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奇帆最新演讲:新发展格局是中国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开出的“药方” (全文)

南方+
2020-11-21 09:55

11月20日下午,2020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在广州开幕。在主旨演讲环节,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表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中国以自身行动助推全球经济复苏的“药方”。中国主动扩大进口,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促进共同发展的长远考量。对世界来说,中国是最具潜力的市场,将对世界经济的复苏带来持久的动力。

在黄奇帆看来,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强调科技的自立自强,不仅是强调增强自身的科技综合实力,也强调加强国际合作。过去以来,各国关系没有因为国际分工而加强,原因在于各个国家频频依靠自身的技术优势限制他国的投资。中国提出科技要自立自强,要减少这种单项的技术依赖,发展基于自身比较优势的创新技术。所以,中国绝不是要关起门来搞创新。

黄奇帆提出,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进一步完善,要素资源将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优化配置,经济增长将更可持续。过去,中国经济增长较为粗放,由于重生产、轻消费,经济长期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新发展格局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不仅意味着要进一步改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环节的工作,形成更加畅通的经济循环,还要深化产业政策和融资体制的改革,深化要素市场改革,加快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

黄奇帆表示,新发展格局是中国为重建全球信任、推动经济复苏开出的“药方”。“药方”还需要一个“药引”,就是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共识,而眼下,正是要加快形成全球协同合作的共同行动,尽快控制新冠肺炎疫情。阳光总在风雨后,请大家一起拭目以待。

以下为黄奇帆演讲全文:  

尊敬的白立忱主席、郑必坚会长,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很高兴参加“读懂中国”峰会,疫后全球经济复苏大合作,大家都在期盼,但问题是怎么合作,如何重建全球合作,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构建以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我理解这个重大战略本身就是中国以自身行动增进全球合作,助推全球经济复苏的新的药方。

一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的经济战略将不再以顺差为目标,一味扩大出口,而是以适度扩大进口,实现进出口平衡为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主动扩大进口,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促进共同发展的长远考量。以内循环为主,意味着我国将持续增加进口,实现进出口平衡,对世界来说,中国是全球最具潜力的大市场,预计未来十年累计商品进口额有望超过22万亿美元,服务业的进口总额将达5万亿美元,两值加起来超过27万亿美元。这么庞大的市场需求,必将对疫后世界经济复苏带来直接而持久的拉动,进而助推世界经济大循环逐步走出低迷,走向复苏。

二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强调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不仅有助于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还有助于增加全球科技和产业的合作。

近些年来,国际间的信任关系之所以没有因为国际分工的深化和贸易往来而加深,原因在于个别国家频频依靠自身的技术优势来锁他人的咽喉,频频滥用国家安全借口限制他国的投资。中国提出科技上要自立自强,就是要减少单向的技术依赖,发展基于自身比较具有优势的高新技术,弥合与发达国家的一些技术鸿沟,为科技领域的平等交流、合作共赢创造条件。当然,这绝不意味着我们要关起门来搞创新,事实上面对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机遇,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的挑战,需要全球科技界、产业界携起手来共同把握、共同应对,需要各种创意发明和技术得到有效保护、传播、交易和分享,这方面中国一直倡导开放创新、合作创新。近期,美国大选结果尘埃初定,如果新一届美国政府能够与中国相向而行,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恢复科技合作,完全有可能开辟出一个又一个的新产业,进而将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继续推向前进,继续将世界经济的“蛋糕”做大,世界经济将会从疫情中加快恢复。

三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进一步完善,要素资源将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优化配置,经济增长将更可持续。

在单纯的外循环拉动下,中国经济增长较为粗放,靠的是劳动力和资本的大量投入,由于重生产轻消费、订单为王、重商主义,经济长期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产能过剩和内需不足,时不时成为突出矛盾。建立内循环为主的双循环格局,不仅意味着要进一步打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环节的供给,形成更加畅通的经济循环,还要深化产业政策、投融资体制的改革,深化要素市场改革,加快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

今年上半年中央先后出台两个重磅文件:

一个是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强调要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数据等要素的市场化配置。

另一个文件是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特别提出要进一步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的市场政策、法治和社会环境,在获取准入许可、经营运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等方面和各类所有制企业平等对待,破除制约市场竞争的各类障碍和隐性壁垒,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

这两份文件标志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也为我们构建高水平的内循环奠定了基础。可以预见,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将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动力和效率将得到进一步提高,也必将为世界经济增长增添新的动能。

四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的营商环境将会得到进一步改善,将为外资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首先,关于打造市场化营商环境,过去几年中国政府的放管服改革成效显著,大幅降低了经济社会运行的隐性制度成本。疫情发生以后,这方面的努力和工作进得更紧了,出台关于市场化改革的两个重磅文件,正是打造更加开放的市场化营商环境的具体努力。其次,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在出台《外商投资法》和《外商投资法实施条例》的基础上,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讲话郑重提出,中国将继续完善公开透明的社会法律体系,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以优质服务营造更好环境,这是中国政府致力于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具体体现。

最后,关于国际化营商环境,从先后布局了21个自贸试验区和1个自由贸易港到提出对外开放,由要素流通型开放向规则制定型开放转变,中国正在致力于打造对标高水平经贸规则的营商环境。事实上,疫情发生以后,中国对外开放的力度不降反增,上半年公布的2020年版外商投资货币清单中,金融领域取消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保险寿险公司外资股比的限制。农业里面讲小麦新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由中方控股这么一个条件放宽为中方股比不低于34%等等,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跨国投资的稳定器和避风港。

五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将实施自由贸易区提升战略,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推动建设开放型的世界经济,当前全球经贸格局正在加速变化,长期来看,至少规则之争是免不了的,但通过谈判和磋商,达成新的共识,是完全有可能的,五中全会提出的实施自由贸易区提升战略,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就是主动应对规则支撑,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治理的重大举措。

如今,RCEP已正式签署,这将进一步提升亚太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促进亚太和全球经济发展。接下来,中国将加快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谈判和落地,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加入世界TPP的可行性。目前,美日欧之间已就FTA协议的工业补贴、市场导向、技术转让等问题达成了共识,正在运营所谓公平贸易为核心的经贸新规则。美国民主党候选人拜登当选总统,因其多边主义的价值取向,极有可能会加快这一进程,甚至不排除恢复TPP或者提出更加全面、更具挑战性的经贸规则,我们将积极参与和应对,化被动为主动,在谈判中发声,把利益诉求讲出来,主动参与规则制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所指出,中国愿同更多国家商签高标准自由贸易协定,加强同世界高标准自贸区交流互鉴,中国正通向求同存异寻求最大公约数的办法来建立基于规则的信任,进而助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女士们、先生们,上述五大部分内容,实际上是中国为重建全球信任,推动疫后经济复苏,大合作开出的药方,但这个药方还需要一个药引,就是要形成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共识,而眼下就是要尽快形成全球协同抗疫的共同行动,尽快将疫情控制住。阳光总在风雨后,我们一起拭目以待,疫后全球经济复苏大合作前景可期。

(来源:南方+)

(编辑:叶映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