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年:可将粤港澳大湾区建成中国内部的“欧盟”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2020-10-22

10月22日,广州深圳“双城联动”论坛在深圳举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郑永年在论坛上提出,要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超大型的、具有竞争力的世界经济平台,使其成为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抓手。

郑永年表示,当前,美国一方面“围堵”中国,另一方面其内部体制又发生着巨大变化,世界进入了一段不确定时期。在这一形势下,中国要应对挑战,首先要做好国际、国内“双循环”。

他进一步指出,首先,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大循环反映了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占主导地位的基本事实。其次,要重视国际大循环,中国的改革开放,尤其深圳的发展便是依靠国际大循环、在全球化背景下发生的,而浙江、上海、江苏、广东等省市也以国际大循环为主,可见外循环在当前也具有重要地位。

郑永年称,虽然西方从1936年大萧条以来危机不断,2008年又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但纽约大湾区、旧金山大湾区和东京大湾区等仍集中了优质的技术、人才及资源,并且发展中国家的优势人才和技术也源源不断地进入这些平台。“所以西方国家虽然政治危机不断,但经济发展还是可持续的。”

他强调,广深两个城市正处于内循环和外循环的关键连接点,中国应抓住机遇,把粤港澳大湾区,尤其是广深两个中心城市,打造为嵌入型世界经济平台。

对于建立“嵌入型世界经济平台”,郑永年认为,我国主要有以下两个优势。

首先,我国具有开放的潜力。过去一年,约有2000亿美元流入中国资本市场,表明中国市场具有强大吸引力。一些西方国家试图吸引企业回流,但动力严重不足。“美国的中产阶级只有2亿,而我国有4亿。”他说,“我们的中产阶级规模很大,如果我们继续改革开放,西方的技术不会走。”

其次,我国的市场经济中有中央政府进行协调,如果只有市场起作用,往往会走向恶性循环。“我们既不是国家资本主义,也不是西方的自由主义,而是混合经济,这是最优的结构。”郑永年说,“我们可以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中国内部的‘欧盟’,甚至还能比它们做得更好。”

国家的竞争就是城市的竞争。郑永年表示,深圳要“特区不特”,其经验就是要“可推广、可复制”;而广州真“特”,其具有特殊优势——千年古都、文化底蕴深厚。只要政府协调好,广深两城都可以在双城联动中发挥出各自优势。

郑永年还强调,粤港澳大湾区要统一规则,以市场为主体,同时政府要强抓好法治建设。

(作者: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江月,实习记者郝佳琪 编辑:和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