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从此再无KA 国泰22亿重组自救的背后隐情

朱丽娜2020-10-22 05:00

连月盛传的国泰航空大裁员计划,终于尘埃落定。港龙(航空代码:KA)就此黯然落幕。

10月21日早,国泰航空集团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将整体削减约8500个职位,占集团总体3.5万名员工的24%,裁员规模超过此前市场预期的6000人。这是国泰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裁员,在此之前,国泰曾在2017年因燃油对冲亏损而裁员600人。

国泰航空集团主席贺以礼(Patrick Healy)在当日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公司经过仔细考虑才作出这个艰难决定,疫情让国泰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客运收入已跌至疫情前的2%-3%,此前公布的资本重组计划虽然让公司得以避免倒闭,但长期烧钱亦难以为继。此次重组将每月减少约5亿港元的现金支出。”

据了解,自9月起,国泰已与多个工会组织进行了多轮会面,针对重组计划进行商讨,工会组织纷纷提出各种减薪计划积极争取避免大规模裁员。

国泰空中服务员工会相关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已与资方代表进行了四次会面,员工希望和公司共度时艰,并提出延长自愿无薪假、重推“半职飞行计划”等建议,但资方一直未有表态。其中,港龙机师工会则向国泰港龙提交五大建议,包括未来一年推行月薪减半的“半支薪计划”。然而,这些减薪计划显然不足以让国泰航空在短期内摆脱困境。

国泰航空表示,此次被裁的8500个职位中,由于冻结招聘、关闭海外基地以及自然流失的累计职位约2600个,未来数周内将实际裁减约5300名驻港员工,另有约600名非驻港员工可能受到影响。

这是继此前的资本重组计划推出后的又一“自救”措施。今年6月9日,国泰航空公布一项资本重组计划,集资总额约390亿港元,包括按“11供7”方式供股,集资约117亿港元,其中香港特区政府共投资273亿港元。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10月21日表示,作为香港最主要的本地航空公司,国泰集团正面对史无前例的经营挑战和财务压力。国泰业务此次重组属于商业决定,“特区政府此前委派的两名观察员虽然没有投票权,但已就安排向公司提供了参考意见,亦提醒公司管理层,须尽可能减低对员工及社会影响。”

国泰航空预计,此次董事会通过的重组方案成本为22亿港元。在此消息提振下,国泰航空(00293.HK)股价早盘一度大幅反弹5%,截至21日收盘,涨幅收窄至2.3%收报5.85港元/股。今年迄今为止,国泰航空股价已累计下挫逾40%。

还会有下一轮裁员?

相比其他国际航空枢纽,香港航空业高度依赖国际航班。作为亚洲最大的航空公司,疫情对国泰航空的业务带来空前的挑战,而国泰航空占香港国际机场客运量57%、货运量占41%。

一直以来,国泰航空主要针对高端商务客,打造“高富帅”的品牌形象。然而,近年来亚洲廉价航空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起,不断蚕食传统航空公司在短线航班的市场份额。去年7月,国泰完成对香港快运航空的收购,意味着国泰已控制了香港本地四家航空公司中的三家。此外,内地三大航空公司近年开辟多条直飞美欧航线,导致国泰在长线航线面临极大竞争,可谓“腹背受敌”。

根据重组计划,自10月21日起,国泰旗下的国泰港龙航空有限公司将即日停止营运,公司计划寻求监管机构批准,由公司及旗下全资附属公司香港快运航空有限公司营运国泰港龙航空的大部分航线。国泰航空表示,所有2500名港龙员工会被辞退。

这家历史长达35年的航空公司就此黯然落幕。国泰港龙航空前身为港龙航空,1985年5月由曹光彪、包玉刚、霍英东及中资机构组成的“港澳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创立,同年7月开始营运。国泰航空于2006年全资收购港龙航空。

香港中文大学刘佐德全球经济及金融研究所常务所长庄太量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如果疫情导致跨境旅游继续受限,国泰在几乎没有收入的情况下,相信还会有下一轮裁员。特区政府此前注资的资金,只能维持大约一年。港龙航空的定位主要是香港往返内地航班,而国泰航空则集中在国际航线,合并有助国泰节省成本。”

他坦言,国泰在疫情暴发之前每年收入达千亿港元,目前唯一方法是特区政府尽快恢复香港的出入境往来,放宽检疫条件,增加航班客源,才能真正走出困境。

目前国泰港龙航空的航点约有46个,以连接内地航线为主,但亦包括亚洲各地,如泰国清迈及越南河内等。

受即日停止营运影响,10月21日,根据香港机管局网站显示,有6班原定由香港出发的航班需要取消,另有6班离港航班亦须取消。受影响航班主要是前往北京、广州、上海、成都等内地城市的航班。

与此同时,国泰航空旗下的廉航品牌香港快运在此次裁员计划中得以幸免。香港快运前身是成立于2004年的港联航空,起初是以浙江宁波等内地二线城市和香港之间的客运为主,但自2013年前后开始大幅拓展日韩等东北亚航线,是香港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廉价航空。国泰航空在中期报告中指出,香港快运由3月23日停运至8月1日,期内亏损达7.79亿港元。

“最后一根稻草”

成立于1946年,在香港航空业垄断多年,国泰航空曾经风光无限,更多年获Skytrax评为年度“全球最佳航空公司”。

然而,近年来业绩连连亏损叠加社会冲突、疫情等多重打击,国泰航空股价一路下挫,最新股价相比2010年底逾20港元的历史高位,累计跌幅已超过70%。更不幸的是,其在2017年11月被剔出恒生指数成份股之列,失去逾30年的“蓝筹股”地位。

事实上,国泰航空的业绩在疫情发生以前已经深陷业绩泥潭,疫情冲击成为压倒国泰的“最后一根稻草”。2016年开始,国泰航空出现连年亏损的窘境,两年内合计亏损18.34亿港元。在 2018 年短暂扭亏为盈后,到2019年下半年又亏损4.34亿港元。

一直以来,运营成本高于其他竞争对手是国泰航空的一大软肋。根据中期业绩报告,截至6月底,国泰集团在全球员工人数超过3.3万人,较去年底公布的3.42万人减少1200名。其中,香港地区的员工为2.76万人,较去年底公布的少约600人。国泰今年上半年的净亏损已高达98.7亿港元,其间员工支出高达74.2亿港元,占营业开支逾20%。

为节省成本,集团今年分别于3月及4月宣布关闭温哥华及美国所有外站,裁减433名机组人员。国泰及港龙今年上半年的员工开支为74.2亿港元,同比减少17.9%,是集团近十年以来员工开支首次录得双位数跌幅。

疫情持续蔓延,全球航空业受到巨大冲击,国泰此前已着手进行该公告所述的资本重组计划,推行了多项现金保存措施,包括暂停非必要开支、推迟飞机交付、推出特别休假计划及实施高级管理层减薪。

由于疫情影响,非香港居民入境仍须接受强制检疫,航班需求疲弱。香港国泰10月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国泰航空与国泰港龙9月合共载客4.706万人次,较2019年同期暴跌98.1%;每日载客仅为1568人次,同期收入乘客千米数同比减少97%。乘客运载率下跌48.8个百分点至24.9%。今年前9个月,载运乘客人次较去年同期下跌83.2%。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翻查数据发现,国泰客运量虽然自第二季度起,已开始逐步复苏,相比4月的1.85万人次的低位,9 月已大幅反弹逾 2.4 倍。然而,与今年1月301万人次相比仍是“杯水车薪”。

“未来前景仍然非常不明朗,而复苏的步伐显然相当缓慢。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预测,航空客运量须待2024 年才有望回复至疫情前的水平。假设现行研发的疫苗证实有效并能于2021年夏季成功在全球推出,公司预期2021年上半年的客运运力将远低于25%,而2021年全年的客运运力将会低于50%。”国泰航空行政总裁邓健荣表示。 (编辑:林虹)

(作者:朱丽娜 编辑:林虹)

朱丽娜

记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