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全会精神学习笔记之三丨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学习笔记杨凡欣 2020-11-16 11:27

各界广泛关注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10月29日在北京闭幕,并发表会议公报,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在建党一百年之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意义十分重大。

未来40年的关键字:绿色低碳

在公报25段文字中,17段与经济发展规划有关。谈及“十四五”规划的部分,勾勒出“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优先发展农业”“绿色发展”和“提高国家软实力”等内容丰富的中长期愿景战略框架。

笔者特别关注公报所强调的“推动绿色发展”,可以看出绿色发展在“十四五”甚至未来更长一段时期内将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按照公报的阐述,绿色发展的核心是“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绿色低碳发展的核心则是降低工业生产、能源产业、农业经济、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量。要做到资源循环利用、降低碳排放量,工业企业是绿色发展的主力军。如果说改革开放过去40年的经验可以总结为“实现赶超”,那么在下一个“十四五”时期乃至未来40年发展的关键字或将是“绿色低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联合国大会视频讲话所宣布的,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并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推进“绿色低碳”须强化法律和政策保障

不可否认,在现阶段,绿色发展与企业发展往往存在利益不一致的时候。目前,中国有相当数量的企业属于高能耗、高排放,给环境造成较大压力的行业,比如说钢铁、化工等领域的企业。节能减排,降低碳排放量,往往需要工业企业持续投资于环保技术。比如说,一个化工厂,要想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必须在技术上、设备上有很大的更新和提高,而这需要很大的投资。大量在环保技术上的投资往往会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如果其他同行业的竞争企业没有相应的投资,则企业在行业竞争中往往会处于不利境地。

从企业主观的角度,应该要求企业站在更高的高度来践行绿色发展;而从客观的角度讲,还需要推进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推动绿色金融,解决企业的资金困难。就如公报中所提到的,“强化绿色发展的法律和政策保障,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推进清洁生产,发展环保产业,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在行业中制定严格而又合理的法律和法规,规定企业的废物排放量和碳排放量要求,并且严格执行。这样,越是在绿色发展中投入多的企业,越是在竞争中具有优势。企业自身的利益和绿色发展趋于一致,相信企业会有更大的动力推进绿色技术创新,推进清洁生产。

根据《巴黎协定》,中国承诺将在2030年左右达到碳排放峰值,并在2020年之前实现非石化能源占一次性消耗能源比重达到20%。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大力推进新能源产业势在必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会议公报中提到,“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发展绿色建筑。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活动。降低碳排放强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在新能源产业中,非石化发电是降低碳排放强度的重中之重。绿色低碳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仍是主要导向。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光伏发电的成本不断降低,未来即使没有补贴,光伏发电入网也可以盈利。中国在特高压传输上技术领先,随着特高压的建设,西北等地区的风力发电可以更有效地被东部发达地区所利用。中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不论是在整车还是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都有一定的先发优势,也有着政策的有力支持。随着新能源汽车占比的不断提升,其对中国实现2030年碳排放目标,将起重大作用。

实现“深绿”“硬绿”需要付出巨大努力

公报在勾勒“十四五”规划时特别突出了农村建设、国土规划、环保、文化软实力和“一带一路”等方面的陈述。例如,公报中提到“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落实生态保护、基本农田、城镇开发等空间管控边界,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空间的占用。”

农业农村实现绿色发展非常重要。不仅工业的清洁生产重要,农业的清洁生产同样重要。在农村生产中,过量使用化肥,化肥使用不合理,容易造成农村水体污染。需要在政策上限制化肥的过量使用,在意识上教育普通民众避免过度使用化肥。同时,也要注意对生态的保护,避免农田的开发占用过多的自然空间,要维护好农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平衡,通过技术的进步,减少有机物污染和碳排放。

另外,要重视中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过程中存在的情况和问题,特别是耕地资源和水资源的保护。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特别提出资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是基本的国策。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发布的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显示,大自然本身及其功能和服务正在全世界范围内恶化,导致变化的直接和间接驱动力在过去的50年里不断加快,当前人类社会活动轨迹无法实现保护大自然的可持续性目标。这种情况在中国也存在,需要同时重视从自然资源管理源头发力建设生态文明,推进保护生物多样性,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的公布,意味着中国看到更长远未来国内国际所面临的诸多挑战,积极采取行动直面形势严峻的发展问题,也呼吁国际社会重视共同实现全球经济的绿色复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建党第二个百年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中,中国全面开启“绿色发展”内容丰富的“十四五”规划,既是中国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也彰显出中国重视建设美丽中国、重视人类共同命运的坚定意志。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国际合作部主管)

(作者:杨凡欣 编辑:洪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