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万峰已经向鼎诚人寿提出申请退休,并且向董事会申请辞去公司董事、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职务。
万峰是保险业的“老将”。“1983年11月,除乌通元外,另外一个幸运儿被人保派至友邦香港总部学习精算实务,为期半年。1988年,他将自己的讲义整理成书——《寿险基础数理》,据称这是国内第一本精算教材。这个幸运儿就是万峰。此后,他一天也没离开过寿险业。”这番描述出自《迷失的盛宴》。
万峰曾先后转战中国人保、中国太平、中国人寿。2007年1月,中国人寿回归内地上市后,万峰便开始担任上市公司总裁并兼任集团副总裁等职,在中国人寿6年半时间内,先后经历了杨超、袁力以及杨明生三任董事长的管理时代。
2014年10月,万峰出任新华保险总裁,并于同年11月起担任执行董事;在履新17个月后,2016年3月,新华保险帅印交到了万峰手中。2019年1月,万峰挥别新华保险辞任,此后不久加盟鼎诚人寿。
值得一提的是,彼时万峰辞任的消息一传再传,新华保险股价亦颇受影响。不少市场人士感慨,“一人之力竟能影响股价至此!”
万峰在离开新华保险时表示,“新华保险是我职业经理人生涯中最难忘、最充实、最有成就感的一段时光。寿险业新时代的大幕已经拉开,今天的新华保险已经成为寿险市场的中坚力量。我相信,拥有实力雄厚的股东、科学完善的机制、日渐强大的机构、专业优秀的队伍,新华保险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万峰在出任新华保险董事长后,提出了“五年规划”,分“两步走”实现:即2016-2017年为转型期,调整业务结构、夯实发展基础,以期交和续期保费增量逐步替代趸交保费,初步建立期交和续期拉动业务发展的模式;2018-2020年为发展期,形成新的发展态势,将完全形成续期拉动发展的模式,着重发展长期期交业务,加大业务结构调整。
2016年,新华保险第六届董事会履新,也是万峰掌舵的第一个完整年度。“2016年,我们提出转型发展目标,虽然存在一些困难,但困境中执着坚持不动摇,遇到各种阻力,依然向前推动转型,各项指标超出预期。这不仅是个人坚持,更是整个团队配合。我对个人和团队的表现都打90分。”2016年3月,在新华保险业绩发布会上,万峰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时表示。
截至 2018 年底,新华保险在保险业务上,新华保险全年实现续期保费 958.60 亿元,同比增长 24.9%,推动原保险保费收入实现 1222.86 亿元,同比增长11.9%。
以“能言、敢言”著称的万峰,深受媒体和分析师的喜爱,但也常常引发市场争论。
2015年11月,在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十届亚洲金融年会”上,万峰直言,“寿险公司如果侧重于发展理财产品,则意味着选择在金融领域与银行、证券公司等进行竞争,自身保障的优势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寿险公司必须树立保险提供保障的经营思想,聚焦于保险领域竞争,依靠保障产品突破发展瓶颈,通过加快产品转型使养老险、健康险、医疗险、意外险等成为寿险公司的主流产品。”这一表态在会后引发了寿险业的广泛讨论。
而在“2019慧保天下保险大会”上,万峰表示,寿险业务发展拐点已经出现。具体而言,产品的发展出现拐点;缴费年期出现拐点,进入短期和中期为主;保费增长出现拐点,受产品和缴费年期的影响,首年保费将进入调整期,而首年保费如果出现调整期的话,它处于负增长或缓慢增长的态势必然会影响续期保费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进而影响总保费。
8月7日,在第五届国际保险节暨2019年度保险名家颁奖盛典上,万峰指出,“回归保障之日,就是我们保险业从产品竞争到服务竞争之时。”
可见,在万峰心中,保险的模样始终都是保障,他也用自己的职业生涯践行了这一初心。
(作者:李致鸿 编辑:曾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