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受到美国大选间接影响,但这一影响不会持续太久。
美国大选的集中现场投票在北京时间11月3日晚上开始,11月4日中午结束。
“今日大盘跟随美股指期货的走势起伏,美股指期货的走势受选情影响。从民调预测看,拜登领先,今日科技股和消费股提前有表现。当前行情一是受外围不确定性影响,二是资金面偏紧,暂时难有大行情。预计11月份美国大选落地后,不管谁当选,对华政策大同小异,不宜做过多期望,暂时以观望为主。”11月3日,信普资产投资总监毛君岳表示。
11月3日,A股指数高开高走。截至收盘,沪指收盘上涨1.42%,收报3271.07点;深成指上涨1.19%,收报13580.04点;创业板指上涨1.33%,收报2744.31点。
北向资金连续两天净流入。11月3日,北向资金全天净流入31.21亿元。此前一天,北向资金净流入30.80亿元。
全天两市净成交7847亿元,A股缩量上涨,资金仍在观望。
事实上,目前有三大因素导致机构对11月A股市场不太放心:一是11月3日美国大选;二是11月5日蚂蚁上市;三是海外二次疫情。
私募基金经理11月的信心指数有所下降。
私募排排网11月对冲基金A股信心指数显示,融智·中国对冲基金经理A股信心指数为119.58,环比下降6.24%,有小幅下滑,但继续维持在高位。其中3.50%的私募基金经理是持极度乐观态度,51.05%的基金经理持乐观态度,相比上个月乐观和极度乐观总比例大幅下降12.88%;其次40.56%的基金经理持中性的观点,相较于上月比例有明显提升,有4.90%的基金经理不看好11月份的行情。
私募排排网未来星基金经理胡泊认为,近期大盘主要以宽幅震荡为主,业绩成为主导市场的主要因素。建议以谨慎乐观的态度对待未来的行情。
“明日的美国大选、周四的蚂蚁金服上市以及海外疫情反复都会影响市场的风险偏好,是左右市场短期走势的最主要的因素。但拉长周期来看,在流动性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之前,A股慢牛格局不变。”胡泊说。
君创基金投资总监商维岭表示,10月份以来受到欧美疫情二次发酵及美国总统竞选等事件的影响,市场出现了明显的调整,其判断进入11月份后,市场宏观层面内、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因素逐步消除,在外部扰动真空期,市场将回归基本面。
“我们认为11月份市场将回归基本面,不再被外部不确定性所影响定力,更多的关注在公司本身的基本面和长期的内在价值。”商维岭说。
榕树投资基金经理张彩婷指出,“昨天美国PMI创2018年9月来新高,显示经济继续修复,而且美国大选结果即将落地,不管谁当选财政刺激都将很快出台,美股和铜油等风险资产大涨,市场情绪修复明显,带动A股港股也明显上涨。”
“中长期看,从7月中以来市场维持震荡格局,到新冠疫苗将逐步推出,市场情绪预计慢慢企稳,A股仍会继续上涨,部分行业景气度高位的科技股、底部复苏的周期股和一些低估值板块都将有所表现。”张彩婷说。
巨泽投资董事长马澄认为,今天大盘缩量大涨,缩量可以解读为市场的惜售行为,毕竟指数处于相对低位,但也说明了资金持续推升的力度有限。
马澄指出,由于公募基金的决算日放在了11月底,这也就是造成机构扎堆的白马股在10月的频繁闪崩现象,大多数机构的锁定利润行为进入11月也就基本结束。这也意味着公募基金大多进入了新一轮投资的开启。
“总体看,市场会在资金逐渐恢复风险偏好的前提下做修复性的上涨,更多机会还是在深市、特别是创业板中。毕竟60日均线的支撑和压制作用还是很强的,同时创科技新指数的发布也为市场指明方向。”马澄。
富荣基金权益投资部总监邓宇翔指出,上市公司三季报全部披露完毕,整体来看疫情缓和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出现了大幅改善。Q3整体风险偏好在行业层面有了明显转移风险偏好有所下滑,资金由高估值的医药、TMT往业绩确定性、低估值板块转换。
“我们认为市场短期经过2周的弱震荡对外部利空已有一定消化,后续待外部不确定性落地后有望继续振荡向上。行业上,医药、科技、军工以及低估值的周期龙头是我们的关注重点。”邓宇翔说。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11月份随着外部不确定因素逐步消除,A股市场有望重拾升势。
杨德龙指出,一方面,蚂蚁即将上市,其对于市场资金分流作用将逐步减少,因此A股市场将迎来较好的反弹窗口。 另一方面,11月3日美国总统大选也将尘埃落定,这个不确定因素也逐步消除,无论谁上台,其实对于A股市场的影响都不是特别大。
“年底之前A股市场将出现一波像样的反弹,甚至可能创出年内的新高。建议投资者对于后市要保持信心和耐心,持有优质股票是应对市场波动最好的策略,”杨德龙说。
(作者:庞华玮 编辑:朱益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