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薛虓乾:在宏观经济好转后,专项债规模要逐步“退坡”

21观债杨志锦 2020-12-08 16:25

在宏观经济好转后,法定债务,特别是专项债务规模要逐步“退坡”,防止形成路径依赖和债务风险持续累积。

“近几年来,随着地方政府债券前门逐步开大,偿债压力越来越大,风险也在集聚。” 财政部政府债务研究和评估中心副主任薛虓乾12月8日在主题为“锚定高质量、服务双循环——新格局下政府债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议上表示。本次论坛由中国国债协会等机构联合举办。

薛虓乾表示,从总体规模看,2020年末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将达26万亿,债务率接近警戒区间下限。

“如果按今年规模继续发债,明年可能要进入警戒区间了。从专项债券偿债资金来源看,目前存在偿债资金来源规模不足、结构单一等突出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合理确定举债规模,落实偿债资金来源,严格防控债务风险就显得非常重要。”薛虓乾称。

探索建立黑名单制度

薛虓乾提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实现地方政府债券长期可持续发展:

一是合理控制地方政府债务杠杆率。根据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的需要,以及财政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科学分析政府举债空间,合理确定地方政府举债规模,保持政府总体杠杆率稳定。在宏观经济好转后,法定债务,特别是专项债务规模要逐步“退坡”,防止形成路径依赖和债务风险持续累积。

二是拓宽专项债券偿债资金来源。按照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完善公益性事业收费机制。通过拓宽专项债券项目收益来源,进一步健全专项债券偿债保障机制,逐步改变专项债券偿债来源单一化的现状。

三是强化风险防控,完善专项债券全生命周期管理,坚持项目收益与融资规模相平衡的风险控制基本原则,通过锁定每一笔专项债券项目风险,实现防控专项债务总体风险的目标。要科学编制平衡方案,合理评估项目预期收益和资产价值,严禁通过包装项目等方式虚增项目预期收入而发债。

薛虓乾透露,已经开始对部分地区的项目披露文件进行抽查,目的是促进债券信息披露的规范性、科学性。另一方面要探索建立黑名单制度,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等各类市场主体要严守法律法规和各类市场规则,坚持职业操守、勤勉尽责、诚实守信,切实防范道德风险。

薛虓乾表示,从近年督察审计核查中可以发现,部分专项债券项目存在进展缓慢、配置效率低下、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这既浪费了专项债券资源,也削弱了其逆周期调节作用,更增加了融资成本负担,因此亟需加快建立债券项目资金绩效管理机制。”

优化地方债资金投向

“未来在新发展格局的构建过程中,地方政府债券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必须发挥应有作用,做好服务和支持。”他认为,应该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始终坚持依法合规举债。严格落实预算法规定,坚持地方政府债券必须用于公益性事业发展,不得用于产业项目。坚持地方政府债券必须用于公益性资本支出,不得用于经常性支出;坚持专项债券用于有一定收益性的公益性项目,不得用于没有收益性的项目。

二是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专项债券额度分配对重点项目多、风险水平低、有效投资拉动作用大的地区予以倾斜。加强债券项目库管理,严把项目入库关口,增强拟发债券项目的成熟度。在项目上储备一批、发行一批、建设一批、接续一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减少资金闲置浪费。

三是优化债券资金投向,将地方政府债券资金重点用于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重点领域、重大战略项目,提高精准度。根据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需要,适当优化债券资金投向,支持补短板、惠民生、促消费、扩内需、调结构、增后劲,把资金用在刀刃上。

四是提高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市场化水平,合理选择发行时间窗口,适度均衡发债节奏,保障地方政府债券有序、稳妥发行。根据项目实际推进情况、资金支付时间节点等合理制定发行计划,分期、分批发行债券,既要保障项目建设需要,又要避免债券资金长期闲置和沉淀。坚持债券发行定价市场化,促进债券发行利率合理反映地区差异和项目差异。

(作者:杨志锦 编辑:马春园)

杨志锦

高级记者

长期专注于地方债、债券违约、货币政策、银行领域的报道和研究。在财政、金融、宏观交叉的地方债领域,力求为市场提供专业的信息和分析。欢迎交流及爆料,记者微信:yangzhijin21,添加请备注单位及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