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期货价格飙至6年新高 贸易商成最大受益者

陈植2020-09-15 07:00

一场突如其来的“美莎克”台风,骤然点燃资本买涨玉米期货的热情。

截至9月14日收盘,国内玉米期货主力合约2010报收2419元/吨,盘中一度创下过去6年以来最高值2450元/吨。今年以来,玉米期货价格涨幅超过28%。

记者多方了解到,9月以来玉米期货价格之所以连续上涨,主要原因是受“美莎克”台风等影响,黑龙江、吉林不少地区新季玉米出现倒伏现象,局部地区减产已成定局,引发资本聚焦产量减少效应,纷纷入场买涨玉米期货。

“上周以来,我们每天都要接待多家来自全国的私募投资机构,他们主要来调研台风影响地区的实际玉米产量减少额是否超过市场预期,再决定是否加入买涨玉米期货阵营。”一位期货公司哈尔滨分支机构农产品期货业务负责人透露。目前私募机构普遍预期今年玉米种植面积将比以往减少15%-20%。

他指出,随着玉米期货价格持续上涨,目前越来越多大型玉米加工企业正纷纷进入期货市场逢高沽空进行套期保值,正令玉米期货多空博弈趋于激烈。此外,私募机构的调研样本(包括调研区域等)不同,也导致他们得到不同的玉米减产量预期,造成多头资金之间的博弈——目前已有部分私募投资机构开始获利了结。

9月14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网站信息显示,近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出《关于创新举措加大力度进一步做好节粮减损工作的通知》,要求深入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着力推进节粮减损反对粮食浪费,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多位东北地区农产品生产企业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尽管台风导致玉米减产,但考虑到今年玉米播种面积较往年有所增加,因此今年玉米整体产量应该仍保持平稳波动。

私募机构密集调研

“这几天前来调研玉米减产状况的私募投资机构实在有点多。”上述期货公司哈尔滨分支机构农产品期货业务负责人坦言。其中,多数私募投资机构都是听说黑龙江、吉林不少地区因台风导致玉米出现倒伏现象,赶紧实地考察玉米减产量是否超过市场预期(即玉米播种面积可能减少15%-20%)。

由于调研路线与地点不同,不少私募投资机构得出的结论截然不同——部分前往受灾相对严重地区的私募机构纷纷表示“继续看涨玉米期货”,但部分前往受灾相对较轻地区的私募机构则担心“市场过度夸大减产效应”,反而更倾向逢高沽空。

“这也是9月14日玉米期货主力合约在触及2450元/吨后迅速回落的主要原因之一。”他指出。不过,目前买涨玉米期货的私募机构依然稍占上风。早在8月底,部分玉米加工企业曾进入期货市场开展逢高沽空套期保值,但此举并未有效阻止玉米期货价格上涨——随着调研的私募机构越来越多,玉米期货的买涨资金随之也在增加。

在多位期货公司农产品分析师看来,这些持续追涨玉米期货的私募投资机构的最大“底气”,是当前生猪养殖利润达到2000-2500元/头,且生猪养殖数量较往年大幅增长,令作为饲料的玉米需求持续上升,在供需关系此消彼长的情况下,玉米期货价格还将更上一层楼。

“甚至不少私募机构在调研完生猪养殖市场后表示,养一头猪的利润就达到2000-2500元,养猪户还会在乎玉米期货价格上涨400-500元吗?”前述期货公司哈尔滨分支机构农产品期货业务负责人向记者透露。

记者多方了解到,逢高沽空玉米期货的私募机构同样有着自己的底气——他们调研发现,由于玉米期货价格走高,越来越多生猪养殖户正计划用陈年小麦作为饲料“替代”玉米,令玉米需求并没有市场预期那么高。

“不过,考虑到养猪户需要一段时间接受陈年小麦作为饲料的方式,因此目前买涨玉米期货的私募机构依然在动用大量资金推高玉米期货,俨然有着逼空的感觉。”一家国内大型期货公司农产品分析师向记者透露。不 过,此举显然冒着极大的风险,一方面疫情好转正令海外玉米进口速度加快,很快将填补减产所带来的供应缺口,另一方面国家相关部门可能会在临储拍卖过程里,将玉米直接销售给玉米加工企业,由此造成玉米饲料需求减少。

“更重要的是,若玉米期货价格持续走高,不排除国家相关部门会出台政策遏制市场投机买涨潮,由此买涨者面临较高政策风险。”他透露。目前不少大型玉米加工企业已经开始加大期货市场逢高沽空套期保值力度,此 外,玉米贸易商可能在秋季玉米收割采购前,提前压低玉米期货价格以降低自己的采购成本。

贸易商成“大赢家”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玉米期货价格持续走高,广大玉米种植农户却并未从中受益。

“事实上,目前玉米上涨的最大受益者,是玉米贸易商。”前述期货公司哈尔滨分支机构农产品期货业务负责人透露。去年他们基本都是以0.8-0.9元/斤(折合1600-1800元/吨)的采购价格向农户收购玉米,如今眼看玉米期货主力合约价格逼近过去6年以来最新值2450元/吨,他们手里的玉米现货浮盈达到逾650元/吨。

记者多方了解到,随着玉米期货价格持续上涨,不少贸易商纷纷选择“奇货可居”——即便大型玉米加工企业大批量采购,他们也宁可暂时不卖,等待更高价格出手。其中,不少玉米贸易商还在期货市场参与买涨玉米期货推高价格,从而实现更高的价差收益。

这促使相关部门一直向东北地区广大农户推广“期货套保”策略,希望他们能使用期货工具发现“更合适的卖出价格”扩大收入。

“但是,相比美国广大农场主会根据自己产量预期,先在播种季做1/3产量期货套保,到了收割季再做1/3产量期货套保,东北地区多数农户对参与期货套保的兴趣不高。”一位东北地区大型农产品生产企业负责人向记者透露。究其原因,一是当地农户不了解期货套保投资的具体操作方式与投资技巧,二是部分农户觉得期货价格波动较大,还是“敬而远之”。

因此,这些年相关部门开始引入保险+期货的做法,或者以县、村为单位,组织当地所有用户购买农产品收入保障保险或农产品价格波动防范保险,再由期货公司将这些头寸拿到期货市场进行风险对冲,从而提升农户种植收入。不过,由于这类保险保费较贵(通常一亩地需要600-800元保费),因此不少农户不大愿自主购买,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给予相应保费补贴。

“目前,大连商品交易所已经对此给予了逾1亿元保费补贴,尽可能让东北更多地区农户采取保险+期货方式在有效防范减产与农产品价格走低风险同时,通过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实现更高的农产品销售收入。”这位东北地区大型农产品生产企业负责人表示。要让更多农户能分享农产品价格走高带来的收益(而不是让贸易商赚取其中的巨额价差回报),还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保险+期货的推广力度,覆盖更多农户。 (编辑:包芳鸣)

(作者:陈植 编辑:包芳鸣)

陈植

高级记者

长期关注全球宏观经济,私募股权,外汇期货,金融科技与产融结合。邮箱:chenzhi@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