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娱乐家
一向被称为拥有行业最强版权队伍的迪士尼,大概做梦也想不到自己机关算尽制作的真人版《花木兰》,最后会因为盗版栽了大跟头。
因为疫情原因,迪士尼最终选择通过自己的流媒体平台Disney+而放弃了在几大主流市场的影院发行,但又因为一些不可控的因素,原本被寄予厚望的中国市场上映时间较流媒体平台晚了整整一周。
最终的结果现在已经非常明晰,上映三周之后真人版《花木兰》的国内票房不足3亿,在国内影市全面复苏,中小成本的《我在时间尽头等你》轻松收获超过5亿票房的情况下,迪士尼显然很难再指望依靠中国市场来收回这部耗资两亿美元打造的奇幻动作大片了。
《我在时间尽头等你》剧照
壹娱观察(ID:yiyuguancha)曾在“《花木兰》影院票房惨败,迪士尼搞砸了这场混合发行实验”一文中详细论述过迪士尼在《花木兰》制作层面的问题和混合发行的失策,当然这其中所共同涉及的一个重要因素则是,由于盗版先行所直接引起的口碑崩塌,最终让迪士尼的惨遭翻车。
《花木兰》的惨败也引出了一个在传统影院时代就早已泛滥,但进入流媒体时代后可能会更为引人注目的问题——盗版问题。盗版解决不了,《花木兰》只会是惨剧的开始而非结束。
疫情让盗版回春,好莱坞片商们危机感更重
在院线发行占据着绝对主流的时代,盗版虽然也屡禁不止,但客观来说那个时候盗版很难做到时效性与高质量兼具。这自然还是与影院发行天然造成的高门槛有关,若非与影院内部人员里应外合,在电影上映时最多只是有人会铤而走险去进行隐蔽盗摄以求在第一时间发布盗版以获利。
在最近一起关于今年春节档盗版案件的宣判中,几位犯罪嫌疑人便是通过对正版影片翻拍制作高清盗版片源、发展下线,并将翻拍的盗版片源添加水印并加密后上传至网盘,以付费加盟会员的形式,将万余部电影提供给下线私人影吧非法放映牟利。
对于春节档这些热门电影来说,这些日新月异的盗版手法确实会对电影票房本身造成一定损害。根据中国版权协会监测数据显示:8部春节档热门电影的侵权链接达3.89万条,点击播放总量约8288.2万人次,预估造成票房损失约7.87亿元。
2019年侵权量TOP10电影首条盗版链接信息
数据来源:12426版权监测中心
而对于传统好莱坞大片来说,一般意义上所谓的“高清资源”早期至少都需要等到制片厂发售高清DVD,后来便演化到了这些大片度过影院窗口期进入iTunes等付费点播平台,质量更好的盗版便会及时出现。随着Netflix等流媒体平台的崛起,上述模式几乎又迎来了一次重大机遇,因为对于正版具有保护性质的影院窗口期也受到了巨大挑战。
尤其是对于国内观众来说,Netflix领导的流媒体革命,可以说是让资源党们过上了无缝体验最新内容的日子。这还不仅仅是说能够在第一时间就能找到高清的盗版资源,也因为Netflix的全球拓展战略,一些过去还需要经过字幕组二次翻译加工的“生肉”,如今也几乎都是天然“熟肉”了。
当然对于Netflix来说,不依赖票房和中国市场,使得这些盗版于它而言很难造成太多实质上的损害,但对于处在转型边缘的传统制片厂而言,这种阵痛显然更加明显。
尤其在今年这个特殊的外部环境之下,各大制片厂在线下收入方面都遭遇了很大困难,而事实上由于居家隔离和流媒体娱乐成为刚需,盗版风潮也再次大行其道。
在疫情爆发初期疫情尤其严重的意大利,当时其全国的新冠死亡人数占全球三分之一,而当地人在隔离期间对于盗版内容的搜索也出现了显著上升。
据知识产权专业媒体TorrentFreak的数据,自1月30日意大利确诊首例冠状病毒感染病人以来,人们对EuroStreaming和Altadefinizione等本地盗版网站的兴趣急剧上升。
与此同时,追踪全球娱乐业盗版的Muso公司的一份报告显示,在流媒体网站上对2011年的电影《传染病》的访问量同比激增5609%,该片被评论家誉为是好莱坞最能精准刻画大流行病的影片。Muso首席执行官查特莱透露,在1月大约三周时间里,网站上搜索《传染病》的访问量从546次增加到超过3万次。
《传染病》剧照
《传染病》在腾讯视频里有所收录,这部此前很少有人问津的电影,现在也达到了2825万次播放次数。豆瓣上,这部电影讨论区里涌现了超过11万条评论。在中国本地盗版小网站、搜索引擎、网盘传输和社交网站中,这部电影的盗版也是当前最大的热门之一。
“人们还是要继续看电影的,”查特莱在接受Fortune采访时表示,“如果他们没办法去电影院,而电影又出现泄露,人们必然会在网上搜到它。我们会看到盗版下载数据明显上升。”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那些原本等待在中国上映的美国电影,最终都成为了“网盘见”的受害者,其中就包括《乔乔兔》、《1917》、《婚姻故事》、《1/2的魔法》和《小妇人》等作品。
抛开原本就是Netflix出品的《婚姻故事》,其他几部电影要么是颁奖季热门要么是皮克斯今年的新作,但由于受到新冠影响档期不断推迟,而盗版资源早已泛滥,最终即便是在国内上映,票房成绩都可谓是相当惨淡,仅入账6000多万票房的《1/2的魔法》也是刷新了迪士尼和皮克斯动画在国内公映作品的票房新低。
流媒体让盗版更加泛滥的情况也发生在国内,根据中国国家版权局的监测,被字节跳动买断并以流媒体形式进行线上公映的《囧妈》和撤档前进行了点映的《熊出没:狂野大陆》两部春节档影片均被监测到大量网络盗版资源,累计侵权链接达2.98万条,而且,《囧妈》上线11秒便出现了盗版。
《囧妈》剧照
很难说中国观众比国外更热衷盗版,但具体到更加广阔的乡村市场,几块钱甚至免费易得的盗版确实会更加受到青睐。
而对于全球知名的盗版资源提供者——海盗湾而言,盗版从来无关乎体验或者经济问题,在这些北欧极客看来,盗版的存在彰显的是最原始的互联网精神:自由和分享。这也是2003年,海盗湾刚刚成立的时候,他们对外表达创建这一网站的目的:这是一个长期的行为艺术项目(The Pirate Bay is a long-running project of performance art.)。
不同于国内连续被官方端掉的一些明显为获利的盗版网站,海盗湾从建立之初就不以营利为目的,尽管早期他们也通过搜索广告取得了部分收益,但一年不足两百万美元的广告收入,事实上也仅够覆盖这一全球最大的BT网站的带宽和运营成本。更不用说在三位创始人被瑞典法院审判并定罪后,这一网站实际上就已经很难再有太多广告收入,更多时候依靠的还是用户的比特币捐赠。
不断被围剿却又生生不息的海盗湾也展现了一个事实:盗版从来都没有被消灭过,实际上它们也无法被消灭。
相爱相杀背后:
流媒体每多一道门槛,观众就多看盗版一眼
最近十年全球范围内流媒体的崛起,都向外界传递出了一种信号:用户的正版意识越来越强,尤其是对于国内平台不论是音乐还是视频平台来说,利用较低的订阅费用甚至免费对用户进行正版教育似乎也成了一件相当值得夸赞的功绩。但这背后的原因,其实很难说用一句“正版意识加强”来简单解释。
事实上,在Netflix刚刚开始流行的那几年,以BT下载为主的盗版行业确实是迎来了短暂的挫败。
在 2011 年的时候,北美地区的 BT(BitTorrent)下载流量占到了每日互联网流量的 23%,但到了 2015 年,这个数字已经急剧下降到低于 5% 了。而从北美用户下载流量改变趋势来看,不少从前要通过 BT 或是其它手段下载获取内容的网民们,都已经纷纷转投虽然要收费但付费后则可获得更便利和优质体验的流媒体平台了。
Netflix价格
正如对普及正版游戏有着重大推动作用的游戏平台 Steam 的创始人Gabe Newell的那句名言:“我们对于盗版问题有一个根本误解,其实盗版行为本质上是一个服务问题,而不是一个价格问题。”因为Netflix单月订阅便可以无门槛随便看的特点,让很多怕麻烦的用户告别了盗版。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进入流媒体行业,用户不仅需要面对更多选择,更关键的是由于更加复杂的版权争夺战,很多时候部分热门内容根本不知道最后花落谁家,订阅费用不断升高叠加找内容的时间成本,让越来越多用户又重新开始拥抱盗版。
德勤在去年年末的一份报告中就指出,47% 的美国流媒体订阅用户感受到“订阅疲惫”,其中 56% 的人也因版权的持续变更和寻找特定影片困难而感到沮丧。
美国知名的评测机构《消费者报告》将这种困扰称为 “当代烦恼”:“你想看某个特定电视剧或电影,但却完全不知道该它是在付费流媒体服务,免费流媒体还是点播平台……或许你想看的电影根本就不可能在网上看到。”
可以说这种流媒体的混战反而直接重新将用户推向了盗版的怀抱。美国网络流量监测公司Sandvine的Cam Cullen在一份报告中提到:“对于消费者来说,订阅所有的流媒体服务成本实在太高,所以他们通常会选一两个来订阅,然后用盗版看剩余的内容。”
美国流媒体每月价格
对于热衷于花费时间在网上看电影和电视剧的人来说,不管是体验还是花钱其实永远都不是第一位的,最重要的是始终是最终看到。相当反常识的一点其实,并非像很多反盗版机构声称的那样,执着于看盗版的人绝非那些从来不愿为正版花钱的人,恰恰是那些愿意付费的人更热衷在盗版上花费时间。
MUSO在一份专业反盗版报告中指出,他们采访的一千名英国消费者中有 60% 的人曾观看盗版资源,而观看盗版的人里 91% 都是 Netflix 的付费用户。83% 的人表示,他们找资源的首要选择是正版资源,找不到才会去选其它渠道:“现实是,大部分愿意花费精力去找盗版内容的人都是忠实影迷,他们都先尝试去寻找正版的资源。”
某种程度上来说,盗版在某些层面上成为了消费者用以反制流媒体公司肆无忌惮涨价和垄断的一种手段,毕竟Netflix已经从最初基础套餐6、7美元的价格一路上涨到超过10美元,新入局的玩家里HBO Max更是一上来定价15美元,基本上订阅个两三家一个月40美元就没了,但即便如此就目前版权分裂的现状来看,也不一定能保证可以看到所有想看的内容。
甚至学界也专门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印第安纳大学研究员Antino Kim在论文 The "Invisible Hand" of Piracy: An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Information-Goods Supply Chain(《盗版作为无形之手:信息产品供应链的经济分析》)就解释了这一现象,从某个角度来看,盗版是内容生产者和电视运营商的无形竞争对手,也是内容市场的“调解者”,当这些正版提供者肆意涨价时,用户就会投奔盗版。
“有一阵子流媒体看起来像是解决了盗版问题,但现在情况只会变得更糟糕,因为他们成天就想着分裂成独立的小宇宙,从消费者口袋里每月掏出15 美元。这些媒体公司需要意识到,他们的主要竞争对手不是对方,而是盗版。”
这也最终回到了开头迪士尼和《花木兰》的惨案上,相对于Netflix这样纯粹只依靠订阅费存活的流媒体,盗版对他们造成的损失简单直接,看盗版不订阅就没钱可收。但迪士尼这些大制片厂还处在转型期,线上线下混合的发行模式,使得盗版对其伤害明显更大,尤其是在口碑比盗版跑的更快的情况下。
《花木兰》某网站盗版资源
同时对Disney+用户而言,即便付出了每月7美元的订阅费,想要看到《花木兰》还需要再额外花费30美元,并且由于迪士尼不想被苹果和Google等平台收取分成,就算真的想要花这30美元也还需要在通过Disney+的官网利用信用卡支付。而每多一道门槛,就更容易让消费者考虑唾手可得的盗版。
一旦最终演变成观众既需要多花钱同时又得不到好的体验并且还可能遭遇一部毫无诚意的烂片时,大制片厂和流媒体们面对横行的盗版也就只剩下些许道德上的优越感了。
(作者:壹娱观察 )
声明:本文由21财经客户端“南财号”平台入驻机构(自媒体)发布,不代表21财经客户端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