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评丨“十四五”规划下,刘鹤“九字方针”推动资本市场改革行至深处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满乐
2020-10-31 22:37

“十四五”规划的顶层设计定调后,资本市场下一阶段的改革路线图也更趋明晰。

10月31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金融委)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研究部署金融系统贯彻落实工作。会议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金融委主任刘鹤主持。

关于资本市场建设,会上提出,要增强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推进金融双向开放。坚决整治各种金融乱象,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积极稳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坚决维护金融稳定,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而金融委在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下明确的资本市场改革方向,也与今年6月刘鹤副总理首次提出的“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资本市场发展“九字方针”遥相呼应。

其中,“增强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正是建制度的体现。

值得一提的是,10月30日,中国证监会分别召开的党委会和党委理论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上,证监会主席易会满也在讲话时表示,要以注册制和退市制度改革为抓手,带动发行承销、交易、持续监管、投资者保护等各环节关键制度创新,全面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

由此看来,无论是金融委、还是证监会均已将退市制度改革放在与注册制改革“并驾齐驱”的地位,两者也将成为“十四五”规划下资本市场改革制度建设的关键抓手。从证监会近日公布的数据来看,去年以来,已有24家上市公司被强制退市,这一数字是之前6年总和的两倍。

实际上,“注册制”与“退市制度”在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过程中也是相辅相成。“注册制”为国内资本市场开放“源头”,吸引更多有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在国内上市,为正处于发展期的公司提供直接融资的帮助、而“退市制度”则意在“节流”,保证上市公司规模快速扩容下的优胜劣汰,保证市场资金流向真正的优质企业。只有“开源”与“节流”两大基础制度的建立,才能保证资本市场长效健康的发展。

作为国内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重点的同时,“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与“推进金融双向开放”同样也是“不干预”的体现。

其中,注册制保障了企业在充分信息披露的前提下,经过审核问询实现上市的通道畅通。而金融双向开放则意在减少境内外机构与资金相互流通的约束。另外,在“不干预”方针的指导下,监管层监管理念也在一步步趋向市场化思维。

除此以外,坚决整治各种金融乱象,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则已将“九字方针”写在了台面上。

“不干预”不等于放任自流,“零容忍”正是保障“不干预”方针落地的根基。对于欺诈发行、财务造假、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证券违法犯罪行为,必须严厉打击,突出违法成本的显著提高。

今年3月,新《证券法》正式落地实施,显著提高证券违法违规成本的内容也是新法修订的关键点。而近日,《刑法》修正案也拟提高欺诈发行刑罚标准,双法联动之下,违法违规者将为其行为付出更惨痛代价,市场生态环境则更进一步得到净化。

另外,金融委还在会上补充道,要督促上市公司规范使用募集资金,依法披露资金用途。要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司法,提升市场综合监管能力。

整体来看,此次金融委会议内容无疑体现了国内资本市场政策方针的延续性。可以预见的是,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中,国内资本市场改革依然将围绕“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的“九字方针”展开。

(作者:满乐 编辑:李新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