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倒逼文旅业变革 文化IP和科技赋能成振兴发力点

高江虹高江虹,岳永婕 2020-09-24 00:16

后疫情时代,文旅业如何在求变中求生存?

疫后文旅业有哪些“变”与“不变”?

面对变化,文旅业的发力点在哪里?文化和旅游将有怎样的融合趋势?如何达到1+1>2的效果?

走向复苏的文旅产业正重新思考产业发展方向。“国内文旅产业已逐渐进入文旅新消费时代。”执惠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刘照慧9月22日在第三届文旅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文旅产业既有的发展趋势和浪潮,叠加疫情、内循环格局等影响作用,对文旅从业者、企业和产业来说,都意味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疫情加速了文旅业的变革,倒逼变革的落地。”文化和旅游部政策法规司副巡视员周久财表示。其中文化IP和科技赋能成为行业振兴的重要发力点。

文旅业的“变”与“不变”

新冠疫情之殇,文旅业损失巨大。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20年全球国际游客人数较去年下降58%-78%,全球旅游业收入或将减少9100亿美元,降至1.2万亿美元,并可能连累全球GDP下降1.5%至2.8%。北京市文旅局二级巡视员王清认为,“从整个国际旅游运行情况来看,降幅可能不止这个数字。”

危难之时,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文旅救助政策,加快构建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运行机制,有序推动文旅振兴。然而,对其中的各个企业来说,想要“活下去”就必须把握住疫后市场规律,正确认识“变”与“不变”。

“市场和创新是当下文旅产业的核心,也是我们存在的最大问题。”景域驴妈妈集团副总裁任国才认为疫情固然对国内旅游行业带来巨大冲击,但国内旅游的基本面是不会变的,也就是中国的市场基础不会改变。“中国有14亿人口,2019年人均GDP超过1万美金。中国的中产阶级人数也在不断增长,他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是不会变的,只是当下因为疫情的原因受到一定抑制,或者说消费形式发生了新的变化。”

“消费的不仅是物质更是精神。”在任国才看来,现在人们的消费更加注重品质和品牌保障,同时重颜值,重娱乐,既要“好看”也要“好玩”。

顺义文旅集团董事长任建军则从疫后大众的心理诉求来分析消费需求的改变。根据他的观察,北京经历了疫情反复,尽管第二次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北京旅游业的回弹并不十分明显。大家对疫情防控的警惕性更高了,对景区的安全以及出行方式都有了更多的考量。

消费心理的变化引起文旅生态圈的重构和体验升级。台儿庄古城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晓莉提到,游客更加注重安全、健康、舒适的旅游体验,同时考虑到出行安全,省内游、周边游成为首选。“所以我们看到,‘微度假’一下子火了,过去人们可能去周边游一天,现在两三天的更多。”此外,黄晓莉看到旅游地的变化带来了文旅业的市场下沉。“二三线城市甚至是乡镇都有了很大的客源市场。”

IP+科技赋能文旅

消费理念和市场需求的新变化带来行业变革。

“疫情加速了文旅业的变革。并不是疫情发生了我们才想到变,之前也有,而疫情倒逼变革的落地。”文化和旅游部政策法规司副巡视员周久财表示。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全行业变革中,业界已有不少人走在前列,尽力寻找着新思维和新策略。其中,文化IP和科技赋能成为行业振兴的重要发力点。

“中国文旅迎来4.0版IP为王的时代。”任国才认为文旅IP是品质旅游、文化故事和知识产权的结合体,引领了文旅产业的新发展。从引入到原创,我国文旅IP的类别逐渐丰富,游戏IP、文学IP、形象IP等概念不断扩展,这些概念的涌现离不开当下文旅业的消费升级。

去年,凤凰卫视和故宫博物院联手打造出《清明上河图3.0》,将《清明上河图》这一国宝级名画打造成为场景化IP,以数字化、沉浸式、实景化的形式呈现宋代的烟火人间,构筑出真人与虚拟交织、人在画中的沉浸体验。此外,宋朝天团IP和《龙凤呈祥》也颇具亮点。

从以上实践中,凤凰数字科技副总裁杨智予点明高价值文化资产的塑造逻辑,即挖掘中华优秀文化IP的核心内涵,与消费场景进行融合,并进一步创新表达,进而孵化本地子有的文化资产和文化内容。

文旅IP的创建依托科技手段的进步。强IP化与主题情景化的结合是重构场景体验,创新文旅产业的重要手段。比如“跨境河奇妙夜”活动将游戏艺术和光影体验相融合,颠覆了传统的夜游定义,注重游客与空间的相互关联。茅台《天酿》作为国内第一个重沉浸的新媒体空间体验项目,采用先进的VR/AR等虚拟现实技术,将展览艺术和舞台表演艺术进行结合,注重游客体验感。

变革不止于此。数字化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线上人数的增加,带动了直播和存量资产。文旅企业纷纷想在其中分一杯羹。从“县长直播带货”、“酒店直播营销”到“云旅游”,直播席卷文旅产业,在人员流动受限的情况下,文旅业学习新逻辑,运用科技手段创造商品和服务的流动。

任建军表示,“今天我们讲旅游加一切,但是无论是文化、旅游还是各个企业,没有一个环节可以独立存在。企业首先要解决好‘吃饭’的问题,除此之外,需要把更多的资源放在共同的平台上,打破行业边界,实现资源共享共用,这才是最有价值的。”

疫情加速行业重组与改革,IP与科技共同赋能文旅,尽管身处危机,但仍未来可期。

(作者:高江虹,岳永婕 编辑:徐旭)

高江虹

高级记者

研究国企改革、交通物流和旅游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