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联证券崔秀红:主推“固收+”在大资管时代中突围

21世纪经济报道 王媛媛2020年11月30日 03:27

11月28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粤港澳大湾区总部和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联合主办、《21世纪经济报道》承办的“新格局、新市场、新挑战——2020南方财经国际论坛”在广州保利洲际酒店举行。

万联证券副总裁崔秀红作了主题为《拥抱时代变革,构建券商资管差异化核心竞争力》的演讲。

崔秀红认为,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背景下、国内资管行业大发展并竞争愈发激烈,万联证券作为中小券商,选择发展资管的赛道,主推的产品是固收和固收+,来满足财富群体的需求,在用固收给客户稳稳的幸福之外,同样也布局新经济帮助其获取超额收益。

以下为演讲主要观点:

如果不去讨论这40年来整个产业的变迁,不讨论居民的资产配置需求,讨论资产管理发展是空中楼阁,是不切实际的。

我的演讲主要分为三个主题:第一,时代的背景和居民需求的变化,对资产管理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机遇。第二,在新时代新要求下,作为券商以私募资产管理为主的机构,它的发展结构是什么样的道路。第三,万联证券准备如何拥抱这样的时代变革,精耕细作,构建一个有差异化的券商资管。

过去的40年,整个经济新旧动能的转换很明显。前20年,财富来自于房地产经济的拉动,来自于“铁公鸡”(铁路公路基建)、来自于经济的高速增长。我们在60年代、50年代出生的,赶上的就是整个旧经济快速增长的20年、30年,在传统的经济中,这些人获益,并积累了一批原始的巨量财富。

现在整个新旧经济到了转换的关键时期,现在的新经济讲的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等。新经济最突出的是在股票的市值中,科技、新型的制造业、消费的升级,这些行业股票的市值是不断提升的,市盈率不断的攀升,估值一直在提升。但是像房地产,包括一些传统的行业,即使现金很多,收入也挺好,估值就是起不来,代表了大家对未来的看法。

现在的资本市场,政策上给了非常明确的导向,是引导整个经济,新旧经济功能的转换。从直接融资的角度来讲,推出科创板,修订新的证券法,都是在引导资本市场助力本土企业自主创新,引导高科技的发展。新经济的特点,不再靠发债、贷款这种方式,是靠股权融资方式,推升了股权股票市场作用的股权大时代。

资本市场的另一面,新旧动能的转换,讲的是内外循环。债券市场,是为传统经济注入这样的资金血液,让它保持循环,不发生大的风险。我们一直讲,整个资本市场,旧经济是逐步优胜劣汰的过程,旧的经济中必然向龙头集中,新经济是百花齐放,这样一个繁荣的景象,新经济是看谁最后跑出来,谁技术创新、谁模式创新、谁能够引领时代的发展。

同时,新旧经济也都有各自的风险。旧经济的风险是信用的风险,信用风险是泡沫的风险,鱼龙混杂的风险,在这里面进行投资需要进行精细化的选择。

在这样一个大的新旧经济动能转换的背景下,资产端是什么。我刚讲新经济是不依靠债权的,是依靠直融的,所以需要更健全、匹配的投融资机制,它的供血系统是来自于股权融资,这个是未来的大方向。

同样,它对资金端也提出了要求。我们的旧经济积累了百万亿居民财富,这些财富往哪去,刚才讲了旧经济有信用风险,有债务风险,但是旧经济会逐步的走向龙头化,逐步的优胜劣汰,越来越向龙头集中,它给我们非常稳定的回报。同样新经济,给我们高风险高收益,会形成这样一个资产配置。所以我们讲,资金端和资产端新的变化和需求,会催生整个的居民投资,出现差异化的投资。

现在居民投资的渠道还是比较狭窄的,最大的房地产已经进入了慢车道。但居民财富的增长,2019年,中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万美元;城镇居民家庭户均总资产达到317.9万元,居民财富是进入了快车道,但原先的沉淀积累财富进入了慢车道。

这些资金到哪里去?目前,整个金融资产在居民资产中的占比,仅占了20.40%;其中,现金、定活期存款占比合计39.10%。现在随着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对国外资产管理行业趋势的分析,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居民对于多元的资产类型,需求是迅速提升的,对存款理财的需求是减弱的。所以要看我们能否有投资方案,把定期活期的钱转移到资管里来。

居民需求对新旧经济转换的分析,简单总结,在这样的时代中,现在的年纪到40、50岁左右,对于他们来讲,新经济有新玩法和新模式,他们最怕的是自己的钱受到损失,可能他们有几套房,手上有很多现金,他们以稳为主。还有一些人,比如新兴的80、90后,他们在新经济中成长,希望更多的投一些股票类的资产。

我们跟客户做一些沟通,很多资金比较雄厚的客户,他们愿意拿出资产一部分去尝试新的东西,去承担一定的风险。实际上资产配置的诉求是金字塔的,最高端的这些客户,有一定积累,他们大部分的资金是稳健的,希望稳稳的幸福,同时拿出一些资金尝试新东西,获得超额的收益。所以在新旧动能的转换下,客户催生出新的资产配置的需求。

另外一点,整个资管行业竞争是非常激烈的,这种情况下,作为券商我有两个策略,要么全方位拓展,做债、做各种股权;要么做精品化,在一到两个领域去深耕细作,做差异化的竞争。

我们万联资管选择精品化策略,在这样的领域精耕细作。今年以来,“固收+”策略产品需求火爆,前三季度“固收+”策略基金的发行数量达到160只,总规模达2435.8亿元。相比之下,2019年“固收+”策略基金的发行数量为70只,发行规模为690.35亿元。

万联证券一直深耕固收和固收+。我们是广州市唯一一家100%国资控股的券商,基于自己的禀赋和对客户的理解,选择的资管业务方向是做深、做专、做精。针对的第一类客户就是希望自己的财富稳稳当当,能有一些超额收益的这样一些客户,风险偏好肯定不是很高的,他们的需求是守住自己的财富。第二类客户群体在这个之上,分享一点新经济的红利。基本上对应两类投资品:一类是固定收益类,另一类就是固收+的产品。

2018年,我们当时根据市场的变化,主要做固收,这个确实是18年我们的选择,正好赶上利率水平的回落,产品的净值在行业中表现不错。

2019年做固收+,因为我们看到整个市场的变革,也看到整个经济的变换,“+”是加量化,加多投的一些精选策略。

我们是做专而精的券商资管,做有α的、绝对收益的资管。面对的客户,是相对风险偏好低,想拥抱新的时代和经济。在这种情况下,主推的产品是固收和固收+,是面对现在时代的转换方式。

这两种产品,旧经济的风险是信用风险,我们在入库时候会严控风险;新经济的风险是泡沫化风险,所以我们在个股选择、量化策略等等,在这块严格的选择估值比较低、行业发展好,来规避风险。两者结合,进行策略上的调整,以更大程度的满足客户的需求。

(作者:王媛媛 编辑:朱益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