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新闻事件老爱加“90后”?这些标签早该撕掉

融360维度2020-09-30 16:45

最近有条“90后出纳入职一年贪720余万”的新闻上了热搜。

网友们在关注新闻的同时,不禁吐槽为什么非要带上“90后”,贪腐事件并非只发生在90后身上,为什么单单提出一个“90后”,90后就这么不受待见吗?

从年龄上来看,最早的90后都已经30岁了,到了被调侃为中年人的年纪,但还是没有摆脱身上的种种标签。

在不少人看来,90后是“垮掉的”“宠坏的”一代人,他们推崇“超前消费”“个性化消费”,是典型的“月光族”“啃老族”,一言不合就闪辞、难管理等新闻时常见诸报端……

这都0202年了,N年前的陈腔滥调至今还在流行,连后辈的00后的也加入其中,并且吐槽出了新高度——90后等于“又老又穷又没对象的一代”,没房子、没存款、没对象、没脸回家……

虽然成长过程中伴随着社会的争议与讨论,但90后正用行动打破外界的刻板印象,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就像奥斯托洛夫老司机曾经说过的:“90后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他的生命和全部的经历都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爷高兴。”

言归正传,90后并没有网上说的那么惨!

垮掉的一代?

2020年的新冠疫情让更多人见识到90后的担当。数据显示,4.2万多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有1.2万多名是90后。还有众多90后以志愿者、社区工作者等身份,义无反顾地奋战在抗疫一线。

如果说12年前的北京奥运会和汶川地震,让人记住80后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担当,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催生了一句新的流行语:“轮到90后来保护大家了”。

以更大视野看,90后正迈向社会舞台中央,日益成为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今年两会期间,有媒体通过监测发现,90后已经成为两会话题讨论的主力军。不少90后代表委员,录视频、开直播,用年轻人的视角在网络上传递“两会动态”。

还有扎根基层的“大学生村官”、科研攻关的年轻专家、勇立潮头的互联网创业者, 90后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到国家发展的主题叙事中,融入时代进步的澎湃洪流。

垮掉的一代?说谁呢!

拒绝做“月光族”

现在的年轻人真不容易,隔三差五就要被提醒一次——你很穷。“90后的你现在有多少存款?”“90后的你为什么这么穷”等类似话题不断登上微博热搜,但数据显示90后并不像我们想的那么穷,有时候90后的吐槽只是为了调侃,谁当真谁上当。

猎聘调研数据显示,仅有9.32%的90后无存款,4.94%的90后处于负债状况。值得注意的是,有高达85%以上的90后表示有一定的存款,其中近半数90后有5万元以内的存款,存款超过5万元的90后多达36.12%。

 “我要求自己每个月至少能存下1000元钱。每当发工资,我就会马上把钱存入定期。”95后的阿峰是一个游戏氪金玩家、追星男孩、汉服业余爱好者,但这些爱好并不妨碍他工作以来一直恪守的习惯——存钱。在某一线城市工作仅1年,阿锋不声不响地让存款余额达到了五位数。

中国新经济研究院的一项报告还显示,疫情之后90后更爱攒钱了,2020年上半年90后人均攒钱金额比2019年增长近4成,平均不到4天要往某宝存一笔钱。

不是“啃老族”

不仅爱攒钱,90后的理财意识比起“前辈”们来得强。《2020年90后职场人洞察报告》中提到,74.9%的受访者会将结余的工资用于投资理财;《余额宝90后攒钱报告(2020版)》中也表明,90后初次理财时间比父母平均早了10年。

在消费方面,90后也比设想中的更加理智。与热衷提前消费相对应, “钻研型消费”是90后升级消费的一个重要方式。由于90后普遍拥有较高文化水平和高度对称的消费信息,热衷钻研价格、钻研产品功效的“精明消费者”在他们之中也更为常见。 

《中国社会新人消费报告》调研显示,90后中接近九成会先比价再做购买决策,性价比成为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在剁手之前,多问自己一个为什么,越来越成为90后消费者们的习惯。

有很多人说年轻人越来越自私,甚至说90后“啃老”“白眼狼”。事实并非如此,大部分90后其实非常重视家庭,也懂得承担自己的责任。据调查,57.79%的90后会把结余的工资用于“孝敬父母”。

所以,90后并不是被宠坏的小公主/小王子,只是有些人有色眼镜戴了太久。

(作者:融360维度 )

融360维度

自媒体

“维”观多方观点,透视背后真相,让普通人更懂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