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对话·权威访谈丨湛江市委书记郑人豪:融入国家战略建设 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

南财对话方晓茸,黄浩博 2020-11-06 10:49

乘风破浪,坚毅前行。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长潜力充分发挥,国内市场更加强大,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在更高水平上谋划发展,在更高目标上迎接挑战,在更高起点上续写辉煌。广东牢记嘱托再出发,一核一带一区进行时,南方财经全媒体大型系列报道《权威访谈:高质量发展在广东》,对话广东各厅局、地市、县区主官,生动呈现: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

 

       湛江,旧称“广州湾”,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广东省西南部。属于热带北缘季风气候,终年受海洋气候的调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亚热带作物及海产资源丰富。

       中央和省委高度重视湛江发展,今年8月份,中国共产党广东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对广东高质量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作出进一步部署,给予湛江“全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的全新发展定位。这座南海之滨的港城正以前所未有之奋斗姿态,拥抱前所未有之黄金机遇,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方面提档升级,融入国家战略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海南自贸港以及北部湾城市群等国家战略背景下,湛江被赋予“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和“与海南相向而行”的重大使命,在当前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湛江将如何当好沿海经济带的“引领者”,书写高质量发展这份答卷?

       南方财经全媒体对话湛江市委书记郑人豪,探寻湛江“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下的发展之路。

全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

       南方财经: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要与时俱进全面深化改革。湛江在学习借鉴深圳经验,持续深化改革方面有什么新思路?

       湛江市委书记 郑人豪:这次党中央作出支持深圳实施综合改革试点的重大举措,必将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上推动深圳改革创新走在全国前列。我们也将加强与深圳改革对接,学习其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湛江特色的改革发展之路。

       过去很长一段时期,湛江在优化政策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建设社会诚信体系等方面比较滞后,极大限制了湛江的振兴发展。我们深刻认识到,作为欠发达地区,我们要实现跨越发展、后发崛起,就必须树立改革的思维,掌握改革的方法,把握改革的重点,着力破除不想改、不敢改、不会改的思想,真正以改革破解发展难题、激发发展活力。

       近两年来,我们坚持向改革要动力、以改革激活力,全面落实省委“18+13”改革重点任务,加快“放管服”改革,着力打造阳光法治服务政府,先后出台《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行动方案》《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行动方案》《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建成“数字政府”政务云平台湛江节点和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努力实现“民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湛江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吸引了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持续保持“看好湛江、投资湛江、凝心聚力、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在营商环境方面,我们将认真学习深圳完善公平开放市场环境、保护知识产权、完善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先行经验,深入实施《湛江市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行动方案》,持续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营造更具吸引力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优质营商环境;复制推广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改革创新经验,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推进“数字政府”建设,落实好减税降费各项措施,健全政企沟通机制,打造阳光法治服务政府。

        在社会治理方面,我们将学习借鉴深圳社会治理现代化经验,推动湛江“智慧新防控”体系建设,强力推进“信用湛江”建设,改革创新群团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模式,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在民生建设方面,我们将积极拓展与深圳在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合作,共同打造优质生活圈。比如,加强医疗卫生人才联合培养和交流,鼓励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湛江中心人民医院等医院与深圳开展深度医疗合作。

       在生态保护方面,我们将深化深湛两地生态保护法律法规、政策、标准、技术等领域的交流,学习借鉴深圳绿色发展实践经验,推动“湛江蓝”“深圳蓝”更加出彩。

      在城市建设方面,我们将对标国内一流城市特别是广州市、深圳市,结合“十四五”规划和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对中心城区的规划进行再梳理再提升,进一步拓宽城市空间,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人口和经济承载能力。进一步学习深圳开放多元、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和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特区精神,推动湛江建设崇德向善、宜居宜游的现代文明之城。学习借鉴深圳荣膺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经验,全力以赴打好打赢我市创文“攻坚仗”。

      与此同时,我们将按照中央顶层设计以及省的部署要求,继续抓好“18+13”改革重点任务的落实,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切实提高改革综合效能,努力做出亮点、打造试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湛江改革经验。

       南方财经:湛江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将如何抓住机遇,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湛江市委书记  郑人豪:湛江是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一带一路”海上合作支点城市、广东对接东盟的前沿城市,也是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和北部湾城市群、海南自贸港之间的枢纽和衔接点,在新一轮扩大开放中不可或缺、大有可为。特别是总书记在2018年视察广东时亲自为湛江把脉定向,特别指出,现在海南全岛是自由贸易区了,海峡对岸的湛江要把握机遇、相向而行。这是总书记对湛江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殷切期望和谆谆教诲。如果我们再次错过机遇,抓不出成效,就会成为历史罪人。

       接下来,我们将担当作为、占领高地,充分发挥湛江“承东启西、沟通南北、连接海内外”的重要战略作用,努力在深化陆海双向开放中推进高质量发展,为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出湛江贡献。

       一是积极增创对外开放新优势。我们将把提升与“双区”的通达水平作为主攻方向,把强化与海南自贸港和北部湾城市群的交通联接作为重要支撑,打造国家战略对接的重要连接点和支撑点,不断提升湛江扩大开放的区位优势。

       特别是加快推进时速350公里的广湛高铁、湛江国际机场、茂湛高速改扩建工程,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2小时交通圈,实现与珠三角的全方位无缝对接,促进湛江与“双区”各方在更广领域实现资源配置、优势互补。

       加强与招商局集团的合作,聚力推进湛江港40万吨级航道工程、集装箱码头、疏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集疏运体系,打造“深水化、大型化、专业化、国际化”一流港口,持续巩固湛江扩大开放的港口优势。

       做大做强湛江保税物流中心(B型)和中国(湛江)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加快申建湛江综合保税区,积极推动霞山区块(含临港工业园区和湛江综合保税区)、东海岛区块、徐闻区块纳入广东自贸区扩区的片区,重塑湛江作为沿海开放城市的比较优势。

       二是坚持与海南相向而行。“与海南相向而行”是总书记为湛江量身定制的改革开放再出发的行动纲领。我们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出台了《中共湛江市委湛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与海南相向而行的意见》,全面推进与海南的交通、产业、对外开放、公共服务等方面深度融合紧密合作。

       目前,我市与海南建立各层级、各领域的常态化对接合作机制,与海口市签署《参与共建西部陆海贸易新通道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关于琼州海峡春运应急服务联动协议》,琼州海峡北岸的3家航运企业完成整合,徐闻港区南山作业区客货滚装码头于9月26日正式开港运营。

       接下来,我们将牢牢把握机遇,加强与海南相向而行,加快融入海南自贸港开放新格局。重点以琼州海峡港航一体化为牵引,以雷州港区乌石作业区通用码头、湛海高铁等项目为重点,推动客货黄金水道更加便捷通畅。支持湛江港与海南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共建华南大宗商品交易分销中心,构建海南交易、湛江港交割的“前台后仓”格局。

       三是更加积极主动服务好对接好“双区”建设。我们将建立健全与深圳等大湾区城市在产业、市场、港口、资本、人才等方面交流互动机制,推动双方开展多层次、全方位合作。重点依托巴斯夫、湛江钢铁、中科炼化、廉江清洁能源等大项目,围绕“双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全力引进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好为“双区”提供产业配套、规模支撑。

       进一步对接“双区”多层次市场需求,扩大湛江有效供给,加快培育海鲜、南亚热带水果等优势农产品品牌,建设面向“双区”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基地,为“双区”提供高品质、多样化的消费产品。落实省委部署要求,加强与广州深度协作,尽快签订两市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构筑“核+副中心”动力机制。

       四是深度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湛江是唯一一个以地级市身份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城市。下来,我们将加强与重庆、贵州、广西、海南等其他13个省(区、市)联动,共同争取把相关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全力推进合湛高铁、张海高铁、河茂铁路西延线等项目建设,畅通湛江与西部省(区、市)的快速货运通道,实现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

       加强与重庆等地在对接东盟、共建开放平台、发展对外贸易、提升通关便利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共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支持设立湛江运营平台公司,做大做强新通道沿线经湛江港进出的陆海联运物流,加快发展大宗散货和冷链运输,不断拓展经济腹地。

       五是加强与北部湾城市群以及茂名、阳江等城市的合作互动。湛江作为北部湾中心城市,一直以来重视加强与广西等北部湾地区的开放合作。2016年,湛江与北海签订了粤桂北部湾经济合作区框架协议,共同打造两广沿海经济带。

        今年9月17日,玉湛高速公路全线通车,成为玉林乃至广西又一条出省出海新通道,将推动粤桂两省区联动发展。下来,我们将认真落实《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加强与北部湾城市群合作,加快合湛高铁、张海高铁、河茂铁路西延线等项目建设,推动交通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发展错位互补、生态环境共建共享、社会事务互利互惠。深化与东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致力打造中国对接东盟海上合作的战略支点。

        今年6月23日,湛茂阳三市召开第一次联席会议,签署了《协同推进现代化沿海经济带西翼高质量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并一致同意以轮流主办的形式,定期召开三市联席会议,建立起常态化工作协调机制。

         接下来,我们将加强与茂名、阳江的互动,一起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优质资源,推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金融、商贸等方面提质升级,共同塑造湛茂都市圈的发展磁场和虹吸效应。

       南方财经:在“一核一带一区”的区域发展新格局中,沿海经济带是新时代广东发展的主战场,湛江如何把握定位,在“沿海经济带”的发展建设中贡献更多力量?

       湛江市委书记 郑人豪:这几年,在总书记、党中央及省委、省政府的厚爱支持下,湛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期”和“窗口期”。总书记赋予湛江“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与海南相向而行”的时代使命。省委、省政府把湛江作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一环强力推进,明确支持湛江全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明确要求把湛江打造成国家战略对接的重要连接点和支撑点,用实实在在的政策、项目、资金支持把湛江送上了发展快车道。

        我们充分认识到,湛江拥有天然的深水良港、广阔的发展空间、绵长的海岸线、巨大的土地潜力,在国家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战略中,可以让粤港澳琼各方在更广阔的区域中配置资源、优势互补。我国广阔的大西南内陆地区对接海上丝绸之路和粤港澳大湾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必须有湛江来提供支撑。

       因此,湛江要乘势而上、借势而为,认真谋划发展思路,补齐补足发展短板,为国家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这既是我们的的历史使命,也是沉甸甸的责任担当。

       近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党中央系列决策部署,认真贯彻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结合省委部署的“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工作,坚持跳出湛江看湛江,把湛江放在全省全国大局中去研究、谋划、部署,不断完善、优化、提升湛江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补齐补长发展短板,突破发展困境和瓶颈,努力把湛江发展的路子走对走实走好,推动形成了“看好湛江、投资湛江,凝心聚力、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比如,2017年湛江新一届领导班子搭建起来后,我们按照总书记教给我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标省委的九大调研课题,认真开展“深调研”工作,不断深化对市情的认识,对湛江的方位、担当、任务、问题、风险作出客观分析,充分认识到湛江已经落后,必须解放思想、急起直追。在广泛调研基础上,我们出台了《“三大抓手”实施方案》和《五大产业发展计划》,切实把中央的决策部署以及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落实到具体抓手、行动计划和项目上,以钉钉子的精神全力把各项重点工作抓到位、抓出成效。

       又比如,2018年,我们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总书记“把汕头、湛江作为重要发展极,串珠成链,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的要求,出台《关于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的决定》,明确了“全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的总目标总任务,形成了统筹推进“一通道、一港区、一示范”建设的工作思路。

       一通道,就是参与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湛江作为广东对接东盟的前沿城市,在衔接“一带一路”国际陆海贸易中的地位不可或缺,有责任也有能力参与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充分发挥“承东启西、沟通南北、连接海内外”的重要战略作用,成为对接海南自贸港,联动北部湾、大西南、西北内陆腹地,参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连接“一带一路”的重要出海口。所以,我们不断争取,主动拜会国家和省直有关部门,最后推动湛江成功纳入《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

       一港区,就是推动霞山区块(含临港工业园区和湛江综合保税区)、东海岛区块、徐闻区块纳入广东自贸区扩区的片区。湛江港即将升级为华南地区唯一通航40万吨级船舶的世界级深水港口和码头,在降成本等方面占据明显优势。中央及省委之所以布局4个投资分别超百亿美元的重大临港项目在湛江,就是因为在全世界都很难找到这么好的物流条件,运输大吨位原材料成本较低。

       比如,巴西或者澳大利亚到中国的矿船,40万吨船的运费比17万吨船的运费便宜8-12美元/吨,炼成钢铁之后比上海宝钢便宜300多元人民币/吨。可以说,湛江最大的比较优势就是港口优势。如果不充分挖掘好、发挥好,为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出更大贡献,就会白白浪费了这个优势。

       同时,我们加强与海南相向而行,加大与海南自贸港的开放合作力度,支持徐闻建设广东对接服务海南的南门户城市,承接海南自贸港的政策红利。我们将争取国家和省支持霞山区块(含临港工业园区和湛江综合保税区)、东海岛区块、徐闻区块纳入广东自贸区扩区的片区,推动湛江开放平台进一步升级,增创湛江开放发展的新优势。

       一示范,就是建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湛江是国家经略南海的保障基地和战略要地,海岸线占广东的30.2%、全国的6.9%,发展海洋经济基础较好。2018年12月,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将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列入首批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更加增强了湛江以临港工业为龙头的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动能。

        我们重点就是做好李希书记提出的临港产业、滨海旅游业、特色优势农业和军民融合发展“四篇文章”,高水平建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把湛江打造成为创新临港重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试验基地、展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的重要窗口、推动广东沿海经济带协同发展的关键支撑。

     “三个一”建设是湛江为全省全国发展大局作出贡献和提供支撑的重要平台,得到了李希书记和马兴瑞省长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可。下来,我们将主动对标对表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对湛江发展的新定位新要求,尤其是这次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优化提升湛江发展思路,确保各项事业发展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

建设世界级临海产业基地

       南方财经:近期广东出台“双十”产业发展计划,湛江在做大做强临海产业集群上有哪些规划?如何加快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湛江市委书记 郑人豪:近年来,国家和省的新定位、快捷通达的预期、区位优势的凸显,使湛江的比较优势和后发潜力得到国内外投资者的青睐。我们充分发挥湛江的比较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突出做好“四篇文章”,深入实施“五大产业发展计划”,加快构建高水平高质量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第一篇文章是临港产业。湛江拥有40万吨级天然深水航道和优良港口,以及广阔的土地和发展空间,在发展临港产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随着宝钢湛江钢铁基地3号高炉开工建设;中科炼化在湛江设立独立纳税法人,一期项目建成中交;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项目正式启动;廉江新能源项目前期工作顺利推进,湛江正在发展成为华南地区现代化临港重大产业集聚基地。

        第二篇文章是滨海旅游业。滨海旅游产业是富民惠民、带动力很大的产业。我们将结合广东省优先推动建设的滨海旅游观光公路,依据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吸取海南和国际上发展滨海旅游产业的成功经验,推动雷州半岛全域旅游开发,加快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第三篇文章是特色优势农业。湛江在农业和海洋渔业领域具有全国影响力,接下来要进一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做强做大,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第四篇文章是军民融合发展。接下来,我们将加快推进军民结合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高标准谋划举办广东国际海洋装备博览会,扎实推进海上风电、深海养殖等与中船集团的合作项目,打造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示范区。

       此外,湛江将重点实施重大工业产业项目达产增效、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提速、高新技术产业培育、蓝色海洋综合开发“五大产业发展计划”,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前瞻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海洋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0%。

打造四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南方财经: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湛江将如何抓住机遇,提升营商环境,助力世界级临港产业集群建设?

       湛江市委书记 郑人豪:近年来,为营造更具吸引力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优质营商环境,我们成立了湛江市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市投资促进局,围绕打造钢铁、石化、造纸、生物医药、现代物流、农海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集群,面向国内外500强企业、珠三角大型制造业企业“点对点”开展产业链招商,推动湛江从“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

       近两年湛江招商签约项目236个,投资额2609亿元,引进招商局集团、中船集团、华润、中交、宝能、恒大等世界、国内500强企业。同时,宝钢湛江钢铁、中科炼化、巴斯夫、廉江新能源4个投资分别超100亿美元项目加快投产、持续增效。湛江现代化产业已经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开放体系的组成部分,这也倒逼我们在产业链布局、贸易通关举措上改革创新,促进建立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未来,湛江要建设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离不开现代化产业支撑,“十四五”期间,湛江将推动四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做强做大。

        第一是打造千亿级钢铁产业集群。目前,宝钢湛江钢铁基地1、2号高炉达产达效,3号高炉全面开工建设,4号、5号高炉加快筹备建设,2019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88.93亿元。同时,钢铁配套产业园建成投产项目11个,在建项目6个,在谈项目25个。接下来,我们将全力打造以宝钢湛江钢铁为龙头的超2000万吨世界级大型精品钢和绿色碳钢生产基地,力争到2025年钢铁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

        第二是打造千亿级石化产业集群。我们将全力推动中科炼化一期项目达产达效,加快推进二期项目前期工作;全力加快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首期第一批项目建设,确保2022年建成投产;力争到2025年,石化产业集群产值达到1000亿元,打造世界级石化产业集群基地。

        第三打造千亿级造纸产业、汽车产业集群。以晨鸣纸业、中国纸业、冠豪高新等骨干企业为基础,形成多元森工关联产业链条,推动全市造纸企业集聚发展、绿色发展,打造全国最大的浆纸产业基地。在汽车产业,依托钢铁、石化、能源的产业优势,规划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大型园区,加大产业链配套,瞄准百万辆产量的目标,共同打造千亿元级的产业集群。

       四是打造千亿级优势传统产业、海洋产业集群。积极推进包含家电制造产业、农海产品加工产业、家具制造产业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继续对传统产业实施技术提升,培育打造一批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优势传统产业集群,同时大力发展海洋装备、海上油气田开发、深海养殖等新兴海洋产业,力争到2025年三大传统产业和新兴海洋产业集群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

       南方财经:近几年湛江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成果如何?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真抓实干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重要要求方面,将有哪些新的举措?

       湛江市委书记 郑人豪:近年来,我们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将持续改善民生作为市委、市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最突出的问题着眼、最具体的工作抓起,通堵点、疏痛点、消盲点,补齐民生社会事业短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当好人民群众的“公共服务生”。

        一是举全市之力打好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0例(其中境外输入确诊病例8例),无症状感染者9例(其中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6例),全市疫情防控实现确诊病例“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别是我们在全国率先依法紧急征用28家健康观察定点酒店,妥善安置湖北籍人员1000多名,充分展现了湛江人的温厚,得到了中央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在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得到李希书记的表扬。

       二是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作为推动湛江农村脱胎换骨的重大机遇,尽锐出战、攻坚克难,深入开展“十百千”本土干部回乡促脱贫攻坚行动。全市218条贫困村已全部出列,81680户233737名贫困户全部达到脱贫标准;在2019年省级扶贫考核情况通报中,省对我市综合评价为“好”并予以通报表扬。

       三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我们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大工程,创建省级“粤菜师傅”大师工作室4个、省级“粤菜师傅”培训基地4个,认定市级“南粤家政”培训示范基地10家,全市组织培训15.03万人,带动就业5.2万人。

       全面加强学位建设,全力推进学校改扩建,省级教育强县、强镇(街)覆盖率100%,10个县(市、区)成功“创现”。

       创新医保“湛江模式”,加快补齐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短板,圆满完成了7间中心卫生院升级改造任务,218个省定贫困村卫生站建成投入使用。

       有序推进粤西水资源配置工程湛江分干线项目,其中市引调水工程完成投资2.72亿元;合流水库建设工程今年7月动工建设,南渡河引水工程、鹤地水库至雷州输水工程将于今年12月底前动工建设,雷州半岛干旱缺水的历史问题即将有效解决。

       四是全力维护社会大局持续稳定。我们坚持底线思维,坚决打好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深入推进平安湛江和法治湛江建设,持续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涉枪涉爆、涉电信网络诈骗、涉盗抢骗、涉黄赌毒、涉食药环等突出违法犯罪,城乡治安和综治维稳形势呈现近年少有的平安稳定。

        我市在2018年全省综治工作考评中排名第14位,比2017年进了7位;在2019年全省综治考核中排名第12位,比2018年又进了2位;在法治广东考评中位居粤东西北第1位;被中央政法委确定为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

       五是坚决守住蓝天白云底线。湛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环境空气质量连续多年保持全国前列,9个国考省考断面水质优良率100%,湛江湾入选省首批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综合示范区。实践证明,只有解决了老百姓的民生问题,才会获得百姓的真诚拥护,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只有重视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才能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

       下一步,我们一定按照总书记的重要要求,继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问题出发,以更大决心、更大气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一是更加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实施好“促进就业9条”等政策和“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大工程,解决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问题。优化城乡区域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增加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学位。统筹做好医疗、社保、救助、帮扶等保障工作,提升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

       二是全力以赴打赢三大攻坚战。抓住今年剩下的2个月时间,憋足一口气、铆足一股劲,倒排时间表,确保年底高质量通过脱贫攻坚验收。持续实施雷州半岛现代农业、水利建设、生态修复三大规划,抓好近岸海域水产养殖污染整治工作。扎实做好八大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坚决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三是慎终如始做好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强化港口“外防输入”疫情防控措施,严格落实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继续做好全市“内防反弹”常态化防控,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四是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强化底线思维,加强研判预警,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和防台救灾各项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南方财经:湛江“十三五”的成绩单如何?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湛江在“十四五”期间有哪些新的发展蓝图?

       湛江市委书记 郑人豪:“十三五”期间,湛江重大产业集群加速成型,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成效显著,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效凸显,重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全市生产总值。2016年完成2487.25亿元,2019年完成3064.72亿元,2016-2019年年均增长5.8%。人均生产总值。2016年实现34274元,2019年实现41720元,2016-2019年年均增长5.4%。

       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由2016年的18.7:38.8:43.5调整为2019年的19.1:34.4:46.5。2016-2019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5%,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

       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基本达到预期。2019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1.26亿元,增长7.7%,2016-2019年年均增长8.4%。外贸进出口总额413.84亿元,增长9.7%,年均增长6.7%。实际利用外资金额2.36亿美元,增长237.7%,年均增长46.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40亿元,增长8.4%,年均增长9.6%。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连续6年超千亿元,年均增长8.9%。

       特别是,“十三五”时期重点工作任务完成出色。比如,重大产业集群加速成型。宝钢湛江钢铁基地3号高炉全面开工;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项目正式启动,中德两国总理发来贺信;中科炼化一体化项目于今年6月16日正式投产,年产值将超过600亿元;廉江清洁能源项目前期工作正加快推进。

       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成效显著。深湛高铁江湛段于2018年7月正式开通,广湛高铁于今年6月30日全线动工,合湛高铁、湛海高铁前期工作顺利推进,“五龙入湛”高铁新格局加快形成。玉湛高速于今年9月17日全线通车。

       湛江港40万吨级航道工程顺利开工,即将升级成为华南地区唯一通航40万吨级船舶的世界级深水港口和码头;徐闻港区南山作业区客货滚装码头已于今年9月26日开港运营。湛江国际机场全面开工建设,力争2021年建成。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效凸显。湛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湛江湾实验室于2019年3月挂牌成立,首批9项科研项目启动,12位院士参加实验室建设。新增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和省级重点实验室4家,目前我市共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4家。2019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1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237家;服务科技型初创企业678家。

        面对新的一个五年发展规划,湛江要深入立足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一通道、一港区、一示范”为引导,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深入推进湛江与海南相向而行,全面加强与北部湾经济区深度紧密合作,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打造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体系,全力将湛江建设成为国家战略联动与融合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省域副中心城市、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影响力和引领力强的世界级产业新城,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作者:方晓茸 黄浩博

制作:陈国光

配音:刘锦阳

拍摄:黄浩然

拍摄支持:湛江广播电视台

监制:向秀芳

海报设计:王冰

新媒体统筹:丁青云  曾婷芳  赖禧  丁海利

出品: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作者:方晓茸,黄浩博 编辑:丁海利)

方晓茸

节目监制

《南方财经报道》监制,经济新闻电视人。每个人都在与人生苦战,成长路上有缘相遇,眷顾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