油食品、中西药品等必需品消费增速有所回落,但饮料、化妆品、通讯器材等消费品依然较高增速,消费升级的趋势仍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发现,部分消费者消费行为更趋理性化,“虽然收入受到影响不大,但尽量减少非必要开支,因为经济增速向下的趋势未变”。疫情作用下,大家普遍减少了社交活动,在深圳工作的吴女士表示,吃喝方面的消费未减,服装购置需求大降,但是护肤品成为刚需,上半年护肤品消费花了7000多,护肤消费有所升级。

赵萍表示,未来扩内需政策,要围绕消费升级的方向。疫情来了之后,消费更趋理性,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却从未停止过。像化妆品已经成为日常必需,近几个月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可以加大对线上消费商品和服务的支持力度,包括推广5G手机、家居智能产品等,细化线上教育、线上文化娱乐、直播带货等消费者权益保护条款,让公众放心在线上消费。线下可以创造更多消费场景,比如沉浸式阅读体验书店、咖啡馆引入更多文化元素等,进一步释放文化休闲消费潜力。

“做大国内市场,要稳住基础消费。疫情期间,食品饮料类消费增长强劲,健康医疗方面需求更加强烈,应该鼓励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满足人们对高质量健康生活方面的需求。”赵萍表示。

赵萍指出,理性消费有利于市场资源的更好配置。因为企业获得的消费数据会更加真实、稳定,投资生产能更好地服务于长期发展。

由于消费恢复较为缓慢,市场上始终不乏给居民“发钱”、推出更大规模消费券的建议。

“推动消费增长,最核心的是要保持人们收入水平的稳定增长,通过改革提高产品质量满足消费升级需求。短期来说,没必要通过刺激,让人们产生额外短期冲动消费,这能推动供需长期循环,也避免了供给的大起大落。不过,对于当前一些困难群众,可以加大支持力度,加大保底力度。”赵萍指出。

(作者:周潇枭 编辑:张星)

周潇枭

资深记者

关注财税政策、政府投融资、PPP、地方债、房地产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