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未来的发展道路怎么走?在“疏解非首都功能”与“减量发展”两大要求的约束下,产业结构进一步“高精尖”化,或许是北京的必然选择。北京还要设立以科技创新、服务业开放、数字经济为主要特征的自由贸易试验区,...
“十四五”临近,北京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划定,讨论越发激烈。
近日,北京“十四五”规划建言活动正式启动,据21世纪经济报道了解,这一活动将会持续到10月31日,建言内容可围绕首都功能提升、京津冀协同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城市建设管理、民生保障、改革开放、首都安全等8个重点方面展开。
北京未来的发展道路怎么走?分析人士指出,在“疏解非首都功能”与“减量发展”两大要求的约束下,产业结构进一步“高精尖”化,或许是北京的必然选择。但这也意味着“十四五”期间,北京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实现产业结构性调整和转型。
下一步聚焦域内疏解
8月30日,《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对外发布,首都功能核心区、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一核两翼”的分工更加明确,也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理顺了规划逻辑。
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后,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的新阶段。为了做好非首都功能的疏解,北京在2015年提出了“一般性制造业、区域性物流基地和区域性批发市场、部分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功能、部分行政性和事业性服务机构”四大领域的待疏解功能。
根据官方数据,2019年以前,北京一共疏解了2600多家一般制造业企业,疏解提升市场700多个。而在2019年,北京则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399家,疏解提升市场和物流中心66个,拆除违法建设腾退土地5706公顷。另外,随着城市副中心建设的逐步推进,北京“四套班子”也东迁城市副中心。
“北京的非首都功能疏解中,产业疏解任务,尤其是一般制造业的疏解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了。”首都经贸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王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在疏解的几大领域中,进度最快的是一般性制造业,其次是区域性的物流基地、批发市场,“尚待疏解”的清单已经所剩不多。
多位受访人士均指出,随着“四套班子”东迁城市副中心,也带动了北京行政功能的疏解。而当前相对比较滞后的,是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功能的疏解。
对此,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强调“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类似医疗、教育,甚至此前引起各方关注的金融等功能,一是本身的产业特性决定了其往往需要依附城市发展,同时也是维持城市经济社会运作的必要功能;二是需要承载地具备一定的配套条件,所以疏解的序列相对靠后。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对《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的批复当中,也点出了未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点,“发挥北京市和中央行政及企事业单位的带头作用,有序推动部分行政性及事业性服务机构,产业及教育科研、医疗、商业、交通集散、旅游等功能的疏解。”
在疏解之后,下一步北京应该怎么做?
此前,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长赵弘曾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疏解之后,下一步就是要深度提升,形成差异分工。要利用北京地方科研资源丰富的优势,在产业链的研发环节更多发挥作用,产生创新成果,再通过市场机制,在周边实现成果转化。要搭建平台,降低配套成本,通过特色产业的发展,形成完备的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体系、产业环境,构建跨区域合作的功能链条和产业链条。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础上,李国平表示,对于北京本身而言,“十四五”期间需要更加聚焦“域内疏解”的问题。按照规划,北京需要构筑“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其中“多点”就是指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新城等位于平原地区的新城,被认为是承接中心城区适宜功能和人口疏解的重点地区。如何将原本在首都核心区和中心城区过于集聚的非首都功能,尤其是一些经济、产业功能,在北京域内疏解到这些板块,或许是北京“十四五”期间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重塑产业空间格局
在北京定位“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且服务业占GDP比重已经达到83.5%的背景下,未来北京的产业发展,和承载产业的空间布局,会有怎样的变化?
2020年以来,北京连续发布了多个重要文件,对未来一段时间的经济和产业发展做出布局。
今年6月,北京市发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壮大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并同时发布了在“新基建”“新场景”“新消费”“新开放”“新服务”五个方向的具体行动方案。这被认为是北京对未来经济发展新业态新模式的一次“集团式措施”发布。
这些政策中,北京提出到2022年基本建成网络基础稳固、数据智能融合、产业生态完善、平台创新活跃、应用智慧丰富、安全可信可控的新型基础设施。还提出了聚焦人工智能、5G、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生命科学、新材料等领域,壮大“1000+”具有爆发潜力的高成长性企业。
进入9月,《深化北京市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工作方案》获国务院批复。北京市又连发《北京市促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行动纲要(2020-2022年)》《北京市关于打造数字贸易试验区的实施方案》《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设立工作实施方案》3个重磅文件,提出要设立以科技创新、服务业开放、数字经济为主要特征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并提出要建设全国数字经济先导区、示范区,数字贸易试验区,国际大数据交易所,打造数字经济高地的意图十分明显。
“未来一段时间,北京以科技和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为支柱的产业结构,不会有大的变化。”李国平认为,北京对新业态、新模式的布局,更多是要让现有的生产性服务业更加高端化,进一步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产出效率。同时,北京在上述政策中,也对信息技术、生命科学、材料技术、商业航天等制造业领域有所布局,这意味着北京的服务业占比不会进一步升高,反而会引入和发展部分高端制造业,提升高端制造业的产业比重。
这样的产业结构,会承载在什么样的空间格局上?“十四五”期间北京的产业空间布局会有怎样的变化?
李国平认为,首先是“一主一副”的核心区和城市副中心,核心区显然是首都核心功能的集中承载地,同时也是金融行业的聚集板块。而城市副中心,当前的行政功能东迁,已经为当地带来了20万人左右的人口增量,未来5年间还将进一步吸纳人口和产业。
其次,随着大兴机场的开通运营,临空经济区的发展,会成为北京产业布局和经济发展新的“一极”。最后,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和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三城一区”,会成为更多科研机构、创新型企业和高端制造业的承载地。
图 视觉中国
王晖则指出,北京在严控建设用地、做减量发展的背景下,发展高精尖产业是必然选择。但在“三城一区”的规划中,有较多创新成果转化、基础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布局,这些需要较长的时间去培育,在“十四五”期间,可能很难见到经济规模和产业集群上的显著成效。
(作者:宋兴国,蒋莎莎 编辑:李博)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