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因其高难度的笔试题登上微博热搜,阅读量已超过2亿。
据一位参考考生反映,四十分钟内要完成英语30道单选和5篇长阅读,每个阅读5个选择,“然后还有三层矩阵、粒子的静态能源公式、不定积分、高等数学、太阳系天体运动原理、原子什么量子数、什么洛朗级数展示、计算机题、线代,就差医学没考了。”这位考生甚至表示,“实在不想招人不必这么来难为人了。”
对于该考生的吐槽,有网友在留言区表示,“我以为是在招总行行长呢”,“做完感觉招的是中科院储备院士”,也有网友称,“没给你再整点电竞题就不错了。”
考生控诉中行笔试“为难人”
考生们纷纷在微博上“控诉”中行“为难人”的笔试题。
一位10年前参加过银行笔试的网友坦言,“10年前的试题就已经是这样子了……实际上比的就是谁能把握住更多自己能拿的分数。”
不少考生表示:结束的那一刻感觉招的是行长。
今年8月10日,中国银行启动校园招聘,今年发布超1万个职位,比上一年增加15%以上,2021届、2020届毕业生均可报名。招聘机构包括总行、6家总行直属机构、31家审计分部、36家境内一级分行、1家直属分行、4家港澳台及海外机构、11家综合经营公司等。
有中行人士向中证君透露:“每年的笔试题难度都差不多,考试是有题库的,不可能突然一下子难起来。事实上,上述网友们提到的一些题目的确在考卷内,但也没有那么难。”
据了解,目前,大多金融机构招聘尚处网申阶段,10月初截止投递。有培训机构预计,10月将会迎来秋招笔试爆发季,11月则为面试高峰期。
受疫情影响,今年招聘与往年有所不同,宣讲会和面试均以线上为主。不过,线下形式已在陆续放开,更有高校开启了涵盖三四十场企业的线下双选会。
竞争激烈
疫情并未阻挡秋招步伐,商科学子在为“金九银十”求职季而不懈努力。
某商科院校应届生说:“从8月中旬开始,每天都在登录各种网站,投简历,参加线上线下宣讲会,最多时候一天参加五场,有时还需要做各种测评,每天累得一闭眼就能睡着”。
“竞争非常激烈,985本硕遍地都是,一场面试十个人,五个海归。唯一能进终面的机会,居然来源于宣讲会上抽到的PASS卡”。某求职者这样评价秋招一个多月以来的经历。
某位致力于进入证券行业的应届生则在为着券商“实习留用名额”努力,“每天实习早出晚归,被安排各种活,还要被上级甩脸色,吃饭的时间还在餐桌上加班。”
一直被视为“香饽饽”的金融机构,近年来用人标准也是水涨船高,某金融机构HR坦言:“几年前还会招收本科生,现在我们只要研究生。遇到本科生投简历,我都会建议他们读个研再来。”
复合型人才最抢手
竞争日益激烈,哪类人才最抢手呢?业内人士表示,在金融行业迎来科技变革的时代,复合型人才最“受宠”。
中证君梳理各家金融机构2021届校招计划发现,各家金融机构都在着力加强金融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信、华泰、兴业等多家券商均有开设信息技术或金融科技人才招聘专场,宁波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等多家银行也在招聘信息科技或金融科技岗位。
以邮储银行为例,中报显示,该行上半年信息科技投入51.64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3.53%。总行信息科技队伍较上年末增长 20.35%。中报提出,“下大力气打造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信息科技队伍”。
某商科学子谈及近期求职经历时表示,“面试官只对学计算机以及数学的人感兴趣。本硕985+复合专业背景,就是王炸。学习差一点,经历普通一些也没关系。”
某位资深金融人士认为,如今行业招聘偏爱跨界型人才胜于专精型,“跨专业的最讨人喜欢。除了跨专业的,跨行业的也讨人喜欢。最后,专业没变,行业没变,就只是换过多家公司的,都有竞争优势了。”
他表示,招聘由“专精”改道“跨界”,一方面是由于资管新规后,原本不同赛道的银行、保险、信托、券商、基金、甚至私募日趋同台竞技。另一方面,金融科技的发展,使单一的、机械化的工作越来越多被IT升级替代。相比之下,跨界的整合、思考、革新,却是短期内AI无法取代的,更能凸显价值。
来源:中国证券报、微博、和讯名家、行长助手等。
(编辑:谢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