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期货涨至五年新高 上市猪企成本端承压

董鹏2020-09-17 07:00

玉米价格市场化运行,并经过2018年、2019年的库存大幅下降后,今年供需关系已开始逐步从平衡走向紧缺。

上述背景下,国内玉米期货价格连续上涨。至9月16日收盘,大商所玉米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已升至2406元/吨,年初时这一价格则为1915元/吨,而就在两天前玉米期货还一度创下了2450元/吨的近5年新高。

与之相伴的,大豆产业链商品则因下游需求、气温等多方面因素,价格出现了同步上涨,豆粕期货主力合约也已于本周回升至2018年11月附近水平。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两个商品正是国内养殖业的重要原料来源,其价格的上涨势必会对生猪、禽类养殖业的成本端带来一定冲击。

饲料原材料连涨

玉米最主要的两个用途,一个是深加工,另一个就是用于生猪、禽类饲料。

而从今年的价格表现来看,玉米成为了全年上涨最为明显的农产品之一。据统计,2019年玉米期货主力合约均价为1892元/吨,而在今年9月14日则创下了2450元/吨的高价。

对于年内其价格端的突出表现,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是供需关系的转变。

“本轮上涨周期从2016年国内临储政策取消开始的,国内通过推进价补分离的政策,玉米价格转为市场化运行。”中原期货农产品分析师刘四奎16日指出,另一方面国家还采取了调结构、去库存等一系列措施。

调结构方面,在东北镰刀湾地区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同时加大对大豆价格补贴,部分地区玉米改种大豆,“市场化没有托市,大豆补贴也要明显高于玉米。”刘四奎表示。

其次是去库存方面,上述改革前,每年4至9月的传统青黄不接期间,国家都会通过抛储方式向市场出售玉米库存。

但是自2016年以后,经过连续三年抛储,国内玉米库存急速下降。2016年国储玉米库存一度超过2亿吨,若将今年的国储玉米拍卖量计算在内,玉米库存将大幅下降至1000余万吨。

“在这个过程中,国内玉米供求关系从2016年前的宽松,逐步演变到2018年、2019年的平衡,再到今年的紧张格局。”刘四奎表示。

另一方面,偶发性事件也提供了助攻。

今年8月,巴威、美莎克等三个台风过境东北,对正处于关键生长期的玉米产生显著影响,吉林南部优质玉米产区减产明显,进一步引发了市场对未来供应减少的担忧。

反观需求端,经历了2018年非洲猪瘟后,国内生猪产能下降明显,但是从2019年下半年猪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国内产能开始逐步恢复,叠加禽类养殖处于高存栏状态,使得国内饲料需求出现明显恢复和增长,这也对玉米价格带来了有力支撑。

作为另一饲料来源的豆粕,价格上涨逻辑类似,养殖业需求恢复带来的利好同样适用。

不同的是,近年主产区之一的北美地区因贸易摩擦等多方面因素,大豆种植面积明显减少。在叠加当地今年天气灾害因素,美豆优良率下降明显,相应引发了市场对其单产规模下降的担忧。

“全球整体供应量减少,叠加国内需求端刚需逐步恢复,最终促使整个大豆产业链商品价格运行重心不断上移。”刘四奎表示。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世界各国流动性宽裕,这就难免会对包括农产品在内的资产价格进行重估。

高毛利“掩盖”成本抬升

较短期饲料成本抬升更为重要的是,未来玉米、豆粕价格潜在的上涨可能和空间。

“即使新季的玉米下来了,供需偏紧的格局也已形成,预计今年国内缺口在3000万吨左右,未来只能加大进口力度。”刘四奎称。

大豆,则面临着11月、12月南美大豆种植情况和天气等多方面变量的考验。

此前进口大豆便曾因南美收获季出现大范围雨水天气,以及北半球主产区干旱天气等因素价格出现大幅上涨。

同样的逻辑放在今年一样适用,后续同样不排除因天气因素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这对于国内生猪养殖业而言,不是一个好消息,只是短期内被全行业的超高毛利率所掩盖。

以业务集中最高的牧原股份(002714.SZ)为例,过去几年小麦、玉米、次粉和豆粕等主要原材料成本,占该公司营业成本的60%左右。

相比之下,产业链更长、具备饲料业务的一体化养殖企业,成本控制方面可能会更有优势,如近半收入来自于饲料业务的正邦科技(002157.SZ)等。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年内玉米、豆粕价格已经出现明显上涨,并可能延续这一趋势,但是由于生猪养殖业仍然处于“暴利”阶段,短期内这类企业对成本端的抬升不会过于敏感。

数据显示,今年7月、8月,正邦科技生猪销售均价超过36元/公斤,处于2019年6月国内生猪价格大幅上涨以来的最高水平。

综合第三方行研机构和部分上市公司调研数据后,当前国内生猪养殖成本在15元/公斤左右,这其中还包括了饲料、人工和防疫等方面成本。

在近20元/公斤的毛利润面前,玉米、豆粕涨价所带来的成本端抬升效果不会十分明显。

换言之,当前生猪养殖业“家大业大”,这些“小钱”并非主要矛盾,不过也仅限于短期而已,因为仍需面临至少两点不确定因素。

首先,伴随着生猪产能的恢复,价格回归常态化将是必然,不确定的只是在什么节点会大幅放量。国内生猪出栏量明显提升之时,也是生猪价格加速回落之日。

其次,若玉米期货价格突破2572元/吨高点,未来的上涨空间有多少?15元/公斤的综合养殖成本又会增加多少?

日子好过的时候,这些问题都可以忽视,因为养殖企业盈利是靠高毛利,而等到景气度下滑时,则势必会加大对成本端的管控,虽然现在还不至于如此,但是变化趋势已确立。

(作者:董鹏 编辑:巫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