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CAR-T国产赛道竞速 商业化场景落地成大考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朱萍 北京报道
2020-11-20 15:46

竞争加速。

11月20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合源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下称合源生物)获悉,其已经完成4.5亿元人民币新一轮融资。此轮融资由国投招商领投,天创资本、瑞昇投资、繸子财富、乡融资本等新投资者跟投,现有投资者嘉道芳华、ETP、凯信生物、大榭鹏创及道彤投资继续参与跟投。

合源生物CEO吕璐璐博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此次融资将加速合源生物以CD19为靶点的CAR-T产品“CNCT19细胞注射液”的临床转化和商业化进程,并推动后续双靶点CAR-T产品、TIL产品等管线产品的研发。

CAR-T细胞疗法是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的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它为癌症的治疗提供了新途径,曾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之首。全球目前仅有三款CAR-T细胞疗法产品在美国上市,国内尚无同类产品上市。

但在中国市场,CAR-T赛道竞争也是激烈异常。诺华等跨国药企都在积极布局中,也有很多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在进行布局。后续谁家能够跑得更好,在吕璐璐看来,临床试验数据、成本和先发优势等,将是决定产品商业化成功的重要因素。

国产CAR-T临床加速

CAR-T细胞疗法是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的免疫细胞治疗技术,通过从患者体内分离T细胞,在体外进行改造并装配上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的CAR后,回输患者体内发挥特异性抗肿瘤作用,被认为是最具有前景的肿瘤治愈方式之一。

其中,研究靶点除了明星靶点CD19,还包括CD22、BCMA,CD20等多个靶点,肿瘤类型以血液肿瘤为主,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多发性骨髓瘤(MM)等。

 “CD19、BCMA等都是细胞治疗领域的第一炮,尤其是CD19靶点,很多企业都在进行开发。不过,虽然是相同的靶点,但每家产品序列、工艺过程并不一样,这也是导致各家后期临床结果会存在差异的原因。”吕璐璐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说。

CAR-T技术发展、演变至今,已有数十年历史。但从美国ClinicalTrials.gov网站登记的临床研究项目数量来看,CAR-T疗法真正迎来快速发展期是在2015年之后。2017年,FDA批准了两个CAR-T产品上市,开创了CAR-T疗法新纪元。

截至目前,全球范围内已获批上市的CAR-T 产品有三款,分别是诺华(Novartis)的 Kymriah(主要用于B细胞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治疗),以及吉利德(Kite)的 Yescarta(主要用于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和 Tecartus(今年7月获批,用于复发或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治疗),这三者均以 CD19 为靶点。

合源生物CNCT19细胞注射液源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也是针对CD19靶点的CAR-T细胞治疗产品,在2019年11月29日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两项新药临床试验许可,分别为治疗复发或难治性侵袭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和治疗复发或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两个适应症。

吕璐璐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称,治疗复发或难治性侵袭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试验已进入注册临床2期阶段,治疗复发或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注册临床2期试验也即将启动受试者入组。 “CNCT19细胞注射液是国内率先进入注册临床II期阶段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D19 CAR-T产品。”

其中,针对成人复发或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适应症是目前全球都未获得批准的适应症,临床需求迫切,合源生物将加速推进注册临床试验进程,满足中国乃至全球患者临床急需。

资料显示,合源生物创立于2018年6月,是一家专注于免疫细胞治疗等创新型药物研发和商业化的生物医药企业,深度合作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等国家一流院所与临床研究中心,致力于打造业界领先的细胞治疗临床转化与商业化平台,以加速细胞治疗技术创新、临床应用与商业化。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启信宝查询发现,在此之前合源生物已经经过几次融资,天使轮由嘉道谷投资、嘉豪投资、中源协和等投资,在此之前最近的一次融资为1亿元,由凯信生物领投、瑞伏医疗创投基金、道彤投资跟投。

赛道竞速

之所以多个资本对合源生物进行投资,在业界看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资本对CAR-T赛道的看好。

此次合源生物投资方国投招商董事总经理肖治表示,生命科学及医药大健康领域是国投招商的重点投资领域,以CAR-T为代表的细胞治疗在肿瘤治疗中将拥有广阔应用前景。细胞治疗是中国创新药发展的特色领域,加快创新与临床转化,满足临床需求是细胞治疗药物的开发目标。

据市场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全球CAR-T细胞治疗市场估值已达1.67亿美元。Coherent Market Insights预测,在2018-2028年期间,全球CAR-T细胞治疗市场价值将以高达46.1%的平均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另据Nature Reviews杂志预测,2026年全球恶性血液肿瘤的市场规模将超过200亿美元,其中CAR-T市场约11亿美元。

 “以CD19的整个靶点来说,未来在中国大概有80亿到100亿元的市场空间,主要包括两个适应症,其中以淋巴瘤为主,每年有8万新发病人,难治复发占60%。”吕璐璐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举例说。

但这个赛道也是竞争激烈。诺华CAR-T为全球首个获批上市产品、吉利德(Kite)则是囊括了2个产品,最新的一个产品在今年7月份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获批适应症为复发/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MCL)成人患者。

中国也有多家生物医药企业在此布局,目前已经有100多个CAR-T项目报临床申请中。

作为一种新兴的细胞疗法,CAR-T治疗和普通抗肿瘤药物一样,最终都需经过医院、医生才会用于患者,不过因其自身特殊性CAR-T治疗应用场景和模式与传统药物应用有所差别。

CAR-T治疗过程涉及细胞提取、细胞回输、监控不良反应等步骤,整个过程需要企业与医院医生全力配合,治疗过程中医生也需要及时处理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为此,未来如何更好地落地成为竞争的关键。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目前已经有些企业在对不同的模式进行探索,例如企业与医院合作,在医院内部建立细胞治疗中心;或者企业自建细胞治疗中心,临床研究与临床应用并举。前者参与的医院可能是企业在临床试验阶段的合作医院,而后者企业自建,实际上也需要得到具备相应治疗经验的医院支持。

据了解,合源生物是通过与国家一流院所与临床研究中心深度合作,打造细胞治疗临床转化与商业化平台,加速细胞治疗技术创新、临床应用与产业化。目前在北京设有2,000㎡研发中心,在天津设有近10,000㎡符合GMP标准的免疫细胞药物研发转化和商业化生产基地。

在吕璐璐看来,临床试验数据、成本和先发优势等,将是决定产品商业化成功的重要因素。

与传统药物开发模式不同的是,细胞治疗是个性化、精准化的治疗,需要将发挥特殊功能的活细胞进行分离后加以改造,在体外扩增培养,再重新回输人体。只有拥有先进的细胞制备工艺,才能在制备过程中保证细胞制品的活性、稳定性和一致性,并且能最大程度降低成本,这也是影响当今CAR-T药物产业化的重要难题。

实际上,除了合源生物在为产业化做准备外,诺华等也在中国市场进行相关布局。如2018年9月27日,诺华与西比曼生物科技集团(CBMG)宣布达成战略许可和合作协议,为中国患者在华生产制造CAR-T细胞治疗药物。西比曼生物将负责在中国生产和供应CAR-T细胞治疗药物Kymriah。

复星凯特2017年初从美国 Kite Pharma(已被吉列德收购) 引进的 CAR-T 细胞免疫治疗产品Yescarta ,2020年2月24日,复星凯特宣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已正式受理其CAR-T细胞治疗产品的新药上市申请(NDA)。

(作者:朱萍 编辑:徐旭)

朱萍

资深记者

关注医药(上市公司)、机械制造。擅长深度调查,开得了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