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1-9月中国自拉农产品进口激增20%,在拉新签合同额增长17.3%

郑青亭2020-11-03 16:39

今年以来,中国对拉美直接投资同比增长21%。

11月3日,商务部美大司副司长彭涛在第六届中拉基础设施合作论坛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受疫情冲击,今年1月-9月中拉贸易额下降2. 8%,但自拉进口增长1%,特别是自拉进口农产品逆势强劲增长,增幅近20%。

近年来,来自拉美的农产品越来越受到中国消费者的青睐。拉美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海外农产品来源地,中国是巴西、阿根廷、乌拉圭等拉美国家第一大农产品出口目的地国。今年,巴西甜瓜、智利柑橘、阿根廷柠檬等拉美特色鲜果实现首次输华。

据彭涛介绍,拉美国家踊跃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已有来自14个拉美国家的131家企业报名参加企业展。

彭涛指出,在投资方面,今年以来,全球投资均受疫情影响,但中国对拉美直接投资同比增长21%,远高于中国对全球投资增幅(10%) 。中国在拉投资领域不断拓展,从传统的能矿、农业、电力逐渐向基础设施、组装加工、金融、新能源等领域延伸。

在工程承包方面,今年1-9月,中国企业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在拉美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17.3%。“在传统EPC模式之外,中国企业创新思路,积极尝试PPP、BOT等方式,推动合作转型升级。”彭涛说道。

由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和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共同主办的第11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将于12月2日-3日在澳门举办。由商务部主办的第六届中拉基础设施合作论坛也将同期同地举办。

近日,世界银行发布《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宏观经济前景报告》,今年第二次下调对该地区2020年经济增长的预测,由6月预测的萎缩7.2%进一步下调至萎缩7.9%。报告指出,受危机影响,拉美将进入“深重衰退”,巴西、阿根廷、哥伦比亚、智利、玻利维亚和厄瓜多尔今年经济将分别萎缩5.4%、12.3%、7.2%、6.3%、7.3%和11%。

“拉美地区有巨大的基础设施领域合作需求,疫情背景下更催生出大量医疗、数字经济等领域基础设施合作的新机遇。中国企业有资金、有技术,更有开拓拉美市场的强烈意愿和兴趣。”彭涛表示,欢迎拉美国家积极介绍本国PPP、BOT基础设施合作模式的情况,鼓励中拉双方探讨三方合作、建营一体化等合作方式。

“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自然延伸,也是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彭涛指出,截至目前,拉美24个建交国中,已有19国与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

中拉经济互补性强,互利合作成果斐然。彭涛指出,在贸易方面,中国是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中拉贸易已连续3年增长,2019年贸易额再创新高,达3174亿美元。在投资方面,拉美是中国对外投资第二大目的地。目前,中国在拉美直接投资存量约4500亿美元,占中国对外投资总存量的20%。

在自贸合作方面,中国已与智利、秘鲁、哥斯达黎加签署自贸协定。其中,与智利自贸升级协定于2019年3月正式生效;与秘鲁自贸升级协定谈判迄今已举行四轮磋商并取得积极进展。自贸协定为双边经贸合作提供了新动力。

此外,基础设施领域是中拉经贸合作的亮点和重点。拉美是中国第三大海外承包工程市场和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对象。截至目前,中国企业在拉美累计签署承包工程合同额突破2100亿美元,完成营业额超过1400亿美元。

(作者:郑青亭 编辑:和佳)

郑青亭

记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