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贫困村脱贫样本:产业扶贫,防止“返贫”

唐韶葵2020-10-19 20:49

这个粤北贫困村是如何通过产业扶贫完成逆袭?

“我已脱贫,请总书记放心!”这是清远英德市连江口镇连樟村50岁农民陆奕和在写给总书记的汇报信中的一句心里话。

10月10日,记者在陆奕和家门口看到,穿着短袖的陆奕和正在剥早上在山上采的麻竹笋。他刚刚从北京回来。2020年国庆假期前,县领导陪着陆奕和去领了一个关于奋斗脱贫的奖项,奖杯拿回来后,被他放在了客厅沙发一旁的小桌子上。偶尔有游客来参观家里,陆奕和也会拿出奖杯与之分享喜悦。

陆奕和家原是连樟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并纳入了低保。2018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连樟村视察之后,为村里指明了脱贫致富的方向。连樟村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受到总书记亲切慰问的陆奕和一家,也走上了脱贫之路。作为这个六口之家的主要劳动力,陆奕和也成了连樟村脱贫户的代表性人物。

2018年,陆奕和在碧桂园的大棚蔬菜种植基地承包了3亩地,一年下来,收入接近3万元。同年,他还向英德农村信用社申请到了5万元财政贴息贷款,在碧桂园的支持下,包下了60多亩竹山种植麻竹笋,这些麻竹笋成了他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另外,在连樟村村委会的帮扶下,陆奕和每天晚上坚持学习,还主动考取了电工证。2020年3月31日上午,英德连樟乡村振兴学院落成揭牌,在村委会的推荐下,陆奕和已入职连樟村乡村振兴学院当保安,每天工作8小时,每月新增2500元收入。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在碧桂园等帮扶单位的帮助下,陆奕和发奋图强,既承包起麻竹笋山,又当起乡村振兴学院保安,依靠自己双手脱贫致富,并获“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

作为村里53户贫困户之一,陆奕和全家2019年已实现年收入11.25万元,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这背后,是连樟村村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2019年,连樟村集体经济收入大幅增长至68万元以上。

如今的连樟村,乡村小道掩映在鲜花和绿树中,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成了网红打卡点的村口小广场,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总书记说过的一句话:“乡亲们一天不脱贫,我就一天放不下心来”。

连樟村目前53户贫困户早已脱贫,全村人正进入全面乡村振兴阶段。曾经灰头土脸的小乡村,如何蝶变成如今明朗阳光的新农村?

连樟村的变化翻天覆地 

曾经的连樟村是连江口镇最贫困的村庄之一,四面环山、信息闭塞,仅有一条崎岖不平的县级公路与外界相连,杂乱无章的房屋、坑洼难行的泥土路、四处可见的垃圾、单一低效的产业……是这个偏远村庄当时的境况。

连樟村曾是英德砂糖桔的主要生产地之一,也是村民们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然而2010年后,“黄龙病”席卷至连樟村,6000多亩砂糖桔几乎被损毁殆尽,给村民们造成巨大的损失。支柱产业被摧毁之后,村民们靠人均不足半亩的水田难以维持生活,全村一半劳动力出外务工,留守的多为儿童、老人,造成空心化。

2015年,连樟村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20元,集体经济十分薄弱; 2016年,连樟村被核定为省定相对贫困村,当时村集体经济收入不足2000元。2016、2017年,市编办、德晟集团公司挂钩联系帮扶,后来碧桂园集团也加入其中。清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扶贫工作队和碧桂园扶贫队伍陆续进驻连樟村帮扶后,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连樟村不到一年时间硬化道路约5公里,粉刷外墙房屋25栋,安装路灯50多盏,绿化苗木2000多株。

连樟村从党建抓起,强化“两委”班子建设,加上社会帮扶,脱贫步伐加速。碧桂园集团派驻的扶贫团队,与当地协同开展连樟村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

2017年,碧桂园帮扶连樟村,开展对连樟村内的破旧房屋改造工作。然而,许多村民十分谨慎,不愿尝试改造。最后,在“老村长”陆奕标的号召下,连樟村20间毛坯房,在经过约4个月的改造后,完成了“蜕变”。这几年,通过全面建设,修桥、修路、通水渠、整合农田……这几年连樟村的村貌发生了巨变。

在连樟村村小组组长陆奕标及其村民团队的推动下,连樟村开始尝试麻竹笋统一收购流程。村民上山采笋,将笋衣剥除后,将麻竹笋统一带到连樟村麻竹笋收购处。这些麻竹笋加工成鲜笋或笋干,通过网上平台,销至全国各地。如今,麻竹笋也逐渐成为代表连樟村的一张“名片”。在旺季时,村民采摘麻竹笋的最高收入可达800元/天。

除了大力发展麻竹笋种植业外,在碧桂园的帮扶下,陆奕标和另一位老村长陆志坚,承包下了连樟村70亩的高标整合农田,打造一个占地70多亩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碧桂园旗下的农业公司带领村民先后种下玉米、红薯、菜花等作物,并聘请当地村民在田里管理,既提高村集体收入,又能解决村民务工就业问题。很快,百香果和桑叶也被引入村里进行种植。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定位是打造一个观光式的小农场,供外来游客采摘体验,为村民增收,打造示范效应。

很快,连樟村探索出一个“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生产模式,并陆续引进了大棚蔬菜生产基地、扶贫车间玩具加工点、特色水果示范生产基地、灵芝公园、麻笋竹山、玉米种植以及生态旅游等不少“造血”项目。

碧桂园连樟村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就是该模式的重要内容之一。2019年5月15日,碧桂园连樟村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正式奠基,3个月后,一片普普通通的农田变身成了一个现代化农业科技示范园。园区总占地面积74亩,计划总投资4000万元,主要种植的品种有美月西瓜、草莓、哈密瓜、水果黄瓜、樱桃番茄和彩椒等优质品种。在示范园附近,扶贫车间、灵芝公园(仙草公园)、乡村振兴学院等一批扶贫项目的建成,让连樟村形成了群众家门口就业“离土不离乡,进厂不离家”的乡村振兴模式。

截至2019年底,全村54户130名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退出标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家庭年人均收入达22491元,村集体收入达68万元。现在的连樟村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楼房整洁、道路环村、产业多样、环境优美,每到节假日,前来游玩的城里人络绎不绝。

如今连樟村里5G基站建成、乡村振兴学院已启用、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蒸蒸日上、一栋栋楼房已全部翻新……基础设施几乎与城市接轨。另外,茶叶、灵芝、百香果、火龙果、澳洲坚果等农业产品,也逐步发展起来。

产业扶贫重在产业发展持续性

据介绍,这几年,碧桂园紧紧围绕“人”这个关键因素,共计启动实施扶贫项目66个,助力英德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16405户41461人脱贫。

10月10日,记者在连樟村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见到了正在劳作的50岁农民陆国建。陆国建曾经去过碧桂园旗下的海南农业基地培训,回来后就一直在示范园工作,实际上,陆国建夫妻都在示范园工作,不再出去打工,也能照顾在县城上学的女儿。

据陆国建介绍,示范园内的温室大棚,采用了无土栽培、立体采摘等技术,园里的工人负责种植、浇水、采摘等等,由于种植果蔬的棚架有一定高度,在采摘的时候“不用再弯腰干活了”。记者看到1米多高的植株上,小西瓜、贝贝南瓜、哈密瓜等已硕果累累。

“这个大棚是智能化的,水、肥都是自动滴灌,所以不需要那么多劳力。你看这个用来栽种的盘,都架高到一米左右,劳动时完全不用弯腰。如果要爬高,又有自动化升降机。”陆国建自豪地介绍道。

连樟村过去的农业一直处于粗放的发展状态,农民凭着世代相传的方式在当地种植特色农作物,如红薯、黑皮冬瓜、玉米、水稻、白菜等。陆国建说,以前都是扛着锄头、挑着肥水到田间劳作,风吹日晒,现在完全不需要那么辛苦了。

据了解,陆国建夫妇上有老下有小,以前日常只能靠打散工维持生计,收入很不稳定,一年下来也只有1-2万的收入。在得知碧桂园连樟村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提供免费农业技术培训后,他们夫妇立即报了名,想学习新型农业种植技术。经过一个月的培训,他们掌握了全套先进的农业种植栽培技术,现在留在园里工作,收入增长了近十倍。“现在一天工作8个小时,每人每天有130元,两个人加起来每个月就有六七千。”陆国建说,现在工作环境好,经济收入也稳定,相比之前打零工时的四处奔波劳累,他感到幸福和知足。

与陆国建一样,从外地回村务工的许东桂,也认为如今留在村里生活更踏实了。许东桂原来在顺德中山一带做厨师,家有高龄父母,独女已工作自立。2019年响应村干部号召回河头村峰林小镇餐厅,经过培训之后,正式成为餐厅厨师。如今,许东桂已晋升为后厨管理人员,月收入比此前在珠三角打工少一点,但距离家比较近,方便照顾年迈的父母。如今,许东桂每天最焦虑的就是,如何完成团餐预定与人员管理。疫情过后,作为4A景区的峰林小镇生意额增长不少,几乎每天都有旅行团前来观光旅游。

许东桂认为,乡村旅游发展,给餐饮带来了机会,生意好起来以后,就面临餐饮业专业人员的培养了,目前有的村民虽然已经脱贫,但仍然会有人对工作挑三拣四,劳动力不足也是事实。

脱贫的下一步是防止“返贫”,只有把劳动力留住,产业持续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治理贫困。留住人才,便成为了下一步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河头村、连樟村部分驻村干部看来,如何让产业发展持续下去,才是吸引劳动力和人才回流的重要因素。

截至2019年12月底,碧桂园集团帮扶连樟村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基本完成,直接惠及17个村小组及城樟社区淡地组,连樟村共有482户2225人受益,其中贫困户54户130人;城樟社区淡地组共有43户21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户7人。    

“帮扶单位的帮助是一时的,现在只有发展好核心产业,并挖掘新产业,才能维持长远发展,真正进入乡村振兴。”10月10日,多年来参与碧桂园扶贫工作,如今又转而投身乡村振兴、从事农村实体经济产业的童秋振对记者说,现在的连樟村,已经开始吸引资本进入投资建设。其投身的广东碧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简称“碧辉公司”)就是其中之一。碧辉公司落地英德连樟村后,将麻竹叶相关深加工产品广泛应用到保健品、药品和化妆品行业当中。此外,碧辉公司还与广东清远英德连樟农贸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开展连樟村灵芝示范项目。

通过对麻竹叶进行深加工,可以带动当地的麻竹笋种植农户亩均增收2000元以上,解决大规模麻竹叶的出路;连樟村灵芝示范项目可为村集体带来每年70万元的分红收入,带动村民开展林下种植,增加就业创业岗位100个以上,亩均收入达到5千元以上。

据了解,碧辉公司除了管理团队,未来准备招募80名左右的村民做技术工人,逐渐进入全面投产。童秋振认为,未来,连樟村的发展势头必定越来越好,不仅要防止“返贫”,还要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作者:唐韶葵 编辑:徐旭)

唐韶葵

产经版资深记者

关注房地产相关领域新闻,欢迎业务探讨与爆料,邮箱hellosusi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