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正持续复原病毒演进,分析病毒到底来自何方

唐唯珂2020-10-27 17:44

流行病学家、病毒学家和公共健康卫生政策制定者共同合作。

10月27日下午,在第十五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ICG-15)上,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石正丽做了题目为《Pathogen identification of COVID-19 and its probable origins》的主题演讲。

ICG-15武汉会议现场,石正丽做演讲。——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摄

在演讲中,石正丽指出从2019年12月30日接到第一份样本,到首次检测到新型冠状病毒,再到确定病原体并完成动物实验,我们只用了40天,而在2003年SARS完成病原体检测的时间是5个月。这样的快速反应得益于我们前期在蝙蝠SARS病毒研究中15年的积累。而且我们实验室在分离病毒后,为后续药物筛选、疫苗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以及技术平台。

而针对病毒到底来自哪里?她在演讲中指出,病毒暴发早期,因为集中暴发在华南海鲜市场附近,所以存在假说起源地是华南海鲜市场,我们采样了华南海鲜市场的一些环境样本,以及冷冻海鲜样本,以及海鲜市场周边的一些取样,但并没有在肉类和农产品上发现病毒。所以华南海鲜市场可能只是病毒人传人传播的暴发地,但并不是病毒的起源地,并不是动物到人的发源地。我们持续通过基因组排序,通过复原病毒的演进,持续进行分析病毒到底来自何方。

谈及未来,对于如何避免此类公共卫生事件的暴发,石正丽指出大自然中本身就包含太多病毒,我们无法预知什么时候会感染到人类,引发公共卫生重大事件,很难做到精确预报,但我们需要持续进行阻断传播的工作,达到避免病毒从自然界传染到家养动物,再传染到人的过程就需要我们建立起防火墙,打破传播途径。

她说道:“我们可以尽量做到早期发现,通过对更多病毒的持续测序,发现人群中和家养动物中的病毒,从而达到早期干预和发现的目的。这个工作看似简单,但其实实施起来十分困难,因为这需要很多的人力,其中包括流行病学家、病毒学家和公共健康卫生政策制定者共同合作。我们不可能去救助自然界携带病毒的野生动物,他们本身就长期带病毒,我们能做的是采取行动避免其进入人类世界,在其侵染人类之前采取行动。在未来,我们需要共同的合作去避免这样的公共卫生事件。”

  

(作者:唐唯珂 编辑:徐旭)

唐唯珂

产经版记者

重点关注大健康、零售和文旅领域。从基因科技、生物制药、互联网药店到商超数字化,酒店业变革都欢迎来聊,邮箱:tangweike1125@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