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40年|主动作为:汕头特区招商引资“再出发”
特区40年
改革开放以来,一批又一批潮籍企业家离开家乡到国内外各地经商创业,出现了一批成就卓越的商业巨子和精英。潮商以各自的拼搏奋斗,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和家乡的繁荣兴旺倾注了热情,为促进各地的经济发展和合作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改革开放初期,经济百废待兴。特区汕头的发展,离不开老一辈华侨华人。怀揣着对家乡的一份亲情,许多海外潮籍实业家纷纷到潮汕投资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和农业等,其投资范围之广、规模之大、项目之多前所未有。他们不仅投资兴办各种实业,更是积极出谋献策、穿针引线,形成一股投资和支援特区建设的重要力量,有力促进潮汕地区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
在不同发展时期,汕头招商引资的侧重点略有不同,但都可以看出,汕头一直将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来抓。走出去、引进来,汕头多渠道开展招商引资;同时,千方百计改善营商环境,提高汕头吸引力。数据显示,特区建立40年来,汕头累计引进外商投资企业5000多家,累计实际利用外资93.8亿美元,近九成为侨资;汕头市市场主体已突破40万;海外华侨华人先后向汕头捐资达98.6亿元,兴办了一大批公益项目,促进了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为特区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
今年以来,汕头继续提出要多措并举扩大有效投资,挖掘国内消费市场需求,畅通对外合作渠道机制,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一股招商引资新热潮,正在汕头经济特区大地掀起。招商引资的工作成效,与城市营商环境密切相关。为此,近几年,汕头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强制度建设、打造信用政府、提升服务质效,切实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广大投资者来汕投资兴业,汕头市于今年出台《汕头市招商引资重点产业项目奖励办法》,聚焦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奖励新引进项目和增资扩产项目,多渠道扩大有效投资。为方便企业申报,汕头市投资促进局还配套出台了《汕头市招商引资重点产业项目奖励申报指南》,对申报条件、奖励类别、申报材料、受理审核分类、申报审核程序等做了详细规定。目前,深汕两市全面开启深度对接协作,这也为汕头擦亮特区招牌、焕发特区活力带来新机遇、注入新动能。今年是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随着深汕合作东风起,汕头招商引资也将迎来“再出发”的有一个新机遇。
(作者:王春仪 编辑:王春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