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实生物PD-1产品遭质疑,97%不良反应率的肿瘤药为何会获批?

21世纪商业评论2020-11-13 22:18

君实生物PD-1产品遭质疑,97%不良反应率的肿瘤药为何会获批?

文/ 韩璐 编辑/ 鄢子为

11月12日,微信公众号“兽楼处”发表了一篇《江湖就是人情世故》的文章,直指君实生物在PD-1产品和新冠中和抗体上的安全性数据有问题

2018年12月,君实生物的首款新药特瑞普利单抗注射剂(商品名:拓益)正式获得国家药监局上市批准,获批适应症为黑色素瘤。

拓益的获批适应症属于患者基数小、患病率靠后的小瘤种,但其是国内第一个获批上市的PD-1产品。该产品价格定到了“地板价”,单支7200元,年治疗费用不到10万元,不到当时默沙东可瑞达的三分之一。

如今,这款“光环”产品遭受质疑。“兽楼处”的文章指出,拓益所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7%,且没有完成肝损害、肾损害患者试验,“专家们考虑到临床需求,有条件的批准上市”。

97%的不良率,也能上市?

11月13日,君实生物在公告中表示,相关报道内容与客观事实不符。关于拓益的安全性问题,君实生物提供了所有上市PD-1产品,在同类适应症上的数据。

君实生物PD-1产品遭质疑,97%不良反应率的肿瘤药为何会获批?

君实生物PD-1产品遭质疑,97%不良反应率的肿瘤药为何会获批?

公告指出,由于临床试验在不同瘤种与条件下进行,观察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能直接对比。

记者接触过的一位有药企在职人员认为,“不良率需要分级别看,对肿瘤药物来说,3-4级以上中度和严重不良反应率比较有参考效果。”

《21CBR》记者采访了曾从事药物研究与审批方面的沈兰(化名)。她告诉记者,“生物制药的不良率有很多指导原则。比如,皮炎在PD-1的不良反应里不会影响药物安全性评估,但在OTC产品中,是绝对不允许的。”

她强调,PD-1药物治疗的是肿瘤,国内几家药企报批的都是罕见肿瘤疾病,在无药可治的前提下,监管更多考虑的是社会风险效益。“在PD-1审批的事情上,所谓的有条件批准,是药监针对救急类产品或者不治之症开通的‘绿色通道’。”

“有条件获批”的口子,不是药监局单独为拓益准备的,目前上市的同类产品都是以此获批的。上市后,企业需要继续进行临床试验,滚动报批数据,沈兰解释道。

“PD-1产品的不良反应中,最普遍的就是引起皮炎、红斑、过敏等,这些称为一级或者二级不良反应。在国际法则上,这需要记录,但不会认为其影响安全性。”沈兰认为,“光说不良反应率高,不具有参考值,而是要对比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同样是PD-1产品的副作用,有些引发皮炎,有的造成血管增生,在医药领域,简单对比不能说明什么。”

至于肝损伤与肾损伤试验没有完成,上述专家透露,“并不稀奇,也不违规”,在PD-1药物中,这并非必须项。

在药物试验中,有一个词叫“肝过首效应”,是指肝脏与肾脏是排毒器官,人体食入的物品会先在肝部聚集,积累毒性,这是做此两项试验的原因。

“肝过首效应的前提是,物品经过消化道。PD-1注射剂经过血液,不存在这一说法。”沈兰表示,注射剂、哮喘药等通过血液和肺部吸入的药物,不存在肝过首效应。

礼来舍近求远,中和抗体试验被喊停?

“兽楼处”认为,君实生物的另一疑点为新冠中和抗体上的安全性数据。

君实生物与中科院微生物所合作开发的——全人源抗SARS-CoV-2单克隆抗体JS016正在开发中。该产品由君实生物和礼来联合进行临床试验。

10月,礼来一项新冠中和抗体LY-CoV555,因安全性问题遭FDA叫停临床试验。但该项目的合作方为礼来与AbCellera公司,并不涉及君实生物的JS016。

君实生物总经理助理俞文冰表示,“我们的JS016,是将海外权益交给礼来开发,中期数据出色。据我所知,这是新冠治疗药物中唯一一个在中期临床分析就达到所有主要次要终点的治疗组合。”

(作者:21世纪商业评论 )

21世纪商业评论

官方公众号

《21世纪商业评论》敏感于一切商业新知、商业产品、商业模式和商业英雄,敏感于新公司的新玩意、老公司的新改造、旧话题的新表达、老商业的新颠覆,为您提供最新鲜实用的商业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