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纺织业供应链绿色转型——中国企业公民ESG系列研究之四
纺织服装行业的环保问题涉及到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如果供应链主导企业能够主动承担起责任,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积极协调上下游合作伙伴的行为,就有利于促进整个供应链的绿色转型。
纺织服装行业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可能很多人并不一定知道,纺织服装行业是仅次于石油行业的全球第二大污染行业。
最主要的问题是废水。生产一件棉质衬衫需要约2700升水,生产一条牛仔裤需要约7500升水,而一个人一年的饮水量仅在1000升左右。纺织服装行业每年产生的废水量占全球废水量20%左右。之所以要耗费这么多水,关键原因在于棉花——作为衣服生产的主要原料,棉花是一种非常耗费水资源的作物。
服装的生产不仅会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其中的纺织、印染等环节,还会直接造成水资源的污染。纺织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使用和排放大量有潜在危害的化学品,这些化学品很多会随着废水流出,进而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除此之外,纺织服装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已经超过国际航班及海运的总排放量。
过度消费导致的旧衣处理也是环境问题的一部分。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大约有2600万吨旧衣服被扔进垃圾桶,预计到2030年将会增加到5000万吨。目前旧衣处理仍主要采用填埋或焚烧的方式,这两种方式都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环境问题如此严重,对于纺织企业来说,做好ESG(环境、社会、治理)管理的首要问题就是处理好环境议题。而政策和舆论的双重压力,又使得问题更为紧迫。
重压之下转型求变
国家“十三五”规划曾明确指出,到2020年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实现累计下降18%、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累计降低22%、用水量累计降低23%、再利用纺织纤维总量达1200万吨。2015年正式施行的新环保法也规定,纺织企业化学需氧量(COD)直接排放需控制在每升80毫克,这是自2013年COD直排标准提高到每升100毫克后,纺织服装行业的排污门槛再次提升。
纺织服装企业还经常受到环保组织和环保主义消费者的批评,即使是一些知名的全球品牌也未能幸免。种种压力之下,纺织服装行业近年来十分重视环保议题,并采取各种措施降低生产经营行为对环境的影响。
纺织服装行业的环保问题涉及到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需要原材料供应商、设计商、生产商、零售商、消费者等多个利益相关方协调行动,尤其是要抓好两端,在供应链的上游环节,即原材料企业要积极开展技术创新,研发环保型原材料;而在下游,即市场端,要教育消费者改变消费观念,培养更可持续的消费行为。在这一过程中,供应链主导企业的角色十分重要。如果供应链主导企业能够主动承担起责任,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积极协调上下游合作伙伴的行为,就有利于促进整个供应链的绿色转型。
以全球知名的快时尚品牌H&M为例,该公司采取的方法之一是在服装原材料上采用“更好的棉花”。这种棉花在其生长过程中杜绝使用高毒杀虫剂,并严格实施水资源管理。H&M2019年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该公司所使用的棉花中高达97%为再生或其他可持续来源,从2020年起公司将不再采购传统棉花。在公司使用的所有材料中,有57%为再生或其他可持续来源;到2030年,H&M将实现100%使用再生或其他可持续来源的目标。
2013 年H&M在部分门店开展全球性的“旧衣回收计划”,承诺改变生产、使用和处理衣服的方式,减少浪费,实现时装生产的闭环循环。2019年H&M与阿里巴巴旗下闲置交易平台闲鱼合作,推出旧衣回收免费上门服务。
供应商责任管理
中国是纺织服装行业大国,近年来也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急需供应链主导企业行动起来,承担起促进行业供应链绿色转型的责任。
2020年8月19日,安踏集团发布了公司的首份CSR报告(此前曾连续5年发布ESG报告),并与全球最大的非政府环保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签约,成为首家WWF在中国体育用品及纺织行业的全球战略合作伙伴。
根据协议,安踏将依托WWF的全球网络资源,发起一系列环保改善项目,双方宣布了未来三年内要实现的目标,比如,实现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30%、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22.5%,尤其是,双方将参与并持续改进至少3000家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供应商的水、能源利用、废弃物排放和供应链管理。
近几年来,安踏集团试图通过科技创新研发推广环境友好型产品。目前已推出环保纤维面料服装累计1600万件,无氟防水面料服装累计400万件,有机棉面料服装累计293万件。安踏集团还是首家加入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BCI)的中国体育用品公司,计划在2024年达到50%可持续棉花采购目标。
所有这些都不能缺少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根据安踏集团2019年CSR报告披露的信息,安踏以高标准选择更优质的供应商,制定严格的供应商准入机制,并不断调整、改进对供应商的审核要求和审核准则,从源头上为消费者负责。公司从供应商寻源、供应商准入资料评估、样品试做检测、现场评估四方面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价,只有准入评估结果为“通过”的供应商才能进入合作发展确认流程。
2019年,安踏在中国共与超过649家供应商开展合作,在海外与超过20家供应商开展合作。其中,获得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的供应商,都较2018年增加超过70%。此外,引入ISO26000社会责任指引至特定的供应商的日常运营中,提高他们对能源管理、材料回收及社会责任的理解及实践。同时,鼓励服装供应商获得蓝色标志标准(Bluesign®)认证,以确保原料的制作过程符合生态环保健康、安全规范标准。
消费者熏陶
纺织行业的绿色转型,涉及到的另外一个关键群体就是消费者。如果不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可,转型成功无从谈起。
从全社会的消费偏好看,绿色环保正在成为重要的消费选择。《2019中国可持续消费研究报告》显示,七成以上的受访者已具有绿色消费意识。消费者不仅关心产品品质,也开始重视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环境友好。
消费趋势正在变得有利,企业要做的就是推出更多环境友好的产品,并围绕产品以多样化的方式影响更多的消费者,促使他们拥抱绿色消费新观念。
近几年来,安踏推出了不少环保产品。比如,安踏从年轻人喜欢的“霸道”IP入手,推出了安踏首款用可降解或可回收材质制作的环保鞋,将环保理念融入到产品设计、生产、研发和制造的过程中,让消费者穿得好看的同时得到环保生活理念的熏陶。
2019年第三季度,安踏推出“唤能科技”环保系列服装,该系列运用回收废弃塑料瓶制成再生涤纶面料,平均1件“唤能科技”服装回收使用11个550ML 废弃塑料瓶。整个系列相当于从自然界回收了770万个塑料瓶,帮助全球海洋减少了八万分之一的塑料垃圾年流入量。
除了产品之外,安踏希望还能以其他方式对消费者施加影响,比如在门店和包装设计上强化环保元素,让消费者一眼就可以感受到企业的环保理念。眼下,安踏正在推动减少过度包装,塑料包装袋由PE材料逐步转为100%可再生循环LDPE环保材料,同时将探讨取消或减少塑料包装使用,纸包装采用符合认证的可再生环保纸张。未来,安踏希望将包装作为一个媒介或载体来讲述环境的影响。
纺织行业产业链上企业众多,业务规模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企业管理者的环保理念也有很大的差异,这给纺织行业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带来了较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像安踏这样在行业内占有一定主导地位的企业主动站出来,利用自己的优势资源协调上下游利益相关方共同行动,将会为促进纺织行业绿色转型带来助力。
2020中国企业公民评选申报10月20日截止,点击在线申报参评 >>>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