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读丨50场创业板上市会,问得最多的是什么?“IPO密卷”揭晓答案
自2020年7月13日的第一次会议以来,截至11月24日,创业板上市委已经召开了整整50次审议会议。4个月来,147家首发上会公司前来“赴考”,已经累积回答了430个问题。
对上会公司来说,一场上市委审议会议犹如一场“大考”,而委员们犹如“监考老师”。回顾已经召开的50次会议,则能从中寻找到一些“大考”窍门。所以,我们总结出这份数据版“IPO密卷”,对前50次会议的考点、“监考”老师的特点进行了总结。
50场会议,“考”什么
1,430个问题,86个明确关注持续经营问题
在50次上市委审议会议中,已经抛给首发上会公司的问题一共430个。这些问题关乎财务数据、内控问题、经营等。
首先要说明的是经营类问题的分类。如按明显的关键词来分类这些问题,则持续经营与经营模式相关问题最为高频。
这两个关键词被提起最多,不无道理。通过持续经营的问题,投资者可以判断公司是否有长期投资价值、是否具有潜力、风口是不是已经过了。经营模式问题,则较多抛给了那些使用特殊模式或身处特殊行业的公司。
如果将经营问题中出现的关键词再细分,则“疫情”也是一个特别的关键词。有关疫情的问题,一般会抛给海外业务占比较大的公司。
需要说明的第二点是财务数据问题。因为首发上会公司与投资者交流的重要途径就是财务报表,所以很多疑问都是从财务数据中产生的。这其中,有因与同行存在明显差异而产生的财务数据问题,也有关于 “大客户”“关联交易”“应收账款”等方面的问题。但整体而言,除了与同行类比产生的财务数据问题外,上市委审议会上抛出的一个问题常常会指向多个方面,很难准确概括,因此将这些财务数据问题统称为公司自身财务数据问题。
2,“真题”解析,高频问题类型传递了什么信息?
(1)持续经营类案例
问金龙鱼:发行人部分子公司的部分经营资质已过期。请发行人代表说明相关情况及对持续经营的影响,请保荐人代表发表明确意见。
解析:在金龙鱼招股书(上会稿)中,于附表7披露了多达642项的公司及子公司经营资质。需要细细审视,才能发现其中部分经营资质已于2020年到期,甚至在上会前刚刚到期。
会上询问此问题后,金龙鱼在此后的招股书中增加了167字的描述,就为何资质到期不续期等进行了解释。
可见,即便是金龙鱼这样的巨无霸,依然面临着事无巨细的询问。
(2)经营模式类案例
问日月明:请公司说明,在取得收入的过程中,通过招投标方式未能成交后转为其他方式成交的具体情况。请保荐人代表发表明确意见。
解析:这一问题出自公司的一个备注项。在介绍“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按照招投标及直接谈判划分”的各自数额时,公司对“直接谈判收入”项备注解释道:包括初始通过招投标方式未能成交,进而转为谈判等方式成交的情形。
作为带有一定行业特色的情况,公司于会上被要求详细说明。不过,看来会上公司就将此情况进行了合理解释,因此未要求公司在招股书中进一步补充说明。可以看出,对于公司较为特殊的经营模式,上市委关心但也包容。
(3)内控问题类案例
问致远装备:发行人的实际控制人合计控制 97.00%的表决权。报告期内,发行人与关联方存在大量的资金拆借。请发行人代表说明:(1)资金管理内控制度的完善性及有效性;(2)规范关联交易方面的具体措施及有效性;(3)接受中小股东监督方面的具体措施。请保荐人代表发表明确意见。
解析:对于致远装备,此前每日经济新闻也在报道中,站在投资者角度提出了类似的疑问。对于IPO企业,各路媒体都会提出一些疑问。而上市委审议会议上,也会出现一些之前媒体关注过的问题。
(4)募投项目类案例
问熊猫乳品:报告期内,发行人产能利用率逐年下降。请发行人代表结合自身经营情况,说明募投项目实施后是否会造成产能利用率进一步下降。请保荐人代表发表明确意见。
解析:在之后的招股书中,熊猫乳品新增了一条风险提示项:公司本次募投项目达产后,公司的炼乳和奶酪产能将进一步提升,若未来公司因市场竞争加剧、下游市场需求萎缩或者公司市场推广效果不及预期等因素,无法实现收入的稳步增长,则公司产品的产能利用率存在进一步下降的风险。
募投项目本身是否科学、有必要,甚至反而造成风险,也是上市委关注的问题。
谁来考?49位委员
如果说上会的公司是“赶考学子”,那第一届创业板上市委员会的49名委员就是“监考老师”了。熟悉了他们,对于“赶考”是否也能增添一丝胜算呢?
1,首先,大致可以把上市委49名委员的从业背景分为“监管”、“财务”、“法律”、“投资”、“公司”五大方面。
50次上市委审议会议上,每次会在49名委员中选择5名出席,则49人共出席了250次(其实也有委员至今一场会议未出席,但我们仍按49人来归纳)。五大从业背景的委员,在总出席次数中占比如下:
注:高校学者背景的委员,并非都是法学背景。只是法律从业背景的学者委员,目前参会次数较多。
2,综合统计50次上市委审议会议上参会委员的构成后不难发现,“监管”“财务”“法律”三方的人士,几乎在每次“考试”中都会参与。
且参会委员的配置多为“2+1+1+1”,即监管背景2人,财务背景1人,法律背景1人,投资背景1人。
3,按委员们个人出席次数来看,五大专业背景的、出席次数最多的委员分别是他们:
目前上市委审议会议的节奏,一般是一周两三场。
所以,很多委员其实只比图上这些委员参会次数少一场。
过会率依然维持在99%
1,不难发现,50次上市委审议会议后,过会率依然保持在99%以上。
2, 哪些公司出现了特殊状况?
北京华奥汽车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上会前临时发生重大事项取消
宁夏沃福百瑞枸杞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一度暂缓审议
江苏网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能过会
结语
通过梳理已经结束的50次上市委审议会议可以发现,虽然创业板实行注册制,降低了门槛,但这不等于降低了发行质量。过会公司虽然多,但不等于一家公司可以“带病上市”。
毕竟,创业板上市委员会委员也是个个“身怀绝技”,通过过往的430个直切要害的问题,预先帮投资者排了雷、揭示了风险。
投资者们也应该静下心来,认真了解公司,尤其是它们的各种风险。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编辑:梁宇芳,实习生,王莹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