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高培勇: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灵魂和核心就是统筹发展和安全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今天,站在“十三五”与“十四五”交汇点上,应当如何深入准确理解新发展格局的核心要义?11月28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粤港澳大湾区总部和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联合主办、21世纪经济报道承办的“南方财经国际论坛2020年年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高培勇在主旨演讲中解读,之所以要构建新发展格局,其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统筹发展和安全,“倒过来也可以讲,新阶段的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发展的战略抉择,就在于构建新发展格局”。
高培勇进一步表示,只有牢牢抓住统筹发展和安全这一中心,才能将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建立在安全保障的基础之上。
资料图。
调整国内国际循环早有实践
“今天,构建新发展格局,无疑是一个超高频词汇。”高培勇表示,但围绕新发展格局的讨论不能不深入,不能不回答,为什么要构建新发展格局?为什么要在今天的时点上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
“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打通产业链和供应链,无疑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个重要着眼点,但并非唯一目的。”高培勇表示,我国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实践至少可溯至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我们早已意识到经济发展必须立足国内市场扩大内需。基于这一战略引领,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从2006年的64.2%降至2019年的31.8%。也就是说,我们早有调整国内国际循环的客观要求和相应实践。
“透过现象看本质,构建新发展格局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和考量。”高培勇认为,当前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我国经济运行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增强,达到了必须要将统筹发展和安全作为战略考量的程度,而构建新发展格局所集中突显的、强调的是“安全”二字,其灵魂和核心就是统筹发展和安全。
“虽然统筹发展和安全一直都是重要考量,但在不同时点、不同位置、不同层次上,突显出不同战略考量和重要目标。”高培勇进一步论述,作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重要宏观调控举措,我国深入部署实施了“六保”“六稳”工作任务,使之贯穿于整个2020年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之中。然而,“六保”“六稳”并非平行关系。“六保”最重要是保市场主体,只有保住市场主体,才能保住居民就业、保住基本民生,从而保住经济基本盘,“六稳”的基础也是稳市场主体,“显然,我们要保住和稳住的就是市场主体的安全”。
此轮减税降费形成长期红利
高培勇进一步分析,过去两年来,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安排其实是围绕着统筹发展和安全这一主线,围绕着保住和稳住市场主体这一中心线索而展开的。比如,2020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中心内容,就把减税降费放在第一位,并且此轮减税降费与以往有所不同。
具体而言,一是近年减税降费突出针对涉企税费,明确降低市场主体负担;二是从具体操作看,主要是推动增值税和社保费下降,二者都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发生的,而不是利润分配阶段缴纳的;三是采取直接降低税率和费率这样的长期性、稳定性做法,不同于以往针对周期性问题采取的临时性、暂时性安排。因此,除非变更税法,否则将形成长期的减税降费红利,整个“十四五”期间照样适用。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高培勇认为,企业是国民经济细胞,稳住和保住企业,才能够保住国民经济的基本盘。只有统筹好企业的发展和安全,才能统筹好整个经济的发展和安全,因此统筹企业的发展和安全与统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安全是密切联系的。
高培勇表示,近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也有了一系列新表述,比如“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比如“实现发展规模、结构、速度、质量和效益、安全相统一”,再如“越是开放越是要注重安全,统筹好发展和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各类矛盾和风险易发期,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我们必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树立底线思维,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风险思考得更深入一些。
最后,高培勇进一步总结,当前在充满各种风险和挑战的环境之中,我们必须保证国民经济实现正常循环,只有牢牢抓住了统筹发展和安全这一中心,才能把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落到实处,才能将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建立在安全保障的基础之上。
(作者:杜弘禹 编辑:巫燕玲)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