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丨正视社区团购的正反面,市场经济应遵循公平竞争原则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0-12-08 05:00

商业需要竞争,但这些平台资本与个体经营者应该遵守同样的规则才有公平可言。

△音频来源:南财音频

在互联网创业风潮沉寂一段时间后,社区团购似乎成为了一个新风口,几千亿资金的流入对中国零售行业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中国互联网产业走到今天,基本围绕着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发展,社区团购则是继续下沉到一个更基本的民生市场中去。而一些所谓的商业创新,其实也还是以老套路为主:资本通过补贴以低价销售商品与服务,获取大量用户,培养消费习惯,形成一个具有流量优势的新平台,然后将其证券化,实现资本的超额收益。

瞄准生活需求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在创业之初基本上都在资本支持下,通过大规模补贴以低于成本价的方式销售,吸引客户。比如网约车等,部分企业采取的模式在实际上构成了对其他同行不正当竞争。还有一些企业,以低于成本价向客户推销长期合约,然后挪用客户的定金去扩张,实际是隐形的“庞氏骗局”,比如一些长租公寓和共享单车平台等。这种被称之为“烧钱”的创新存在不正当竞争的可能。社会对于创新的宽容在一定程度上给了他们试错机会,但同时也承担着其失败可能导致的风险。

一旦形成了具有流量优势的网络入口并形成某种程度的垄断后,这些互联网企业就会考虑放弃补贴政策,转而依靠网络效应提高上下游两头的使用费用,比如一些外卖平台,不断向餐馆和订餐用户提高收费。还有的平台利用大数据杀熟。形成平台优势的企业会进军金融信贷等业务,将流量价值最大化兑现。

最后一步是上市。有些公司上市后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并推高估值以回报股东,会采取与创业之初补贴方式相反的做法,抬高服务费用,降低员工成本。比如今年某些平台的外卖员以及快递公司的配送费都有所下降,一些员工收入减少。还有些公司上市后投资人退出,然后业务管理不善,损害客户和员工利益。

“社区团购”大抵上也遵循着上述互联网创业规律,现在处于“烧钱”阶段。但是,社区团购实际上是存量竞争,蔬菜水果等需求弹性小,它是与社区超市、菜场、肉铺、水果店等竞争,目的是取代后者。在形成一定规模后,将社区各种服务纳入平台,比如洗衣、修理等,平台公司则向商家与客户收取中介费用。社区商业实际上是与住户距离最近的民生服务,他们是构成一个单元社会最基本的部分,也具有社交意义,用送货上门的方式取代这些社区商业,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人们之间的面对面联系。

以补贴方式推广社区团购,或有不正当竞争之嫌。这些平台资本以提高效率的名义,试图用低价倾销的方式将实体店对手挤出市场,以追求垄断收益。这种竞争方式将会对个人创业带来一定影响,可能使得更多的人只能成为平台打工者。很多年纪较大的人可以开店铺销售水果蔬菜,但较难成为送货员。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部分中老年人失业,而一批年轻劳动力则会从事技术积累较少的送货工作(快递员、外卖员),在老龄化背景下或将出现人力资源配置问题。

市场经济以法治为基础,并遵循公平竞争原则。下沉到社区的团购资本战,不仅可能影响商业生态,还可能对社会、就业等造成一定挑战。这种模式下最终形成的网络平台的主要功能及其效率主要体现在代客户跑腿,对增加需求的作用有限。当然,商业需要竞争,即使是实体店铺之间的竞争也异常激烈,但这些平台资本与个体经营者应该遵守同样的规则才有公平可言,如果过度强调效率而忽视公平,就容易导致市场与社会出现失衡。通过网络平台将生活服务证券化后,在资本回报率和估值的驱动下,人们生活成本中的网络费用会越来越多,创造的财富较为集中地流向一些互联网巨头,而个体经营户的获益或许是有限的。同时,受到准入限制的供货商将面临长期的持续的“紧缩效应”,他们要向平台让出更多利润,这样的分配格局也亟待优化。

(编辑:洪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