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回顾丨猛涨之后,人民币汇率何去何从?

南开金融首席经济学家论坛2020-10-11 10:58

以下内容根据南开金融论坛【首席观点】第14期直播: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明、开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2019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赵伟,私募界奥斯卡、做空美股第一人、悟空投资董事长、基金经理鲍际刚老师,以及南开金融论坛秘书长李珍妮分享内容整理。

01

题分享

张明:

今年以来人民币的美元是先贬后升,所以说如果从今年年初一直看到现在,大家会发现人民币兑美元其实总共就升值2.3%,而人民币兑货币篮是一波三折,先是对升值,再是贬值,最后是升值。所以,我们如果看双边汇率跟多边汇率,大家会发现:今年年初,人民币兑美元贬,兑篮子升;年中,人民币兑美元大致稳定,但兑篮子在贬;年末,人民币既兑美元升值也兑篮子升值。所以观察汇率有多个维度,从双边和多边来看,故事可能是不尽相同的。

2020年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及兑CFETS汇率指数

为了分析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的原因,以及未来一段时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何去何从,我想从更广的维度来讲这个事情。

我们先回到2015年8月11号的811汇改。大家可以看上面这张图,这是比较长维度的人民币兑美元双边汇率的走势。从1994年1月1号中国外汇市场并轨,到2015年811汇改,人民币兑美元要么是渐进升值,要么是冰住。两次冰住分别发生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之后,但总体是波动中升值的。从811汇改以后,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总体是波动中贬值的。因此811应该说是94年汇改以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运作一个最重要的拐点。

再深入看811汇改后,人民币兑美元的双边汇率的运动趋势。从811汇改之后到现在又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段是从811汇改开始到2016年年底,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进入快速贬值的阶段,大概贬值了13.4%。

第二段是从2017年年初到2018年一季度,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进入比较强的升值阶段,大概升值了9.4%。

第三段是从2018年到二季度开始一直到现在,尽管波动很大,但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总体是贬值的,大概贬值了4.0%。

刚才我们看到的是兑美元的双边汇率,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多边汇率在811汇改之后的运动趋势。总体可以看到从2015年811汇改后到现在,人民币的有效汇率总体是贬值的。汇率运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811汇改前到17年5月,人民币的有效汇率是有一个比较显著的贬值;第二个阶段是从17年的6月份到现在,人民币有效汇率在一个比较宽的波幅中进行大致的盘整,并没有非常典型的方向性。

那么大家可能还能回忆的起来,在2015年811汇改之后,人民币兑美元会一度面临很大的贬值压力。那么当时为了遏制人民币兑美元比较快速的贬值,中国央行采取了很多应对措施。那么我总结了一下,大概采用了四个应对措施:第一,用外汇储备干预市场;第二,显著收紧对资本外流的管制;第三,用间接的手法对离岸的汇率进行了干预来缩小离岸跟在岸之间的汇率之差;最后,调整每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开盘价的定价机制。

811汇改之后,汇率制度短暂的进入了自由浮动的阶段,央行直接让每日人民币兑美元的开盘价就等于昨日的收盘价,相当于开盘价就是由市场供求来决定。随后汇率贬值压力加大,因此16年初,央行转为实施“双因子的定价模式”。一个因子依然是参考昨日收盘价,另一个因子是和交易中心CFETS货币篮的有效汇率的稳定,可以倒算出人民币应该兑美元汇率变化。双因子定价模式实施了一年之后,央行把货币篮的13种货币调整为24种货币,同时缩短参考货币篮的时间,把参考过去24小时变为15个小时,为了避免重复计外盘对内盘的影响。

双因子定价模式的实施没有从根本上遏制人民币的贬值,在2017年5月26日,央行宣布引入第三个因子叫“逆周期调节因子”。逆周期调节因子是用来遏制中国外汇市场上投资者非理性的羊群效应。当中国经济的基本面的数据非常好的时候,他们依然有贬值的预期,因此逆周期因子实际上是为了对抗外汇市场上一些非理性的贬值预期而产生的。逆周期因子的实施,再加上外部环境的一些有利变化,最终使得2017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不贬反升。

2018年1月央行宣布暂停逆周期因子,因当时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已经升了不少。但到2018年3月中美摩擦开始加剧,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再度面临贬值压力。因此18年的8月央行宣布重启逆周期因子。所以说逆周期因子就是被二次启动,一直延续到现在。

大家可以看到短短的5年间,人民币的美元开盘价的定价机制就经过了多轮的调整,目前依然是“三因子的定价模式”。

我们再比较两次逆周期因子使用期间的一些特征事实。

1、两次逆周期性质的调节都是以调升汇率为主。

2、从波幅上来看,第二次逆周期因子调节的波幅要大于第一次逆周期因子调节的的波幅。

3、相比官方公布的时间,两次逆周期因子的调节都早于官方宣布启动的时间,而且停止晚于官方宣布停止的时间。

4、从两次逆周期因子的效果来看,它确实显著的遏制人民币兑美元的后续的贬值压力。

那么怎么来评价811汇改后形成的“三因子的中间定价模式”?三因子其实是三种完全不同的汇率制度。参考昨日收盘价,这其实就是自由浮动,就是汇率完全由市场供求来决定;盯住一篮子货币,其实是一种独特的汇率制度,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持有效汇率的稳定来稳定对外贸易;逆周期因子,因为它非常不透明,它其实是一种管理性比较强的一种管理浮动汇率制。所以说目前把这三个制度绑到一块,好处是能够比较好的稳定汇率;坏处是非常不透明,投资者很难预测未来的走向,而且可能也会阻碍外汇市场的预期的形成,不利于外汇市场的远期汇率市场的发展。

因此我们认为这是一种过渡阶段的汇率制度。中国是一个大型开放经济体,从目前全球的趋势来看,大型开放经济体往往会选择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所以说我认为人民币的汇率制度终将走向自由浮动,无非是早还是晚而已。

怎么来看待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的比较大的升值,以及怎么看待未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走向?

通常分析短期的汇率走向比较喜欢用利差。短期利差扩大的时候,利率高的货币通常会升值。但是如果看一下中美利差,我们发现811汇改以来,利差的变化并不能非常好的解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运动。

那么相比之下,我们认为美元指数短期内还是影响人民币汇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由上图可以看出,2015年8月以后到现在显著的负相关。为什么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会有比较明显的升值呢?很重要的原因是,今年3月份以来美元指数有比较大的贬值,大概从最高的103贬值到目前的93左右,贬值到10个点。所以说美元指数走弱,可能是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走强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那么要预测未来人民币兑美元怎么走,我们就应该先预测一下未来美元指数会怎么走。美元指数从长期来看可能步入了一个新的熊市。但是即使美元指数下行,它的下行也绝不会平坦,它的波动性很强。在特定冲击下,可能同样会有显著走强的时期。

美元指数是美元兑其他6种发达国家货币的一个有效汇率,但请注意这里面没有人民币。压低美元指数的因素三条:第一,美国政府应对疫情的状况表现以及疫情的二次反弹;第二,疫情爆发后美联储实施了极其宽松的货币政策,当然也包括弗洛伊德事件引发的黑人革命运动;第三,美元指数的历史走势。

但当前同样存在一些推高美元指数的因素:第一,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高企,而美元是一个避险货币;第二,全球经济增长低迷,美元还是一个反周期的货币;第三,疫情可能同样重创其他的发展经济体,特别是欧元区。值得一提的事,最近美元指数有比较明显的反弹,美元兑欧元的汇率有比较明显的升值,是因为最近欧洲的疫情出现了明显的二次反弹。

我们回顾一下历史上美元指数的走势,它经过的三个比较完整的周期都是以下降开始、以上升结束的,像三落三起。这三个周期中,每次美元指数上升的牛市持续的时间似乎在拉长,但是每次牛市美元指数累计的图案是在逐渐的递减,这说明了美国经济相对于其他发达经济体综合竞争力的差距是在缩小。

今年以来,美国跟其他发达经济体的短长期利差都在快速的缩小,这也是今年以来美元指数走弱的最重要的原因。

2017年后,美国对其他发达经济体增长差都在逐渐下降,美国相对于其他发达经济体的优势减弱。根据IMF最新的预测,美国今年增长差大概是负8%,其他三大集体加起来大概是负9%,两者相差在1%内。

2016年后,随着美国经济的强劲复苏,美联储开启了一个新一轮的加息周期,联邦基金利率从0利率上升至接近2.5%,所以美国的利率相对于其他三大发达经济体的利率在快速的上升,利差快速拉大。这是美元指数之前显著走强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2019年以来,尤其是疫情爆发之后,随着美联储进入了新的降息周期,联邦基金利率跟其他三大发达经济体的利率在快速的缩小,可以看到现在几乎是相差无几。利差从扩大到缩小,这是美元指数从走强到走弱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2016年到2018年,美国的国债收益率相对于其他三大发达经济体的差距在拉大,导致美元指数上行。但是从2019年到现在,这个差距在快速的缩小。

那么展望未来,美国和其他三大发达经济体的增长差跟利率差都会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但这是不是就意味着美元指数还会继续回落呢?我认为美元指数即使回落,也是会有很强波动性的。

历史数据显示,美元指数与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标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比较强的正相关。但近期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标创出了历史的新高,作为一个避险货币,美元依然可能受到追捧。但未来几个月迫在眉睫的就是美国的总统大选,现在来讲鹿死谁手,并没有确定性。所以说未来一段时间全球的不确定性依然会高企,这就会使得美元指数作为避险货币,存在反弹的可能性。

另外一个维度,美元其实还是一个反周期的货币,美元通常会在全球经济高涨的时候走弱,而在全球经济低迷的时候走强。历史数据显示,美元指数前两次的高峰时期,一次大概在1985年,一次大概在2001年。我们看到一个规律,通常美元指数由牛转熊都发生在世界经济危机爆发触底反弹之后。

此前的几年世界经济增速不断下降,现在依然没有摆脱长期性停滞的格局。在全球增长低迷的时候,作为一个反周期的货币,美元通常不会太弱。那么基于前面分析,我们可以认为,即使美元指数从长期来看这波牛市也终结了,未来会步入中期的熊市案,但是美元具有避险货币、反周期货币等的特征,它的下降幅度不会太大,它更可能是会在底部盘整较长的时间之后,在波动中回落。

关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

下面我们就转为探讨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未来一段时间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会如何走呢?之前前一段时间,人民币汇率大概兑美元升到5%以上,那么业界有一个新的说法叫人民币的汇率进入了一个新的升值周期。我认为,要慎言汇率新周期,我们可以从短期跟中期两个维度做一个判断。短期指的是未来半年,中期指的是未来五年。

从短期来看,我觉得有两种可能性,分别由一个故事来主导。

第一个故事是经济基本面的故事。中国经济目前是强于美国经济的,因为我们的疫情先爆发,疫情防控比较得力。短期来看,无论是增长的差距还是利差,目前我们和美国都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因此短期资本会流入,人民币兑美元会升值。如果未来半年汇率由这个故事来主导,人民币兑美元可能会升。但目前美国二季度有可能也是经济的一个低点,美国经济目前也要反弹,所以从未来来看,有可能美国经济从底部反弹的速度要快于中国未来反弹的速度。所以有可能那一段时间增长差和利差反而会缩短。大家请注意,这个缩短就意味着美元就人民币未来可能反弹。所以说这是基本面的故事。

第二个故事就是中美双边摩擦超预期加剧的故事。未来一段时间这个故事发生概率是不容低估的。美国总统大选之后,但我觉得政策还是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在未来半年如果中美摩擦进一步加剧,我觉得人民币兑美元可能会转为贬值。

那么从中期来看,其实也是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人民币兑美元会在中期内不会升值,就是三个条件,一是中美摩擦总体可控;二是中国政府加快国内解禁改革来提高潜在增速;三是中国的国内的系统金融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如果这三点实现,我对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我是比较乐观。但相反人民币兑美元同样是有可能会贬值的。所以说我觉得即使从中期来看,也很难说就一定会有一个升值的新周期。

所以我们建议中国投资者绝大部分资产的都是人民币的,因此你要对冲人民币兑美元贬值的风险对我们是更重要的。

为什么我觉得当前不应该乐观的认为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进入了新的升值周期?

第一,考虑到美元作为全球重要避险货币与反周期货币这两个特征,不能轻 易认为美元指数短期内将会非常陡峭地下;

第二,美元指数下降并不必然意味着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升值。在中美贸易 战持续全面加剧的极端情形下,美元指数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双双贬 值的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

短期跨境资本流动具有很强的套利性质,在内外条件发生变化之后, 资本流动的规模与方向将会频繁变动;

第三,当前中国的跨境资本管制具有很强的“宽进严出”的特点,这一特点 是在2015年811汇改之后形成的;

第四,地下渠道的资本外流依然不容小觑。在2018年、2019年,中国年度国 际收支表更是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也即经常账户、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的余额之和(顺差),基本上等于错误与遗漏项净流出;

最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贬值之所以最终能够被成功遏制,一方面与前述 “宽进严出”的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有关,另一方面也与2017年5月以来逆周期因子的实施有关。

02

嘉宾问答

李珍妮:对于人民币是否进入升值周期,您怎么看?

赵伟老师:最近一段时间我们看到“人民币汇率已经进入到升值周期”这样的讨论,我个人是不太认同的。

第一,从比较长的周期拉出来看,汇率走势没有很明显的周期性的。汇率它是比较特殊的资产,它跟基本面的关系不是一个简单的映射。升值周期这个概念,周期这两个字太重了,我是觉得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客观的去分析今年的这波的人民币汇率的升值,汇率在现实的世界当中,它反映的是不同经济体之间经济的相对强弱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最近一段时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升值,其实就是中国跟美国之间经济的相对强弱程度,在这样的一个阶段被拉出来一个最大的差值。因为中国疫情控制的好,中国经济行为先修复,而美国经济到现在为止整个经济活动的修复才开始慢慢往加速的方向去走。在这个过程当中还出现了两次的疫情的爆发。然后再去看另外一个金融现象,就是中美利差现在是拉到一个历史极值点。就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不管是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还是中美利差,它反映的都是咱们的中国跟美国的疫情错位背景下,经济周期也出现了非常显著的错位。这种背景下,汇率是一个市场反应。而中美利差的背景下,海外的资金是频繁的流入到国内市场,又会推动汇率升值的展开。但是再往后看的问题就有点发生变化,无论中国经济或者是海外经济,后疫情时代经济的走势,都会在逐步回归正常化。中国前面修复的比较快,后面修复的速度会慢慢变慢。而美国等其它的经济体,修复开始进入加速阶段,中美之间的修复差别会变小,以美国的国债的长端利率的上行为主要的表征中美利差未来也会慢慢的会有一定程度的收窄。

鲍际刚老师:从投资资产配置的角度,汇率的影响对整体资金的流动,经济走势的情况等等方面还是影响非常重大的,而且我们也需要对全球的经济状况做一个全貌式的了解。

从短期情况看,我们比较关心美国和欧洲之间经济关系的对比:短期的疫情,尤其现在存在二次爆发的情况;疫苗出现时间以及对疫情的控制种情景;两个地方的财政支持力度对比……这些情况都会影响美元指数的变化。同时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跟欧洲的资产负债表的对比、大选以后对委员会会影响非常重大,这是我们非常关心的问题。

同时站在中长期的角度一个方面,现在全球央行的很多央行在买入黄金加上数字货币化这样一个大的趋势,去美元中心化的趋势,我认为长期还是存在的。另外就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方式再平衡,就总的来说中国在经济增长方式,财政方式、金融融资方式、居民财富平衡、地方发展平衡等等方面存在一个再平衡的机遇,可是再平衡的机遇期重要的支撑点就是资本市场的发展,我觉得是很重要的。

反观美国经济体状况,我觉得它现在社会激化的程度过于严重,无论是财富本身,无论是整个司法、新闻、两党、族群等等存在着非常严重的激化,而中国经济的再平衡如果能够得到比较顺利的发展,而美国计划的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一个平衡。这种从美国社会存在着外化风险外化的一种情形,对全球的政治、经济、社会等等方面的一个扰动就是非常重大的。

所以从这几个大的方面,无论是短期、中期长期的角度,我觉得总体来说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我现在组合里面把黄金放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应对不确定可能出现的风险,黄金是一个很好的反脆弱的手段,这是我的基本想法。

李珍妮:人民币升值其实会进一步的提升人民币资产的一个吸引力,同时中国的金融开发进度也在加快,从全球的视野来看,人民币的变化会带来哪些影响?

鲍际刚老师: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或者中国的人民币资产国际化倾向是非常明确的,我觉得长期趋势应该是明确的。我也坚信中国资本市场大的发展,包括制度各个方面的一个完善和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的趋势继续向前推进,对整个国内资本市场的资产定价价格方面的发展都会有比较重大的影响。

前面提到中国经济再平衡方面,很多方面都要依赖资本市场的发展,我觉得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或者人民币资产的国际化的倾向,它的发展趋势对我们资产价格的影响还是非常重大的。从这个角度去看,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倾向、专业化倾向、机构化倾向是越来越突出。我们以后会讨论国内房住不炒、资管新规等等,加上外资资产配置人民币资产,都会对股市和资本市场形成非常重大的影响。

李珍妮:资本外流对于境外人民币市场汇率的波动,应该如何去应对?

张明老师:资本外流未必会对离岸的人民币外汇市场的汇率产生单边的趋势性的影响。总体来讲离岸的外汇市场在绝大部分时期,它的汇率还是由市场供求来决定。我觉得他还是受很多宏观因素,包括投资者情绪的因素的影响。

这两年随着我们资本市场开放幅度的加大,我们在证券投资项下开始应该比较多的资本金流入,那么尤其是中美利差扩大之后,债券市场的净流入规模很大,但是我并没有从国际收支的总体上看到这么大的资本流入。那就是因为在面上的资本在流入的同时,我们看到了地下渠道的或者说我们灰色渠道的一些资本外流,也在同时的进行,两者大致的抵消了。所以我觉得有可能是很多说中国目前面临很大的资本流入的投资者或者分析师,他可能忽略的内容,其实我觉得我们应该对国际收支表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尤其是考虑到未来一段时间,中美摩擦可能会加大,会有很多外部的不确定性。在这个情况下,我们对总体的资本流动我们要有格外的关注。所以从长期来看,外国投资者他会倾向于真实的秘密资产。但是从短期来看,增持它也是波动中进行的。这种流入和流出它会对中国的资产价格,对金融市场稳定,对汇率的稳定都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李珍妮:为什么“7”的关口对人民币汇率会这么重要?如果说从市场改革来看,这一次的升值是否有效的体现了市场的供求的变动关系,今年以来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对于我国汇率市场会有哪些挑战?

张明老师:从05年开始,你会发现汇率在走到一些关键的点位的时候,往往会停一停。汇率资产跟很多金融资产不太一样,大部分金融资产都有一个基本价值在,而汇率的定价模型有好多种,它是一种特殊的资产,它很大程度上会受情绪的影响,所以说一些关键的点位对汇率影响都挺大的。也正是在关键的点位上,它都会适当的做一些调解。

但实际上,15年811汇改之后,到了“7”左右的时候,市场的反应没有很剧烈。19年、20年也有“破7”。但再回顾一下,其实市场在慢慢的开始适应汇率的波动,这本身它反映的是15年811汇改之后,整个汇率决定机制是越来越市场化,定价相对来讲比原来要合理很多。

对于资本市场对我们的影响,其实对国内的金融对外开放,对国内的市场的稳定性的加强是有利的。第一是参与主体变得越来越多元化;第二是机构化程度会有很大提升;第三是中国的市场跟海外的市场联动性会越来越强。汇率无论是高估还是低估,其实都会导致一定程度上资源的错配。所以金融市场的打开,让内外联通的更好之后,这种市场化决定的机制所占的成分会更高一些。另外,它也会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过程。人民币国际化,要有更丰富的产品的提供,因此规则也要随之的变化。

03

粉丝互动

NO1:

新兴市场的债务危机近期是否会集体爆发?是否会提振美元的避险需求?

张明老师:从疫情的演进来看,现在疫情的重点已经开始从发达国家转为新兴市场。除了美国之外,我们可以看到印度目前的疫情非常的严峻,在未来几个月就可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冠确诊的国家。

此外几乎所有的拉美的国家现在疫情都挺严峻的。一方面,这些新兴市场国家遭遇疫情的冲击,经济的增速可能会进一步的放缓。另一方面,尽管目前发达国家还在开闸放水,表面上看全球的流动性又有一次新的浪潮,按理来讲他们可能会迎来短期资本的流入。但未来一段时间全球的经济政策、地缘政治都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一旦有一些比较大的冲击发生,这些新兴市场国家就可能会面临新一轮的资本外流。由于这些国家在过去的10多年在次贷危机之后,国内的杠杆率都是上行的,债务都是在累积的,有相当大一部分是以美元计价,是外币的债务,所以一旦资本外流、本地贬值,那么外币的债务压力就会变得更大。

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我觉得的确不排除经济和金融基本面比较脆弱的新兴市场国家,爆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我觉得像巴西、像阿根廷都是比较脆弱的,这些国家未来都的确比较危险,我们应该做好防范准备。

NO2:

这一轮会不会对资本市场会有冲击,或者说有没有一些独立的行情,有没有哪些板块是一枝独秀的?

鲍际刚老师:总的来说我还是认同这个时代的大趋势。我们比较A股市场和美国市场,A股过去10多年总的来说是牛短熊长,宏观波动率太大;美股总的来说是牛长熊短。这样一个比较,原因在于我们缺乏长线投资者。所以未来A股市场,从国际化、机构化和专业化的角度是一个长期发展趋势,这样一个大的趋势会压制住宏观波动率,而宏观波动率的收敛会吸引更多的常见资金进入到市场,形成一个相辅相成的一个路径依赖,这样我觉得对A股市场是非常重大影响。所以未来我看好A股市场有重大的发展。

另一方面,现在国家在讲内循环双循环的平衡,消费医药方面作为一个大守的策略,在长期的实验价值是非常突出的;消费占GDP的比重或者贡献率会逐渐的、持续的在上升,我们在这里面用消费来做我们守的部分。

同时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是最重要的经济支撑,包括5G包括新能源,包括万物互联信息化等等方面。总的来说,我们沿着“金三角投资策略”,黄金作为宏观对冲,医药消费作为守、科技创新作为攻,来应对整个经济发展变化。对于国家的大政方针,全球的时代背景,经济当前的特殊场景,我们觉得“金三角投资策略”能够比较好的应对。

NO3:

从央行的整体表现也是货币正在增加,资产却在萎缩,是否现在已经进入到了经济的一个滞涨时代?

张明老师:我觉得滞胀时代我觉得说不上。譬如说当前我们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速可能会带来6%上下。

另一个方面,核心通胀率今年以来逐月下降。所以说我觉得短期内我们看不到通胀的苗头,无论是CPI还是PPI,目前都还是有下行的趋势。所以当前中国最重要的问题还是总需求不足。下半年来经济还是存在不确定性,比如消费依然疲弱;制造业投资依然疲弱;出口增速今年非常好,但不确定能否维持;对房地产投资有新的调控措施。仅靠基建投资,能否使中国经济增长回到3%左右,我是有怀疑的。再加上外部环境的冲击、未来可能会加剧中美摩擦、疫情的二次反弹,所以我觉得货币政策还是应该稍微宽松一下,应该让利率水平再往下走一点来帮助中国经济尽快的回归到潜在增速上来。

赵伟老师:什么叫滞胀呢?整个经济本身它没有什么潜力可以挖掘了,这个时候怎么放水,经济依然是往下掉的。而放的那些钱它只反映在价格上,对经济的支持作用一点都没有,这个叫滞胀。咱回头看中国的经济这一轮托底政策的发力之后,身边的房价都在涨、销量很好;再看汽车的销量恢复的也很明显,我们是不是滞胀呢?

但如果再深挖,你会发现经济现象的修复之间,结构的分化非常明显。比如说以房子跟汽车为代表,房子涨的都是三房改善型刚需,涨的都是一些地理位置比较好的地方,而郊区它没涨。这反映我们中国的问题,现在都是结构问题,不是总量上面说是我们已经无路可走。

NO4:

请各位老师对未来几年人民币汇率做一些展望。

张明老师:在未来三年,我的期望就是人民币汇率定价机制中,市场供求的占比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参考一篮子和逆周期因子的权重,我希望能看到进一步的下降。换句话说,我希望看到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能够更多的呈现双向波动的结果,更多的反映市场供求的压力,而不要再度形成持续的升值或者贬值的预期。因为这样可能会导致大量单向的跨境资本的流动,有可能会对宏观的稳定和金融市场的稳定造成一些冲击。

既然谈到了汇率就要谈人民币国际化,我也希望未来三年人民币国际化要按照新的逻辑重新的起航。我希望在未来的5-10年,我们会更多的考虑平衡人民币的计价和结算。然后通过战略市场的有序开放,更多的吸引外国的机构投资者。所以说希望未来三年之后,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进一步的增强,人民币国际化更多的着力于培养真实需求。

赵伟老师:我觉得可以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做更多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人民币国际化在15年之前其实是推进的比较快的,根本原因是和人民币持续的升值有关。我们出去旅游感受很明显,15年之前出去旅游,国外的旅行社、老百姓特别喜欢接受人民币,因为老是在升值。但现阶段的人民币汇率升值,从人民币国际化的长期的发展的角度来讲,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是要更加健全一点。

鲍际刚老师:股票市场是财富管理的未来10年、财富管理的主战场、财富管理的高光时代。股票市场站到财富管理的舞台中央,我是最重要的一个课题。这样情景下,我还是用我们金三角的策略来反映应对这个时代的发展变化。用药、消费、科技创新和黄金作为一个主要支撑,我们称为叫“有攻、有守、有对冲”的策略,这样能够比较好的享受到这个时代的红利,国运如此。

*版权申明

未经南开金融(广东)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书面授权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课程内容和观点,包括不得制作镜像及指向链接,不得传播音频、视频等内容。南开金融(广东)首席经济学家就此保留最终法律权利。

*免责申明

本课程所引述或播放展示的机构或个人观点、结论、数据及其他信息仅做参考之目的,不代表我方观点。如发现违法或不良信息,请向“泛小宣-论坛小助手”进行举报,我们将及时处理。

(作者:南开金融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

南开金融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金融论坛

南开金融(广东)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由泛华金融服务集团、南开大学金融学院主办,南开广州校友会、广州市金融服务促进会协办。成立三年来,聚集知名首席经济学家,聚焦政经动态及投资热点,说出市场真实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