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正在开展,风电或将迎来六大政策助力。
14日,在2020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任育之表示,“风电产业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力量之一,必将承担更多责任,也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他说,“当前,我们正在组织开展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
他说,初步考虑,风电方面或将迎来以下六个方面的政策助力:
一是更大力度推动风电规模化发展。坚持集中式与分散式并举、本地消纳与外送消纳并举、陆上与海上并举,积极推进“三北”地区陆上大型风电基地建设和规模化外送,加快推动近海规模化发展、深远海示范化发展,大力推动中东部和南方地区生态友好型分散式风电发展。
二是更大力度推进风电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加大风电主轴承、叶片材料、IGBT等关键零部件制造技术“补短板”力度,着力推动降低风电成本,特别是海上风电成本,切实提高风电市场竞争力,推动构建适应风电大规模发展的产业体系和制造能力。
三是更大力度健全完善风电产业政策。深化“放管服”改革,会同有关部门加快建立健全后平价时期风电开发建设运行管理政策措施,保障风电企业合法权益,促进风电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四是更大力度促进风电消纳。推动构建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新一代电力系统,切实提升系统消纳能力,优化完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加大评价考核力度,调动各类市场主体开发利用风电的积极性。
五是更大力度推动规划政策协同。加强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财税价格等部门的沟通衔接和规划政策协同,推动降低非技术成本,实现风电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六是更大力度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会同有关部门加快建立健全适应风电规模化发展的电网体制、价格机制、市场机制,为风电跨越式发展、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作者:綦宇 编辑:林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