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私人银行四季度投资报告揭秘: 两大因素驱动中国股权投资市场从冰冻转向火爆

陈植2020-10-13 20:26

随着科创板与创业板相继实施注册制,加之企业IPO进程提速,令国内股权投资市场迅速从冰冻转向火爆。

近日,平安私人银行策略研究团队发布《四季度投资策略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受疫情冲击,股权投资市场募资一度呈现极其艰难态势,募资金额在一季度同比下降 19.8%,但是随着二季度疫情改善,股权投资市场募资开始快速回升,今年8 月募资金额已同比上升 30.6%,凸显下半年以来国内股权投资市场投资热情高涨。

平安私人银行策略研究团队调研发现,国内股权投资市场之所以迅速从冰冻转向火爆,主要有两大因素驱动:一是,企业IPO 显著提速,对股权投资机构而言,通过 IPO 方式实现项目退出将极大提升投资收益,具体而言,今年二季度中企境内外 IPO 数量达到 87 家,同比增长 27.9%,总融资额为 1349 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 66.3%。其中,二季度科创板共有22 家企业 IPO,随着创业板注册制的到来,IPO 提速的趋势仍将有望在年内延续。

二是,VC/PE 等股权投资基金支持的企业占上市企业的占比正持续提升。数据显示,2020 年前,未得到股权投资基金投资的企业在上市企业占比接近一半。但进入 2020 年二季度,VC/PE在IPO 企业的渗透率已高达 72%。 这种新格局一方面令股权投资机构项目退出回报进一步提升,带动高净值投资者的股权投资热情随之高涨,另一方面也将吸引更多社会资金积极借道股权投资基金参与一级市场投资。

随着后疫情时代经济企稳反弹,平安私人银行策略研究团队调研发现,未来股权投资的大机遇,需要从“双循环”新经济格局挖掘。

值得注意的是,从去年下半年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科技和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今年两会提出加大科技和数据的要素市场改革后,5G、新基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的投资热情正趋于持续升温,与此对应的是,与上述投资思路相符的创投基金、天使投资基金、PE基金无论在数量、还是募资规模方面都占据绝对优势。

平安私人银行策略研究团队指出,鉴于美国对中国科技公司采取限制措施,并在高端技术等方面对中国相关产业的发展构成压制,当前中国高科技产业“卡脖子”的危机意识正愈发强烈,因此半导体行业正站上风口,结合“双循环”大格局,科技创新、高端制造业、消费再升级有望迎来新的股权投资机遇,因此IT,生物技术/医疗健康,互联网,半导体等行业将在相当长时间成为PE 投资的重点关注行业。

就美国经验而言,科技创新催生出新的业态和商业模式,创造出新的需求和消费升级。1993 年,克林顿就任美国总统期间推出“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恰恰是信息产业的兴起,令以美国科技巨头为主的计算机/互联网的技术革命开始席卷全球,推动全球互联网逐渐兴起和普及,进而催生出网络通信、在线搜索、线上广告、电子商务等新业态与多元化服务模式,引领新消费狂潮,造就美国 90 年代经济腾飞。

当前,全球正经历第四次工业革命,其核心是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前三次工业革命实现(机械)自动化、电气化、数字化的基础上实现智能化。因此,5G  网络、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产业正酝酿巨大的发展空间与成长潜力,势必成为股权投资机构重金押注的划时代投资热土。

此外,平安私人银行策略研究团队同样认为,参与港股新经济产业上市公司的定增投资,以及涉足高科技中概股回归港股上市的资本运作,也是股权投资机构未来重要的一大投资方向。尽管今年以来港股表现相对低迷,但就行业类别而言,以“科技、消费、医疗”为代表的“新经济”板块则表现亮眼——得益于中概股回归、恒生指数选股新规改革、红筹股 AH 上市等因素,今年以来港股行业结构与交易活跃度得到进一步优化、新经济行业估值得到了提振。

“未来,在美国监管政策持续收紧的情况下,预计优质美股中概股加速回归将成为长期趋势,核心资产登陆港股正酝酿着新一轮投资机遇。另一方面,恒指和国企指数正积极调整成分股名单,包括金融板块权重下降、新经济板块权重上升,将进一步吸引更多优质公司回港上市。”一位平安私人银行策略研究团队人士表示,因此对股权投资机构而言,通过参与科技+消费板块中概股回归港股上市,以及逢低参与部分估值偏低的高科技港股定增投资,或许能实现可观的回报。

(作者:陈植 编辑:林坤)

陈植

高级记者

长期关注全球宏观经济,私募股权,外汇期货,金融科技与产融结合。邮箱:chenzhi@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