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丨实现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0-10-30 05:00

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闭幕,这是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一次关键会议,将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会议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改革任重而道远,发展还存在一定的短板。因此,需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此次会议针对未来发展的部署重点在于补系统性短板,实现更加平衡的全面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是第一要务,要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则还有一些短板需要补充,并要求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

中国创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以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这是当前中国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全会将创新置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要求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中国制造业要发展壮大,必须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等。

如果说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那么,坚持扩大内需并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则是国家发展的战略基点。全会要求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

中国还需要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高质量高效率经济运行和增长提供制度保障。全会提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要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此次全会中提出的“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与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都将社会文明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以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等提高到更突出的位置,这些领域也是中国迈向现代化目标的关键。

党的十九大就已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必须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此次会议提出,在“十四五”期间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包括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

规划和建议擘画了未来五至十五年发展蓝图,将中国发展战略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结合,以实现伟大的长期目标,并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改革不断弥补短板以实现平衡和充分的发展目标。这为中国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