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保险总经理徐敬惠:保险视角下的养老金融发展机遇与对策

最保险李致鸿 2020-11-10 16:26

11月10日,大家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徐敬惠在出席“第十五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时,发表了题为《保险视角下的养老金融发展机遇与对策》的主题演讲。

徐敬惠表示,今年年会的主题是“洞见未来,变革中的保险业”,谈到“未来”和“变革”,养老金融无疑将会给保险业和整个金融业带来新动能、新机遇。在上个月举办的2020金融街论坛上,郭树清主席对于养老金融的改革方针、核心价值、市场空间等方面进行了描绘和阐述,养老金融将进入加速转型和发展的新阶段,保险业应当乘势而上,担负起行业的使命和责任,积极融入到国家养老战略和经济发展新格局之中。

会上,徐敬惠谈了保险业如何把握养老金融发展机遇的一些思考。

一、养老金融的发展规律和趋势

通过研究国外养老金体系的演进历程和特点,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去把握:

(一)注重观念培育,树立国民养老准备理念

养老储备需求几乎存在于每个人的整个生命周期,但从储备需求的激发,到金融知识的学习,再到养老资产的配置,其前提是养老准备理念的树立,引导每个人早做思考和安排自己的养老问题。发达国家在养老金融理论和实践上,具有一定的领先优势,国民在养老意识、长期投资、风险收益匹配等方面,培养起正确的养老金融观念,对于自己不同生命阶段的风险偏好和收益要求,具有相对清晰的认知,有力推动了养老金融的发展。

(二)强化财税激励,鼓励个人自主建立养老金

从国外养老金体系的发展历程来看,在老龄化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推动个人自主建立养老金已成普遍共识,并成为养老金融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而财税优惠是促进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根本动力和通行做法。一般来讲,财税优惠包括税收递延和补贴两种方式,递延适合中高收入人群享受税前扣除优惠,补贴更适合较低收入人群获得实质性的资金支持。通过灵活运用两种激励方式,可以兼顾不同收入群体的需求,撬动更高的养老储备意愿,惠及更多人群。

(三)丰富产品清单,满足多元养老财富储备需求

由于在财富水平、风险认知等方面存在差异,不同群体对于养老金融产品的需求和偏好表现出不同特征,各国普遍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广泛参与,提供不同风险和收益组合的产品。郭树清主席在阐述养老金融改革方针中已指出,将大力发展养老储蓄存款、养老理财和基金、专属养老保险、商业养老金等专业养老金融产品,预计税优产品清单扩充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四)对接资本市场,贡献长期资本实现互动双赢

养老金储备,一方面具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需求,另一方面具有资金规模大、周期长、稳定性高等特点,是资本市场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的重要力量。仅以美国第三支柱IRA计划为例,2019年底资产规模11万亿美元,其中,共同基金投资规模4.8万亿美元,占比43.8%,权益基金投资规模2.7万亿美元,占比共同基金的55.4%。以养老金机构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已逐渐成为美国资本市场的绝对主角,实现了有效地互动和双赢。

(五)鼓励年金转化,提供长期持续稳定的现金流

养老储备的初衷是在老年阶段获得长期持续稳定的现金流,满足养老生活开支所需,相较于一次性提取养老金,通过年金转化进行定期提取,更符合养老的本质。以意大利为例,所有的养老金计划都为投资者提供了购买年金保险的选项,所有年金保险均设有最低收益保证,当投资者退休时,可以将全部或部分个人养老金转化为年金保险,定期领取养老金;通过在年金保险中加入终身领取责任,则可以定期领取养老金,直至身故。

二、养老金融需求侧涵盖五大核心诉求

郭树清主席在养老金融改革总体方针中提到的“正本清源”之“本”,实质是对照国民真实的养老保障需求,设定无偏的产品与服务,破除产品导向和销售导向下的供需错位问题。从养老金融需求侧来看,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养老储备资产的持续保值增值

本质是发挥金融机构的市场化、专业化的财富管理职能,应对经济周期下行和资本市场波动风险,满足不同人生阶段、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家庭结构、不同风险偏好的个性化资产配置需求,增加国民的财产性收入。

(二)养老金领取的长期持续稳定

核心是保障国民养老金领取的长期性、连续性和稳定性,避免因长寿风险下造成养老储备提前耗尽,这需要借助精算技术和资管能力,将养老储备转化为长期稳定的现金流,将养老金是否充足的不确定性,转化为月领取金额的确定性,并可实现“活多久,领多久”,有效抵御长寿风险。

(三)康养服务资源的获取与提前锁定

关键是养老金的最大支出在于康养、护理和医疗等方面,养老金规划也要基于养老生活必须的康养服务资源保障来考虑。在优质康养服务相对稀缺和不均衡的环境下,能够在需要时,有效获取到优质资源。尤其对于优质的养老服务资源,甚至希望提前锁定相关权益,提早妥善安排颐养之地。

(四)非流动性资产向养老金的柔性转化

实质是丰富养老资金的潜在来源,在不损失资产权益的情况下,提前兑现资产价值,以备所需。例如,通过投保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可以在保留房产使用权的情况下,提前兑现房产价值;未来,还可以通过保单贴现,将寿险保单的死亡给付金提前部分领取,补充养老金。

(五)家庭财富的保全与传承

本意是通过指定继承人的法律安排,或者指定受益人的金融安排,合法的将资产继承由法定变为指定,并做好资产的有效隔离和节税筹划,属于财富管理职能下的另一分支。

三、保险业应在产品、投资、服务端共同发力养老金融

我们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养老金融的内涵十分丰富,但本质是财务规划,重点是实现资金跨周期的保值增值与动态平衡,以及财务风险的有效应对。保险兼具风险保障和财富管理双重职能,还能配套相关养老服务。在养老金融领域具备独特价值,保险业应当紧抓机遇,积极在产品、投资和服务端主动作为,精准发力。

(一)在产品端,完善养老风险保障和财富管理产品线

聚焦国民养老需求,保险业应围绕风险保障和财富管理,不断加强产品创新:在风险保障层面,强化保险的核心优势,一方面,推动研发个人账户式养老保险及老年人专属风险保障产品,另一方面,探索开发实现各类养老金融产品年金化领取的保险产品,支持多样化的领取方式和期限选择,包括终身领取,服务居民有效抵御长寿风险;在财富管理层面,充分发挥保险产品的特点和投资优势,服务国民财富的保值、增值与传承。此外,可持续推动在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和保单贴现业务试点,满足多元化、个性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二)在投资端,充分发挥中长期资金配置特色和优势

保险业长期以来基于自身的长期资金属性和资产负债匹配管理等行业特色,已经在大类资产配置、多资产管理、长期稳健投资、绝对收益创造等方面积累了诸多优势。保险资金的运作特点可以完美契合养老资金对于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动性的要求,能够有力承接国民养老资金投资需求,有效对接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并可更深入地参与基本养老金受托管理。后疫情时代,保险投资端应进一步加强与负债端的联动,以全面风险管理为核心,实施更为灵活稳健的资产配置策略,探索增加另类等非传统领域投资和绿色可持续投资,不断强化自身跨周期资产配置和长周期价值防御优势。

(三)在服务端,持续推进康养产业布局和生态构建

“十四五”规划建议中再次提及“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多年来,保险业一直在积极探索布局康养生态,目前已有十余家保险机构投资建设养老社区,先后有数十个项目落成,已逐步摸索出保险与康养服务的嫁接模式,将过去单纯的“现金”给付,演进为“现金+服务”综合解决方案。大家保险作为行业新兵,坚持养老生态战略,探索通过整合养老资源,将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与保险产品有机结合,以刚性的养老需求带动相对低频的保险需求。同时,大家保险将依托养老服务,创新保险产品,针对居家社区机构等不同类型的客户,开发多层次的产品和服务解决方案,满足差异化的养老需求。

徐敬惠指出,各发力养老金融是老龄化时代下的重要战略机遇,既关乎民生,又可有效服务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发展,前景广阔、使命光荣,大家保险愿意与各位同仁一道,共同努力。

(作者:李致鸿 编辑:马春园)

李致鸿

资深记者

专注金融保险领域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