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横一竖编织的文明:2020锦绣非遗发现之旅启动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2020-09-08 16:06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8月赴河北省广宗县完成今年首批两个非遗项目的走访报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宗柳编、广宗太平道乐及相关传承人的故事即将出版,渤海银行特约2020锦绣非遗发现之旅启动。

「锦绣」是21世纪经济报道的一个公益项目,2012年起通过走访报道等,致力于贫困县等边远地区非遗再发现;从2012年到2019年,「锦绣」走访了59个非遗项目、传承人,43个走访点中,足迹遍及28个贫困县。

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权威资料显示:柳编是以柳树等木本植物枝条为主要原材料的一项传统编结手工艺。河北广宗柳编起源于清初,以篮子、簸箩、八斗、盒子、矿工帽等实用器具居多,也有一些观赏性工艺品,其形制并无定式,多依艺人制作经验和实用需要而定,融自然美和工艺美于一体,精致实用。广宗柳编技艺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在家族内部和师徒之间世代传承,一直未形成完整的文字材料;道教音乐又称道场音乐,是道教斋醮科仪活动中使用的音乐。太平道乐源于东汉末年,在长期发展中不断吸纳佛教音乐和宫廷音乐成分,以及广宗地区的戏曲和民间小调,终形成一套由经乐与器乐组成的完整太平道乐。广宗太平道乐遗存曲目、曲谱、演奏礼仪、传承方式、乐器及相关制作工艺等是研究古代道教音乐及其与民间音乐、民间习俗关系的重要参考。

广宗柳编、广宗太平道乐,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宗柳编、广宗太平道乐,也是“渤海银行特约——2020锦绣非遗走访系列报道”首批完成走访的两个非遗项目。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8月冒大雨从北京出发专程前往河北省广宗县,对这两个非遗项目的发展现状以及历史传承等进行了全方位走访。两个非遗项目及其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姜朝春、张玉保的故事,即将于《21世纪经济报道》锦绣专版出版,并于21财经App等融媒体平台发布。

回顾八年走访足迹可以看到,《21世纪经济报道》「锦绣·非遗」系列活动一开始三年的走访点基本是在贫困县;到了2015年,走访点中非贫困县开始逐渐增多;2019年,非贫困县走访点已是贫困县走访点的近两倍(以走访报道发表时间计)。

近年来,非贫困县逐渐代替贫困县,逐渐成为「锦绣·非遗」走访点的主要选择。贫困县走访点的选择越来越少,其背后是贫困县“摘帽”越来越多,《21世纪经济报道》锦绣非遗项目组每年在做走访规划时,从一个侧面真切地感受到这些年中国脱贫攻坚的成果。

按照国务院扶贫办2014年于官网发布的贫困县名单,河北省广宗县也名列其中。

2020年,中国脱贫攻坚收官年,《21世纪经济报道》锦绣非遗项目组参照国务院扶贫办2014年于官网发布的贫困县名单,重新梳理了过去八年的「锦绣·非遗」贫困县走访足迹,并制成地图,于今年6月发布在21财经App上,此外,《21世纪经济报道》锦绣非遗项目还将策划、举办一系列线上线下活动,致敬那些坚守者,以及与我们一路走来的合作伙伴。

(文/锦非)

【关于锦绣·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活动】

「锦绣」是21世纪经济报道的一个公益项目,2012年起通过走访报道等,致力于贫困县等边远地区非遗再发现;从2012年到2019年,「锦绣」走访了59个非遗项目、传承人,43个走访点中,足迹遍及28个贫困县。

2020年,「锦绣·非遗」在回顾过去八年贫困地区“非遗”走访的同时,继往开来,携手亚洲旅游产业年会,探索“非遗”传承的新路径。

2020敬请期待——

√「锦绣·非遗」系列走访及专题报道

√「锦绣·非遗」智能报/数字博物馆

√「锦绣·非遗」主题论坛等线下活动

(主题论坛/致敬仪式/非遗产品展/非遗摄影展)

官方邮箱:

jinxiu@21jingji.com

活动咨询

何女士 020-87372580 heyan@21jingji.com

媒体合作

陈女士 020-87375795 chenhl@21jingji.com

 

扫码访问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