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中国工商银行私人银行财经论坛福建站暨中国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私人银行中心成立八周年活动在福州成功举办。
活动现场,中国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副行长陈建愉致辞介绍,“2012年12月10日,工行福建省分行私人银行中心在福州扬帆启航。8年来,工行福建分行实施精细化与高质量管理,为客户提供全视图、全流程、全方位一体化综合服务,积极推进私人银行的业务转型。我们已拥有一支近200名由资深管理人员、优秀财富顾问和专业产品专家组成的私人银行业务团队,用专业践行我们对客户的服务承诺。截至10月末,我们服务800万以上的高净值客户约3000户,管理资产超过630亿元,我们的品牌得到客户和市场的高度认可。”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论坛上,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经济学博士王小鲁教授作了《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和“十四五”前景》的主题演讲,解读时下投资机遇,展望未来宏观形势。
“首先,世界疫情的控制什么时候能够实现?第二点,中美贸易战和美国对中国实行的技术封锁什么时候能够解锁?”第三点,当前的疫情下我们的经济结构如何再平衡?第四点,如何让市场能够在资源配置中切切实实地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第五点,就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如何调整?如何能够调整得更好?第六点,收入分配格局如何更加合理化?第七点,中国经济能不能走入一个创新发展的阶段?”演讲一开始,王小鲁就抛出了一系列问题,在面临的多重挑战下,王小鲁对于“十四五”期间中国的增长前景,提出了八大领域的改革建议。
他认为,第一,需要建立一个公平和充分竞争的市场,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应当一视同仁,对大中小企业应当一视同仁,要公平对待,政策一致,形成一个各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存,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状态。撤销对低效率国有企业的保护,降低产业的进入门槛。
第二,要保持货币中性,要降杠杆,除泡沫。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适用于个别情况的短期政策,不能作为长期政策来使用。“十四五”期间,我们认为M2的增长率和社会融资的年增长率恐怕需要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大致就是不超过GDP增长率2个百分点。如果GDP增长是6%,那M2的增长率和社会融资的增长率不要超过8%。如果GDP增长是4%,那么M2和社会融资增长率不要超过6%。再有就是“十四五”建议已经很明确,没有设立增长目标。恐怕未来不但在这个期间不要设立增长目标,还要设一个降杠杆的目标。第一位不是高增长率,第一位是把金融风险控制下来,把结构调合理,要降低杠杆率。在土地方面,土地制度改革需要推进,由此也会带来一个结果,就是控制房价总水平不再上涨,当然也还需要配合中性的货币政策。
第三,城镇化。我们过去的城镇化发展很快,但是有一个缺点就是常常见物不见人,我们一些地方政府过度重视物的城镇化,大拆大建,修路,盖高楼大厦,搞房地产,征地卖地,忽略了人的城镇化。很多人进了城但是没有变成城镇居民,没有享受到城镇居民的同等待遇,这些问题没有解决,所以未来的城镇化恐怕更重要的是解决人的城镇化问题。我想“十四五”期间恐怕至少应当在2亿多人中间解决1亿多人落户的问题,社保的覆盖率和保障房的覆盖率要大幅度提高,至少解决1亿中低收入人口住房的问题。农民工随迁子女要解决他们享受同等教育权利的问题。
第四,改革财税体制,转变政府支出结构。未来的积极财政政策恐怕需要从政府投资转向保障民生,把重点放在保障民生上,扩大医疗支出、教育支出、社保支出、保障房支出,解决这些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问题。
第五,开放土地市场,稳定地价房价。也就是说要开放土地市场,要打破由地方政府独家垄断土地市场的局面。同时还涉及到农民宅基地的问题。能不能允许农民的闲置宅基地进入市场,在农民自愿的条件下转让宅基地?也需要推进改革的领域。
第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应当按照市场导向、效率优先、优胜劣汰的原则来推进国企改革。国家机关、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管理,目前还处在行政管理的方式,比如说人员的任命,高管的薪酬,企业的资金拨付,方方面面都有各个政府部门进行管理。未来国有企业改革应当是个什么方式?恐怕在竞争性领域这种行政性管理应当向资本管理的方式转变,因此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需要重新设计。我们还是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此过程中要引进竞争原则和效率原则,不应当按照所有制来划分主次。还有一些领域是天然垄断性领域和非竞争性领域,这些领域需要国有企业来承担重要的职责,但是也需要引进社会监督机制,保障他们不把这种特殊的垄断地位变成维护自身既得利益的一种手段。
第七,调整收入分配,促进消费回升。现在居民收入和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还是偏低的,需要提高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需要提高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缩小过大的收入差距,同时实现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全覆盖。
第八,实行市场优先的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
此外,中国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私人银行中心总经理助理郑扬景也在论坛上分享了工行近期对不同大类资产配置的几大预判:
第一个是权益类资产,整体来看国内国际双循环,国内产业链的完善升级,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是中产级的配置机会,在流动性保持中性的前提下,A股行情大概率逐步从流动性向基本面切换,个股的盈利和业绩增长那条线将成为影响股价的关键因素。
第二个是固收类资产,尽管近期债券违约事件的波动比较大,但是中长期债券市场仍然是机遇大于风险。
第三个是黄金资产,金价短期承压振荡,但中长期上涨空间仍存。
(作者:朱艺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