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抗疫马拉松”进入下半场 期盼中国发挥更大作用

一带一路前沿郑青亭2020-08-15 07:00

中方应进一步鼓励更多的对非投资项目,同时希望能为非洲商品进入中国市场创造更多便利条件,这将帮助非洲实现经济复苏。

8月14日,自非洲报告首例新冠确诊病例,已经过去整整六个月。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非洲地区累计报告新冠确诊病例1084687例,累计死亡24660例。非洲疫情最为严重的南非确诊病例已突破57万例,纳米比亚、津巴布韦、肯尼亚等国疫情发展较快。

世界卫生组织的初步分析发现,在发现最初的病例后,非洲并没有像世界其他许多地区一样,在大约2至3周后病例数呈指数级上升并达到峰值。许多非洲国家的病例正在逐渐增加,很难确定一个特定的高峰。不仅非洲各国的传播方式有所不同,各国内部的传播方式也不尽相同。

“在非洲,遏制新冠疫情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短跑。我们正在观察多处局部暴发,每个暴发都有自己的感染方式和高峰。”世卫组织非洲区域主任莫提13日说,只有通过在社区层面进行应对,非洲才能赢得这场比赛。

眼下,疫情对非洲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近日表示,该组织预计非洲经济今年将收缩3.2%,“这是非洲至少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遭受的最沉重打击。”她说。

8月11日,全球化智库(CCG)举办了一场聚焦中非合作的研讨会。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林松添、近20位非洲国家驻华大使、非盟驻华代表就疫情对非洲国家的经贸影响、中非如何携手提升经贸合作、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前景进行了探讨。

“我们对非洲疫情及其给非洲经济社会已经并将带来的严重影响深表担忧。”林松添指出,非洲经济和公共卫生体系薄弱,对大流行传染病缺乏必要的应对能力和资源,疫情持续蔓延将严重制约近些年非洲快速崛起的势头,恐将引发严重的社会和政治问题。

尽管非洲疫情没有出现大规模暴发,但联合国前副秘书长、非洲经济委员会前执行秘书卡洛斯·洛佩斯(Carlos Lopes)认为,不能忽视非洲抗疫的统计风险。“非洲国家的统计能力普遍较低,而且甚至有60%的人口没有民事登记,无法进行全面检测,因此,当前数据并不能反映真实情况。”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此次疫情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全球危机,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非洲的旅游业、贸易、投资等已造成巨大冲击。但危中有机,中非双方应团结合作,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充分挖掘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开发、资金支持和市场开放等领域的互利合作潜力。

受新冠疫情影响,非洲大陆一体化进程也陷入了停滞——原定于今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非洲自由贸易协定被迫推迟,可能将延期至2021年1月1日。非盟常驻中国代表拉赫曼塔拉·默罕默德·奥斯曼(Rahamtalla M. Osman)说,非洲国家应利用非洲自由贸易协定撬动与中国尤其是中国私营企业的市场和合作。

世卫组织肯定非洲抗疫进展

在过去六个月中,非洲各国在抗疫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许多国家的政府迅速采取了封锁措施,并采取了关键的公共卫生措施,以减缓病毒的传播,预防、诊断和治疗也得到了加强。

世卫组织称,现在,所有非洲国家都具备诊断新冠病例的能力,其中有14个可以达到在每10万人中对100人进行检测。对重症患者至关重要的氧气供应也已大大增加,非洲氧气厂数量已从68家增至119家,而氧气浓缩器的数量则增加了一倍以上,达到6000多个。

根据撒哈拉以南的非洲16个国家的自我报告,世卫组织近期对各国在协调、监督、实验室能力、病例管理、感染预防和控制等领域的准备情况进行了评估。评估发现,该区域国家已经整体提高了应对能力,评估分从六个月前的62%提高到现在的78%。

不过,世卫组织指出,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尽管在国家层面已取得很大进展,但在地区层面的应对通常滞后。在地区一级,协调得分为38%,感染预防和控制为46%,患者临床护理为47%。

随着部分地区疫情得到控制,一些非洲国家视情逐步复工复产。目前已有31个非洲国家允许部分企业逐步恢复生产活动。赞比亚、纳米比亚、塞内加尔等国结合本国疫情防控与经济实际情况,推出了经济刺激计划。肯尼亚、津巴布韦、卢旺达等国开始开放部分景区,希望重振旅游业。

但世卫组织警告,随着行动限制的放松,病毒有可能进一步传播到偏远地区。

长期来看,非洲需要完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洛佩斯指出,非洲承担了全球25%的疾病负担,但其占全球卫生支出的份额低于1%,非洲大陆所消费的医药卫生产品总值还不到全球总量的2%,相较于物资援助,非洲更需要的是一个能占全球卫生支出1%的结构性解决方案。

中国承诺国产新冠疫苗率先惠及非洲

中国不仅在疫情“大考”中交出了一份值得世界称赞的答卷,也尽己所能向非洲伸出了援手。

林松添表示,中国采取了最严格最负责的联防联控措施,不仅确保在华外国人免受疫情之害,并且有效遏制住病毒向海外特别是非洲国家输出。“中方像对待家人一样照顾非洲在华侨民,在湖北和武汉的3000多名非洲留学生,除1人感染并很快治愈外,其他所有人都安然无恙。”他说,“目前非洲54个国家确诊病例已超百万,但几乎没有一例来自中国。”

肯尼亚驻华大使莎拉·塞雷姆(Sarah Serem)在研讨会上高度肯定了中国抗疫的成绩,并感谢中国为保障在华非洲人健康所做的努力。她说,“每一个在疫情中幸存的肯尼亚人都要感谢中国政府。”

非洲疫情暴发后,中国率先驰援,多批次向非盟和非洲国家提供抗疫物资,向11个非洲国家派遣医疗专家组,同非方举办专家视频会议,分享抗疫经验,培训了2万多名医护人员。近日,中国商务部与非盟委员会签署了援非盟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总部(一期)项目实施协议,项目将于年内开工。津巴布韦首家采用“中国标准”的新冠肺炎诊疗医院尚东医院最近投入使用。

中国外交部非洲司司长吴鹏11日表示,中方正在积极落实二十国集团(G20)缓债倡议并应非方要求加强非洲抗疫物资本地化生产,以帮助非洲渡过难关。他再次强调,“中国已经启动了与包括埃及在内的一些国家开展疫苗合作的进程。正如习近平主席承诺的那样,一旦新冠肺炎疫苗在中国研发成功,非洲国家将成为首批受益者之一。”

对于中非在疫情期间开展的合作,塞雷姆称赞道,“中国是能够合作的国家,是能够给我们提供有力支持的国家。”她指出,新冠疫情事实上给全球化和中非交流带来了新的机遇。“这场全人类的危机让人们意识到了团结与合作的重要性,而且也通过多种渠道证明了合作的可能性。”

埃塞俄比亚驻华大使特肖梅·托加(Teshome Toga Chanaka)表示,中国是非洲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中国与非洲在相互困难的时候相互帮助,提供物资。

非洲经济复苏亟须中国帮助

托加说,在新冠疫情结束之后,非洲需要加快复工复产,恢复经济增长,而在这个过程中,非洲最重要合作伙伴就是中国。“中国确实一直在关注非洲,以实际行动帮助非洲提升整体实力,应对各方面的经济挑战。”

谈及后疫情时代的中非合作,托加认为,中方应进一步鼓励更多的对非投资项目,同时,希望能为非洲商品进入中国市场创造更多便利条件,这将帮助非洲实现经济复苏。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期盼中非可以进一步加深商业合作,让已有的项目发挥作用,并促进更多新项目落地。

此外,托加表示,希望中国能够通过技术转移帮助非洲加强能力建设。他以电子商务为例说,“目前,在我们国家,销售仍然是采用线下的方式,我们需要这方面的技术转移,从而更好地发展电子商务,这在新冠疫情之后尤为重要。”

人才培养也同样重要。中方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上承诺,将为非洲提供5万个中国政府奖学金名额,提供5万个研修培训名额,邀请2000名非洲青年来华交流。对此,托加高度称赞,并希望中国能提供更多的奖学金项目。他建议,中国可以提供对非洲学生在STE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Mathematics)学科和职业教育领域的培训,这对中国和非洲都很有利,因为有很多中国企业在非洲需要招聘员工。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驻华大使伊莎贝尔·多明戈斯(Isabel Domingos)表示,疫情对非洲中小企业的打击很大,复工复产也很困难,欢迎中国企业来非洲投资。她相信,通过中国技术和非洲资源的组合,非洲将走向更可持续的未来,中非合作将迎来一个更美好的新纪元。

坦桑尼亚驻华大使姆贝尔瓦·凯路奇(Mbelwa Kairuki)表示,新冠疫情必将重新定义世界秩序,而面对逆境,中国和非洲各国必须维护其共同利益。“疫情破坏了工业供应链,导致国际贸易和投资萎缩、大宗商品市场大幅动荡。在此背景下,中非深化贸易合作尤为重要。”

凯路奇认为,当前中非贸易总量并不高,大部分还集中于几个非洲大国,涉及行业也比较有限,希望能得到改变。中非应当建立一套服务于增进贸易的体系,包括信息互通、质量认证、技术援助。

(作者:郑青亭 编辑:李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