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张涛:全球经济仍面临不确定性,应继续支持性财政和货币政策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2020-10-24

10月24日,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联合各组委会成员机构举办的第二届外滩金融峰会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张涛表示,“在产出缺口凸显,通货膨胀处于低位的情况下,应继续采取支持性的货币和金融政策,同时降低企业和金融部门的脆弱性。必须向最弱势群体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财政支持,包括加强卫生设施和社保体系方面的建设。”

全球经济正在复苏,病毒检测力度正不断加强,治疗手段不断完善,疫苗实验也正以空前的速度向前推进。最近的数据表明,许多经济体已经开始复苏,速度也比预期要快。张涛指出,“我们预计全球经济2020年萎缩4.4%,2021年增长会达到5.2%。这比我们先前在2020年6月的预测要好一些。发达经济体二季度GDP数据有所改善,因此他们的经济增速也上调了2.3个百分点。另外,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由负转正,好于6月份的预期。2020年中国全年经济增长预期因而上调了0.9个百分点。”

中国三季度数据刚刚发布,有迹象表明中国经济复苏正在提速。全球而言,各国推出了大规模财政、货币和监管的应对措施,其规模和速度都是前所未有的。这些措施有力的支持了居民可支配收入,保障了企业现金流,强化了银行的现代供给,这些措施共同发力,避免了2008、2009年那样的国际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重演。

但张涛同时也认为,全面复苏的过程可能十分漫长、坎坷,而且充满不确定性。对其他许多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而言,未来经济前景仍然充满变数。

张涛谈到,亚太地区的突出特点是各国复苏的速度层次不齐,许多国家成功的控制住了最初一轮疫情。但是也有一些国家疫情再度暴发,或是局部重现,甚至还有少数国家至今仍在为压平感染曲线而努力。就整个亚太地区而言,经济增速比6月份下调了0.6个百分点。“我们预计2020年本地区的经济将总体收缩2.2%,这也是人们记忆中最为严重的一次经济衰退。疫情暴发前,我们曾在去年10月份,预测2020年亚太经济将增长5.1%。显然,亚太经济将经历一次十分严重的产出损失,需要数年之后才能恢复。”

对于亚太地区经济的恢复,张涛认为,中国经济的复苏将为亚太经济增长提供强大动力,也将为世界其它地区经济复苏做出积极贡献。“中国经济的前景将逆势而上,2020年中国全年经济增长预计将达到1.9%,而6月份的预测仅为1.0%。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也是本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其地区贸易量已占本地区贸易总量的20%以上。”

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亚太地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张涛从两方面分享了抗击疫情的亚太经验:一是感染率尚处于低位的时候,及早做出公共卫生响应,对压平感染曲线至关重要。在这方面,亚太地区与其他地区相比做得要好不少,这可能受益于亚太地区前些年应对其它传染疾病而积累的经验。

二是在疫情得到控制后再放松防控措施,与更好的经济复苏表现之间往往存在正的相关性。大多数区域内国家都在新增病例下降到很低水平的时候,才开始重启经济,从而为经济的强劲复苏打下了基础。从长远看,各国能否通过采取除严格封锁之外的措施控制住疫情,将是韧性强劲与否的关键所在。

对于亚太地区之前就面临的挑战,张涛认为,此次新冠疫情会加大应对其中一些挑战的难度。“例如,经济收缩导致企业和家庭杠杆率恶化,造成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并最终影响到信贷供给的规模和质量。公共部门的资产负债表也有所恶化,削弱了当局吸收风险和支撑经济增长的能力。疫情也有可能加剧收入不平等,研究发现,随着疫情暴发、收入不平等可能在中长期进一步加剧。”

展望未来,张涛认为,全球经济面临极高的不确定性。

往好的方面来说,疫苗研发速度可能比预期要快。亚太地区在这方面独具优势,中国和印度是全球疫苗或药品的主要生产国。另一方面,未来可能面对更多的下行风险,比如疫情可能再度暴发,治疗手段和疫苗研发的进度可能比预期要慢;人们获得疫苗和药品的机会可能并不均等;经济活动的恢复可能比预期还要弱。社区可能要求进一步保持社交距离,也可能面临再次封锁。金融情绪可能恶化,这将可能引发新增信贷骤减,或者导致现有债务无法展期。

在努力抗击疫情之际,实现更为智能、更为绿色、更具包容性的经济增长,正成为新的全球共识,亚太地区应该抓住这个机遇。张涛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数字化和自动化,在这方面亚太地区已经跻身世界前列,数字化使居家办公成为可能,从而让更多的企业在疫情期间得以持续运转。在疫情暴发实施封锁期间,远程教学使老师和学生能够继续上课,数字化手段帮助居民家庭生计获得保障,数字化手段还协助公共部门提供关键服务,比如向非正式就业人员提供现金转移支付等等。

亚太地区还在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和生产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比如2018年本地区就已经拥有全世界近2/3的在用工业机器人。全世界超过40%的新机器人都在中国组装。疫情后复苏的一个亮点就是,各国现在有机会加速新技术推广,提高生产率和经济增速。

二是绿色复苏,疫情后的大量投资需求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机会,支持绿色经济,将在未来数年内帮助改善环境,促进增长和就业。在这方面,亚太不少国家正取得跳跃式进展。比如近年来中国一直在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普及电动汽车方面保持全球领先,中国最近还做出了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张涛表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鼓励其他各国,明年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第二十六届会议提出更高的减排目标。我们的研究显示,提高碳定价,促进绿色基础设施投资,实行可再生能源补贴措施,都能够帮助人们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促进经济复苏和增长。”

对于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张涛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政策取向尤为关键:

首先,亚太地区应当继续努力控制疫情。

其次,在产出缺口凸显,通货膨胀处于低位的情况下,应继续采取支持性的货币和金融政策,同时降低企业和金融部门的脆弱性。必须向最弱势群体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财政支持,包括加强卫生设施和社保体系方面的建设。应推动劳动力市场等结构性改革,降低疫情的长期创伤,遏制收入不平等加剧,从根本上提高长期生产率。

最后,要大力推进数字化建设,并在减缓、适应气候变化方面付出更大努力,力争实现智能复苏、绿色复苏。当然,各国还需要在医疗、疫苗、贸易和投资等方面,深入开展国际合作,加强协调行动。

(作者:周炎炎,实习生吴霜 编辑:周鹏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