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深度丨上纬新材超低募资内幕调查:IPO发行险遭失败惊魂,机构是否在操纵?

庞华玮2020-09-17 21:13

上纬新材的询价结果让整个投资圈都不淡定了。

    一场死里逃生的IPO询价

9月16日,上纬新材发布公告,IPO发行价为2.49元/股,预计募集资金总额为10,756.80万元,扣除约3,752.53万元(不含增值税)的发行费用后,预计募集资金净额7,004.27万元——这是科创板最低募资额。据悉,该公司原计划募资2.16亿元。

大家算了一笔账,上纬新材的发行市值只有10.04亿元,刚好超过上市标准10亿元,如果询价结果少1分钱——即是2.48元,而非2.49元的话,上纬新材就上不了市了。发行市值10.04亿元,刚好压线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最低要求,即不少于10亿市值。

机构串通压价?

细看询价结果,市场人士发出灵魂拷问:

有超过400家询价机构的报价范围在2.49元-4.96元之间,其中399家报价都是2.49元!一分都不差!这399家机构包括公募基金、保险公司、证券公司、QFII、财务公司、信托公司、私募基金,完全是不同风格的投资者,而这些不同风格的投资者的报价竟然如此整齐划一!如果说这些投资者没有串通行为都是独立报价,谁信?

这一事件最大的关注和争议点在于:询价机构有没有抱团压低发行价?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明确地表示,不可能是独立报价:“扯嘛。上市显然是会暴涨的。一家两家认为2.49元没问题,399家都一个看法?”

对此,有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2.49元这价格的最初报出者,是有商讨的。起于几个大机构,因为其产品较多,所以他们的报价权重相对较高,更接近中枢。大家向他们看齐,然后有各种微信群,大群小群小小群,具体定价时再打打电话,好多机构就知道了价格,于是就从众了。”

据其介绍,“有的基金公司,旗下有180个产品出现在有效报价名单里,几家大基金,就可以有几百上千个认购产品,其他小基金的报价就要向他们看齐。”

据悉,有几家有长期合作的机构私下统一报价,而这一价格可能会被一些合作机构透露出去,从而跟随者众,进一步强化了询价成功率。

另外,有机构人士表示,现在科创板报价有下降趋势,如果不跟随趋势就会被剔除。所以也只能从众了。

一位此次有以2.49元报价的机构人士向记者表示,现在新股太多,机构对新股都不调研,报价完全就是靠模型定价,“报价是一个范围。在中间就能中。股价没关系,我们看估值,预测价格水位。”

但有投行人士对机构串通压价之说不以为然,他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众多IPO询价机构的利益是独立的,那么短时间把几百家询价机构纠结在一起,还让大家统一报价,这操作技术难度非常大。”

上述专业人士认为,上纬新材2.49元发行价市场化询价结果,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对询价机构恶意压价规则套利的指控基本上属于无稽之谈。

      上纬新材IPO询价合理与否该谁说了算?

有资深业内人士说,在密集发行阶段,询价机构没空认真研究发行人价值,更多是根据市场情况拍脑袋定价,报价很难说就是发行人的合理价值。

对于此次上纬新材仅12.83倍的超低发行市盈率。低于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发布的C2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业最近一个月平均静态市盈率28.96倍,也低于可比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42.01倍。

不过,有打新机构人士表示,“上纬新材的市盈率已经比同类溢价了不少,现在科创板很多企业都能上,大部分都是新三板过来的,有的资质比较一般。”

事实上,一个被认为抱团压价的重要原因是,近期IPO发行节奏较快,从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

此时,部分谨慎的打新机构内部制定了一些“铁律”:“现在新股太多了。我们规定,新股上市不满三年不买。打新的首日必抛。”

在快节奏的IPO之下,8月发行了60家,平均每周15家。此时,询价机构已没空调研,被管理层寄予厚望的《投资价值研究报告》,对判断IPO底价有帮助吗?

有业内人士表示,询价机构报价在主承销商提供的投价报告建议区间下限的基础上折扣率已经降到了2-3折,有的甚至不到2折。

一位参与此次询价的私募人士坦言:“《投资价值研究报告》对判断底价没用。当然,有些人会看看。”

事实上,这是业内的共识。甚至有机构人士建议索性废除《投资价值研究报告》。

但也有人调侃,监管层说了询价机构不能“勾搭”,所以尽管没用,但这个《投资价值研究报告》有其存在的价值。

    IPO询价规则存在漏洞?

对于机构的新股“组团报价”,有业内人士表示,“可以理解,但不能损害那些独立报价的机构的利益,不能说我不去打听一下,就有被剔除的风险,哪怕价格只高了一分,甚至于价格一样,只是因为我小或者报价晚了点就要被剔除。这是规则的问题,规则上损害了独立报价机构的正当利益。”

另外,对于发行人来说,也不公平,募资减少,这不是市场化行为。

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表示,规则应当保障正当的权益不被侵害,当发现规则明显不合理的时候,还是需要打上补丁。

其建议,一方面,将“剔除拟申购总量中最高报价10%申购量”的规定修改为“将高于或低于全部报价中位数与加权平均数孰低值50%的价格所对应的申购全部剔除”,或者“将全部报价中位数与加权平均数孰低值一倍标准差之外的报价所对应的申购全部剔除”,即将“按量划线剔除”改为“极端报价剔除”。

另一方面扩大直接确定发行价IPO的适用范围。在IPO密集发行的时候,询价对象并不会严肃研究发行人价值报价,那索性直接判断是否接受卖方报价好了,市场接受就发行成功,市场不接受就发行失败。

此外,允许卖方事先约定网下认购倍数,按价格排序,达到该认购倍数的价格即发行,达不到认购倍数即发行失败。

对于目前在上纬新材的询价操作上,机构是否合规的问题,记者咨询了各方意见。

有律师表示,该事件可能涉嫌操纵市场,即使是几家机构私下沟通也不改此性质,不过目前国内一级市场并无操纵先例。

有保荐业内人士认为,“串通报价,属违规,规则要求独立报价,不得联手,不得故意压价。跟着报的机构,可以不算违规。但这种广泛打听统一价格,还是涉嫌违规。”

而一位投行人士指出,互相打探报了同样的价格不违规。科创板询价对象比主板少,相对好控制,之前打五折就不少,主要问题还是规则给了空间。

据某投行负责人表示,就上纬新材的询价一事,证券业协会正在调研此次的报价机构。

深圳一位资深投行人士更是指出,”规则没有说询价前大家不能商量。”

(作者:庞华玮 编辑:朱益民)

庞华玮

财经版记者

长期关注股市和基金、券商等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