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生态白皮书》:医药产业集聚优势明显,半导体产业结构待优化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施诗 上海报道
2020-11-08 14:40

大湾区的医药和半导体两大产业发展趋势喜人,但未来挑战不少。

11月6日,在广州市国际投资促进中心、广州市科学技术发展研究中心和广州开发区投资促进中心的支持和指导下,默克中国创新中心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生态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

《白皮书》指出,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经济活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截至 2019 年,大湾区生产总值达到了11.62 万亿元,以不到全国 5%的人口,不到 1%的土地面积,贡献了超过全国十分之一的 GDP。

《白皮书》还通过数据与例证,展示了大湾区的医药和半导体的产业优势,以及未来所面临的挑战。

医药产业集聚优势明显,中药表现强势

《白皮书》认为,大湾区是全国医药产业的重镇,近年来发展迅速。区域内产业集聚优势明显,上下游产业链完备,特别在中药、化学药和生物药的研发、生产与流通领域具备独特的优势。

中药是大湾区的传统强势产业,其中广东省是中药材的产地。据统计,该省的中药材资源约占全国药材各类的20%,种植面积达575万亩。广东省还是全国重要的中草药市场。据商务部统计,广东省2017年中成药销售总额达到334.34亿元,占全国中成药销售总额的 11.16%,位居全国第一。

除了中药之外,大湾区也是化学药的生产研发基地之一。知名的龙头企业如阿斯利康、龙沙、百济神州、康泰生物、海普瑞等都已在大湾区进行深入布局。这些企业的入驻也带动了创新的发展。2019年,大湾区生物药和化学药的药品新注册申请数量合计 536 个,实现了从2016年开始高达 44%的年复合增长率,高于32%的全国同期增长率。

医疗器械方面,迈瑞、先健科技、达安基因等龙头企业在该产业的发展中起到了带动作用。2019年,大湾区的医疗器械产业总产值为1254.83亿元,占全国的16.67%,位居全国第一。2020年上半年,广东II、III类产品首次注册数量达到 933 件,占全国15.4%,位居全国第一。

此外,大湾区的医院资源丰富。根据2020年4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显示,广东省共有医院1650家,其中三甲医院数量为122家;香港的医疗水平处于全球领先位置,收治患者的乳腺癌存活率、直肠癌治愈率均列世界第一;澳门则拥有高效稳定的基层医疗网络,被世界卫生组织评为太平洋地区的典范,当地人均寿命高达84岁,位居全世界第二。

《白皮书》指出,尽管医药产业发展喜人,但是在医疗改革的进一步推动下,国内用药结构的变化将持续发生。传统化学药与辅助用药的销量将被继续压缩,给疗效更好、副作用更低的新型药物留出更多的支付预算。这也给以中药、传统化学药为主的大湾区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

半导体整体产业链偏向设计端

中国科技行业长期面临“缺芯”的困境。据统计,2019年我国芯片的进口总额为3040亿美元,自给率目前不到 30%。因此,中国的芯片产业依然处于艰难攀升的阶段。

不过,《白皮书》指出,作为中国半导体相对发达的产业聚集地之一,大湾区在部分环节已经实现了高端化与自主化,半导体设计与模拟芯片制造是当地半导体产业的特色。2019年,深圳市半导体设计单个环节的销售额为758.7亿元,占比全国设计产业总规模的29.44%。

在模拟芯片制造领域,大湾区正逐步追赶世界领先水平。2019年,总投资额为288亿元的粤芯半导体项目正式进入量产阶段,12英寸芯片生产线开始逐步投产。预计到 2022 年,粤芯半导体一期、二期将总共具备 4 万片的月产能。

不过,《白皮书》强调,大湾区在半导体的其他细分领域和环节的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特别是芯片的封装测试与生产制造。这主要是由于设计环节距离市场最近,大湾区活跃的下游芯片消费市场拉动了设计环节的快速发展。半导体产业结构仍有待优化。

近年来,得益于政策支持与产业端的发力,大湾区的半导体产能也在加速增长。据统计,2015年以来,广东省集成电路产量迅速增加,5年间的年均增速为 21.9%,2019年产量为363.24亿块,占比全国总产量的17.8%。

《白皮书》认为,半导体行业的提升,不仅是厂房的扩建,而是需要全产业链的共同发力,其中上游材料及设备厂商尤为重要。若没有这些厂商的技术突破与研发支持,芯片的制造厂商就始终只能在中低端竞争。

(作者:施诗 编辑:和佳)

施诗

海外版记者

长期关注美国政经动态和在华外资企业的发展情况,追踪娱乐、体育、医药、文旅等领域的最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