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普华永道梁伟坚:日益成熟的资本市场推动中概股“回归”数字化、城镇化令中国市场充满机遇

施诗2020-11-10 05:00

普华永道中国市场主管合伙人梁伟坚

2020年是中国资本市场成立30周年。30年来,中国的资本市场从零发展为现在的世界第二大资本市场,从最初的探索到如今逐步完善。

“我觉得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步伐是相当快、相当大的。总体来讲,市场的透明度、审批的流程、披露的内容等都有比较大的改变。国际的金融机构、投资者会越来越多地参与中国的资本市场,使得中国资本市场越来越靠近一个成熟的市场。”普华永道中国市场主管合伙人梁伟坚于11月8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

拥有30多年职业经验的梁伟坚,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见证和参与者,对中国的营商环境及资本市场运作有着深入了解。进博会期间,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就进博会对全球经济复苏的意义、全球资本市场的变化以及中概股回归等问题专访了梁伟坚。

数字化、城镇化令中国市场充满机遇

《21世纪》: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形势下,你认为进博会对促进各国加强经贸合作、推动全球经济复苏有哪些积极意义?

梁伟坚:我认为是很有意义的,今年世界受到疫情影响比较大,在目前的情况下,有一个大规模的线下活动,让很多外国展商来到中国,直接面对面跟很多客户进行交流沟通,看看在中国“双循环”的战略之下如何抓住中国本土市场的机会,同时能把国外的一些做法、解决方案带来中国市场。

这次有那么多参展商来参加,向世界释放了非常正面的信号。按照世界银行的预测,中国是(今年)全球唯一能够实现经济正增长的大型经济体,所以进博会对于全球的经济而言,能起到拉动的作用。

《21世纪》:面对疫情的挑战,中国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这将为外资企业带来哪些机遇?

梁伟坚: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最后一年。过去几年,从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来讲,在创新、城镇化、数字化等领域还是有很大的发展。

未来几年,我认为中国会进一步扩大开放。过去几年我们看到很多变化,如营商环境的改善、减税降费、国有企业混改,下一个五年里这样的趋势会持续。比如,城镇化的进程,中国现在的城镇化率大概60%,而世界发达国家基本上会达到75%以上。我们经常听到其他人提起智慧城市、新基建、新型城镇化、“两新一重”等概念,所以这一方面对于很多外商而言是很好的机遇,去探索如何参与城镇化的建设。

此外,我们也经常听到,中国要构建比较全面的一个产业链、产业群。尤其现在国际形势复杂,中国需要有很健全的生产生态,很多大企业也在数字化领域有较大的预算,因此有进一步工业化、数字化的空间。

中国还是一个农业大国,因此农业方面也很重要。现有的农业如何进一步现代化?这个角度为城镇化也带来了一些助力。围绕着这几个方向,很多外商来到中国、了解中国推进经济发展下一步的大方向之后,会发现当中有很多机遇。

服务贸易或成新发展潮流

《21世纪》:你刚刚也提到整个世界发生了很多变化,怎么去判断当今世界的经济格局?

梁伟坚:目前世界经济相当不一样,如何重塑未来是我们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看到确实有几个大的趋势,传统经济似乎受到很大的影响,但是股票市场总体上还不错,而市场资源可能往科技公司倾斜。

政府在全球经济里扮演一个帮助维护秩序的角色。地缘政治比较复杂,某一些国家可能会推进一些政策导致逆全球化的出现,但是我认为全球化大的方向虽然有波折,却不会改变。未来每个区域的合作也会进一步加强,比如中国跟东南亚的合作,近几个月FDI(外商直接投资)、出口等方面的合作还在增加。随着中国“一带一路”的推进,沿路这些国家还有比较大的增长空间。“双循环”、跨境合作、“一带一路”等方向不会改变。

《21世纪》:目前全球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你怎么看待这个大变局?企业应该怎么去应对?

梁伟坚:中国崛起确实是一个比较大的趋势,所以世界上很多国家可能未必一下子能完全适应这个格局。但是,从总体趋势来看,经济的基本规律不会改变,只是增长方式可能发生改变,例如数字化或者是服务贸易增长。以前的全球化很多时候是基于实体贸易,如今随着科技发展,服务贸易从不可能变成可能,因为有新的载体、新的方式、新的内涵。中国也正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前进,未来服务贸易是一个发展潮流。

中国资本市场正日益成熟

《21世纪》:今年以来,多个国家的交易所都进行了改革,如纽交所可以直接上市,中国资本市场也推出了注册制的上市方式。你认为交易所“改革潮”来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梁伟坚:先说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中国改革的步伐是相当快和大的。今年中国出台新的证券法,也推出了创业板注册制的改革。因此,那些在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回到中国香港或中国内地上市可能将成为趋势。

总体来讲,中国在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以及在市场透明度、审批流程、披露速度等方面都有比较大的改变。此外,中国金融业将进一步开放,我认为国际金融机构、投资者会越来越多地参与中国资本市场,使得中国资本市场越来越靠近一个成熟的市场。近半年中国股市是一个“慢牛”的状况,发展趋势很健康。一个比较活跃、慢慢成熟的资本市场可以带动企业的直接融资。反过来讲,对于中国创新(驱动发展)的国策有很大的帮助,因为金融市场是推动实体经济的得力助手。

全球方面,欧美成熟市场其实没那么大的改变。中国香港的资本市场也有一些改革,比如越来越能接受一些新经济公司、生物科技企业以及海外上市公司第二上市等。这也是属于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组成部分。

《21世纪》:现在上市地的选择这么多,中国公司应该怎么去选择?

梁伟坚:其实每个企业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从IPO的案例来讲,以前在中国内地市场没那么成熟的情况之下,可能更多是在境外上市。不过,从我们现在处理的案例来看,内地科创板、创业板、A股的占比更多。但也有一些企业,因为前期投资者结构,或部分资本市场的二级市场投资者结构比较成熟,还是会继续去美国上市,也有一些可能是比较适合中国香港的。所以我认为,还是要取决于企业自己所处行业、投资者结构、投资者群体历史、资本市场的窗口等因素。

《21世纪》:今年以来,以阿里巴巴、网易为首的中概股都选择在港交所进行二次上市。为什么中概股都选择去中国香港进行二次上市?

梁伟坚:这是因为改革使得中国内地及中国香港的市场比较活跃和成熟,接受度更高。从合理化的角度来讲,上市的地方可能更靠近本身的最大市场,中国香港也好,中国内地也好,都是国内的市场,所以这两个应该比较适合。

跨境方面,这几年的中美关系有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美国有一些新的法律规定、提案,未来的发展也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此回归中国市场的选择还是相当合理的。

《21世纪》:受几家明星企业的影响,A+H股又开始被追捧。你认为A+H股上市未来会不会成为一个常态?

梁伟坚:我认为A+H股相对来讲还是一个趋势,因为两地的市场、两地的投资者结构、渠道是不一样的。很多时候H股会多一些国际投资者,而且它的市场化程度可能相对更高一些。但内地的市场投资群体规模也相当大,很多公司觉得A股某些行业估值可能会更好。所以结合起来,A+H可在某个程度上互相补充。

《21世纪》:正如你所说,两个市场投资者结构不一样,中国香港的资本市场是以机构为主,中国内地的市场是散户为主。这对选择A+H股的企业来说也存在挑战。他们该如何去迎合投资者的口味?

梁伟坚:传统上大家觉得A股市场个人投资者多一点,但随着中国这几年资管行业的发展,以及沪港通、沪伦通、深港通启动,其实有相当多的机构投资者也进入了A股市场。另外,随着金融业的开放,资管、证券领域也会进一步开放,所以投资者结构会越来越成熟。

《21世纪》:你如何展望中国资本市场的未来?哪些板块会有更多的企业上市?

梁伟坚:从我们服务的客户来讲,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医疗、生物制药、半导体等科技类公司上市较多。一些服务类的企业也会选择上市,如房地产管理服务、物管服务等领域的公司,以及一些服务平台的公司,如O2O的医疗服务平台,这代表中国市场对于对高质量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

中国未来几年的经济发展,数字化、城镇化会是关键的方向,例如医疗、教育、物管服务等。随着经济的推进,一些细分行业会有一些突出的公司产生。

(作者:施诗 编辑:和佳)

施诗

海外版记者

长期关注美国政经动态和在华外资企业的发展情况,追踪娱乐、体育、医药、文旅等领域的最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